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中华传统道德的价值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它在传统道德中占有极其重要的 地位。文章首先由深刻论述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围绕这种价值观而存在的四种基 本关系,即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集体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既而明确了 传统道德的价值观对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传统道德价值观在新时期的 体现,说明在社会实践中发扬这一价值观的必要性;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 向,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贯彻传统道德价值观,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目 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国的“五常”价值是道德人文观下的价值观,是影响中国人宇宙境界和社会人生的传统精神.文章论述了道德人文观与“五常”价值的关系,阐明了“五常”价值观的人格塑造意义和社会价值意义,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人文观意在强调人的天地精神,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以“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培育人的社会人格,令人在实现社会人生意义时获得个人的充实与自足.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也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最有影响的错误观点主要有金钱价值观、地位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等.本文对这几种错误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评述和批判,并重点论述了人生的价值在于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的内容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统一,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仅要看他对社会物质方面的贡献,而且还要注意他对社会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然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客观基础何在?这是很值得思考的.本文企图分析在我国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新的变化以及道德主体实践活动的新的特点,揭示法律制衡对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作用.从计划经济的社会运行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运行体制,是重大的历史变更.它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的影响必定是深刻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个人与集体或社会的关系以及道德主体实践的活动等方面,也都有了重要的变化,形…  相似文献   

5.
全球问题与"关心价值观"--人与社会道德关系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伦理学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自身的关系,虽然注重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但又存在失之偏颇的价值观念.因此,在人与社会维度上,有丰富的道德关系需要我们加以揭示.本文拟在全球问题的视野中,从关心价值观出发用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来诠释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代研究生道德价值观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当代研究生道德价值观的调查实证分析,揭示了研究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了利益导向机制缺失、公正调节机制缺乏和宣传教育误导是使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实践中削弱的根源,并从注重传统美德教育、以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为主要手段促进道德人格完善、充分利用舆论媒体的导向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加强研究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道德关系重释角度研究科技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加强科技道德建设,促进科技时代道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重释道德关系。重释道德关系的前提是转换道德价值观,给自然界及其他对象物赋予道德价值;重释道德关系的内核是拓展道德关系的主体,把自然和操作对象纳入道德关系主体的范围;最后,要加强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并注重评价的社会历史性,通过完善道德评价方式给道德关系的重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通常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第一种是技术性的,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第二种是教育性的,它直接作用于人的理智和心灵,对社会精神生活发生影响。科学知识的普及,能够陶冶、升华人类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融入社会,能推进人的行为方式的道德化;科学理性提升到世界观的高度.成为社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对子更好地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振奋民族精神人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央领导同志曾指出.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要把五千年文明代理道德的优秀传统精华集中起来用作教材.以利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我国目前的道德建设现状突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以道德的时代性排斥和否定传统道德,致使传统逆德中的优良成份也日渐衰落。二是忽视甚至贬低进德伦理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自我和世界、个体化和参与、自由和命运的结构关系中分析了蒂利希关于堕落和罪的思想.论述了蒂利希的拯救现.在蒂利希看来,堕落不是人类偶然的道德失误,而是人类“不从”的自由本质的表现。罪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本质的疏远,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生再现象。抢救是重新建立人和整个世界的和谐统一关系,它是人类自觉“顺从”的意识和行为。蒂利希的思想存在着缺乏现实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文化自觉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根基。建构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文化自觉可从价值观根基、原则性规范和主体性内容入手,加强道德文化自觉发展方面的教育和学习,形成时代化、大众化、系统化的道德文化创新,进而落实到不同层面群体的道德关系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潮中.转型变轨势在必行.锐不可挡。转型带来的阵痛传导到精神层面.时常暴露出传统美德被无情的金钱欲侵蚀乃至俘获。道德的力量往往显得微弱。由此。我们应该反思:追求金钱、物质利益的同时还要不要坚守道德?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道德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维护社会公序良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对道德充满敬仰。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珍生务义”的价值观是对理学道德本位价值观和王学“左派”情欲价值观的反思,也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理论总结。王夫之从人是“植立之兽”的视角,突出人的生命价值,突出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具体表现为相天、循理、造命、胜天的活动和过程。在这些活动中,突显了“自我”和自我的价值。王夫之的自我价值的核心是突出自我的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并把个人的社会责任同当时的“经世之学”结合起来,融入具体的政治、经济措施之中。同时,王夫之的“自我”是生命个我,这种生命个我是理性与感性、天理与人欲的统一体,它既修正了理学超越的道德本体论,又纠偏了王学“左派”的纵欲情感论。  相似文献   

14.
道德文化建设.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众多,主要包括经济利益矛盾、多元价值观导致的矛盾、民众的民主诉求、参政议政需求与制度的矛盾等.而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个体价值多元化、道德失范成本太小、道德行为缺乏共识等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政府、企业和媒体在社会转型时期应通过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唐君毅先生认为仁心仁性是道德的根源。仁心仁性具有普遍性、以人为目的和意志自律三大特性,它决定了家庭道德与社会道德并无本质区别,而是相贯通的关系。在传统伦理关系中,个人与他人是直接贯通统一的关系,道义与情感是直接同一的;在现代式社会团体中,个人与他人间接统一,这需要人的理性自觉来理解和实现。唐君毅高度推崇仁心仁性,克服了把家庭道德与社会道德二元对立的错误看法。在群己关系上,唐先生的观点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集体本位,而是道德本位。但是,他有抹杀家庭特殊性的倾向,把其与普遍性完全等同,对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缺乏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李双元,郑远民,蒋新苗,杜剑在社会价值观念变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道德与法律的导向和调控功能,而且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利用其互动机制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体系。既要克服那种轻视乃至忽视法律...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在社会道德变化的积极作用是:大众传媒的道德理念优化了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其道德权利意识提升了人在道德行为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良好德性提供了社会道德变革中的新观念;其解决道德冲突方式的创新为社会道德变革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和方式.大众传媒对社会道德的消极影响是:信息的泛滥与缺失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迷失;道德多元化导致了社会道德信仰的缺失;虚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冷漠,削弱了现实的道德关系;虚拟世界的反道德现象不断冲击着现实的道德生活;对大众传媒的癌恋和错误利用导了致现实道德矛盾的增多.  相似文献   

18.
观念文化是由科学知识、道德、艺术所构成的有机系统,观念文化的作用即科学知识、道德、艺术的作用。科学知识的作用在于为人类实践活动提供合乎规律的知识,从而使人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道德的作用在于通过规范调整方方面面的关系,从而使人在有序的活动中实现目的。而艺术的作用在于使活动主体超越功利性而得到提升。它们的相互联结构成人的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观念文化有工具性的一面,即满足活动主体活动的需要。然而观念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工具价值方面,还在于目的方面,即为人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9.
道德批判与道德困惑已是大学校园里一个现实存在,而理论指引的缺乏所导引的必然结果之一是道德相对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的盛行。因此,重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并在这其中特别强调道德理想的自我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在现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想的重建需要特别注重如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鉴借语义分析的方法,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二是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寻求道德善恶的标准;三是超越“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两极对立,弘扬新的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社会有机体的微观缩影和基本单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从现实空间布局审视,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需要以主体存在为支点要素,以现实交往为空间要素,以“共同善”为目标要素。嵌入社区的真实生活情境,多元价值观激荡之下居民的道德自我缺场、空间完整性剥离中居民的道德交往缺乏、风险社会语境中居民的道德审美流失成为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的困境之源。聚合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诸要素之“力”,需要在关注个体中引领道德主体的回归,在空间交往对话中激发道德情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道德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