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本期部分作者简介梁华祥,广西北流人,196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外文系,分派广洲军区从事英文翻译和教学工作。1981年调入广西大学外语系。1987年至1989年留学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攻读TESL和社会语言学等课程,并在萨利语言中心学习、任教兼任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
广西大学专业结构优化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八五”计划期间广西大学在本科专业科类结构优化与内涵结构优化所进行的改革实践,概括为十项主要措施,并提出广西大学与广西农学院合并后的新的广西大学专业结构优化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学通过“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1996年10月5日,广西大学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预审专家一致认为:广西大学作为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成立最早的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自1958年重建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989年以来持续迁徙至老挝经商、务工的湘籍农村人口,普遍呈现“跨国钟摆”的迁徙规律和“浅层融入,深度区隔”的文化适应特征。以往基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南北流动”移民研究而提出的文化适应理论,很难摆脱将移民固化在输入地单一端点内讨论带来的理论局限。湘籍农村人口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南南流动”并形成持续性跨国网络,他们“流而不迁”的深层原因是祖籍国的源头市场支撑、乡土社会关系运作以及输出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广西大学即将迎来80华诞。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广西大学有过怎样的辉煌和坎坷?发生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又如何在悠悠岁月中孕育出“西大”精神?7月20日至29日,广西大学师生40余人沿着学校的迁学路线,踏上了寻访“西大”旧址、找寻“西大”成长之路的旅程。沿途经过梧州、桂林、柳州、贵州榕江等地,收集整理了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师生们受到了“知校、爱校、荣校”教育的同时,也为学校8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25日上午,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论坛”在广西大学拉开帷幕,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广西社科院、广西大学和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及美国的共10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回顾与展望:区域经济-体化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为主题,共商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大计。论坛由我校主办,中国-东盟研究院、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商学院承办,广西柳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柳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自治区人大副主任甘幼玶,自治区政协副…  相似文献   

7.
1989年11月28日,广西大学举行“如何把广西大学办出特色”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理解“特色”、广西大学办出特色的基本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要把广西大学办出特色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等问题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学将在今年 1 1月迎来建校 75周年。从马君武校长首创广西大学起 ,广西大学一直以“振兴中华、发达广西”为己任 ,为广西培养出了大批建设人才。在进行解放思想再讨论的过程中 ,我认为 ,对于广西大学广大师生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回顾、反思广西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 ,做好总体发展规划。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广西大学在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 ,就着手考虑制定广西大学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自治区党委提出在解放思想再讨论中要抓住的四个重点 ,对我们进一步考虑广西大学的总体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9.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当下乡镇一级实现了政社分立,村组一级并未彻底实现政社分立,后者转而形成了“政经合一”的管制性乡村治理体制——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管制模式。如此导致治理组织之间,特别是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互相激扰,不能在各自的封闭系统内根据自身的原初设定实现各自的功能优势,甚至还存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彼此充减的负效应。在社会系统功能分化的背景下,唯有不断推进乡村政经分离治理体制改革,重构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治理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方能更好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一核二元”善治格局的形成,进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如今,最缺的是什么?是岗位!”网名“南国秋雨”的网友在广西大学BBS上写道。这或许代表众多疲于求职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广西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广西十佳社科期刊。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欢迎省、市、高校图书馆,社科研究单位、高校师生、专业及业余社会科学工作者订阅。  相似文献   

12.
农村进入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论”很是风行,《云南省情》介绍,“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相当突出?一般占劳动力总数的30——50%”,急待转移。云南日报也在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论”,为此谈点笔者意见。 一 云南缺乏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 所请“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劳动力在地域空间的流动,即农村——城市。从本质上讲,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总劳动在三大产业之间的重新分配,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  相似文献   

13.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广西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欢迎省、市、高校图书馆,社科研究单位、高校师生、专业及业余社会科学工作者订阅。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广西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广西十佳社科期刊。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欢迎省、市、高校图书馆,社科研究单位、高校师生、专业及业余社会科学工作者订阅。本刊开  相似文献   

15.
广西大学中加国际学院始建于2001年9月,由广西大学和加拿大国际教育基金会暨中心共同创办,其目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广西大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培养具有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能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一、民间香社与乡村社会性质著名学者顾颉刚在20世纪20年代调查妙峰山香会时,认为“香会”即是从前的“社会”,与社祭有密切的关系,后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固定的“社会”逐渐演化为流动的“社会”。香社活动大约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与佛教祭祀有很大关系。后来香社活动逐渐普及到民间社会中去,到明清时期,成为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组织主体。现存最早记载泰山香社的资料,出现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山东地方文献资料而言,泰山香社却是在明中期以后成为民间香客朝拜泰山的组织主体,明嘉靖万历时期,德州、临邑都已经出现了祭祀碧霞元君的香社,章丘善人张自成连结同志,  相似文献   

17.
论合作社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合作社经济王贵宸本文认为,合作社是生产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实践证明,在保留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的产前、产后和产中的合作社,效果比较好。合作社应是一种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作者还论及了合作社及农村集体企业的改...  相似文献   

18.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广西大学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科学性,努力提高学术水平;探讨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突出地方特点,服务教学、科研和繁荣理论学术;注重编校质量和编排规范,增强了可读性。其基本栏目有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法学、经济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新闻学、新学科研究等。现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广西十佳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的城乡转移无疑会对家庭的外部关系产生影响,不同的流动形式对外部关系的选择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管是生活重心在农村的“半漂式流动家庭”还是生活重心在城市的“全漂式流动家庭”,其对亲属关系都同样倚重。不同的是,在农村的“半漂式流动家庭”除了对亲属关系的倚重外,邻里之间的关系在其日常生活中也显现出重要性,而在城市中的“全漂式流动家庭”则更多的是依靠业缘关系、乡缘关系、社缘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至4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开展了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本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本刊“徽学”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主编汤奇学被评为“优秀主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