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林初到美围,西方文化冲击造成的各种不适使他心绪烦乱,生活得十分困顿。老林曾去餐馆或超市打零工,收入少不说,工作时间还特长,终日疲惫不堪。于是,老林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可既没资金又没技术,谈何容易?好在还有做烙饼的手艺,他就决定在异国他乡练摊了。圣诞节,我远渡重洋找老林游玩。他把在美国烙饼创业的坎坷经历,向我一述衷肠。老林对自己的手艺开始时充  相似文献   

2.
黄甲图 《老友》2014,(10):24-25
我是1948年到南昌的,在石头街二郎庙小学教书。当时解放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南昌也像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一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我仍清晰地记得,1949年2月份,学校事务去银行取钱给我们发工资,背回来一麻袋“金圆券”,每个教职工分得一两捆,银行的签封都未动。市面上对“金圆券”已经不欢迎了,我邀了几个同事一同去商店,打了好久的嘴皮官司,才勉强买了几封火柴、几条肥皂。  相似文献   

3.
魏城 《华人时刊》2007,(2):51-54
在去中国采访中产阶级之前的最后一期“远观中国”专栏,我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医生也是医改受害者?》。此后,我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有对医生表示同情的,也有对医生表示不满的。不久,我就去了中国。在上海采访期间,我又收到了一封读者的电子邮件——魏城先生  相似文献   

4.
够朋友     
泉涌 《可乐》2008,(10):43-43
即使最具怀疑精神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老林的人缘好,朋友遍天下。偶尔跟他一起出去办事,冷不丁就从某个部门蹿出个人来,非要拉他到自己办公室喝水、抽烟、聊聊天,临走还亲自送到楼下:"有事您说话啊。"无论到哪个单位去,老林都  相似文献   

5.
卢根 《21世纪》2008,(7):50-51
有一次,学生的一封邮件里问了几个句子理解的问题,问题很典型,看完之后我马上明白,这又是一个用中文阅读"误入歧途"的人,邮件如下:卢老师,您好!  相似文献   

6.
晓新 《可乐》2011,(1):57-57
一天,我去银行ATM机取款,取400元吐出4000元,本以为自己一夜暴富了,不久却收到银行的信,让我立即去银行还钱。我给银行写了封回信:  相似文献   

7.
临近年关的时候,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它是一位长者写来的。这位长者在国家的一个部委工作,几年前接受过我的采访,因此熟识了;又兼他平日里也喜好写诗作文,与我多有诗文上的唱和,久而久之,有了不少书信上的往来,渐渐便成了忘年交。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小友:见字如面。新春伊始  相似文献   

8.
盛森 《社区》2006,(24)
美国的社区里随处可见戴着橡胶手套、满身泥土的居民,因为他们酷爱侍花弄草来装扮自家的草坪。我也盘算着去买些花苗来装点一下居家。不过在去自助园林店之前,我要再细读一遍那本1000多页的《居委会协议》,以免像去年那样因为几根草而被居委会罚了800美元。都是芦苇惹的祸去年夏天,我在花木展销会上买了几株旱地芦苇,栽在后院一角,很有“草色烟光残照里”的意境。但几天后,我收到一封警告信和罚款单。信上说我家后院的芦苇影响了社区外观,按《居委会协议》对我罚款800美元。我这才恍惚记得,刚搬进来的时候,的确有人送来一本厚厚的《居委会协…  相似文献   

9.
拒绝吝啬     
李潇 《新天地》2011,(11):43
说起"吝啬",我想起了前几天,我们几个北京的小学同学的聚会,那才叫逗呢!我们几个商量好是去北海公园玩。之所以去那儿,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工艺品展,我找来几张票,门票自然就可以省了。该吃饭了,我们来到仿膳。拿来菜谱一看,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太贵了!"这里是配菜,最低价钱是每人100元,最高2000元,酒水还另算。要是一桌10个人就得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6,(1)
下班回家,发现门缝下面塞了一封信:"我朝思暮想的你,明天上午9点在中山百货大楼前见。"落款是"一个对你心仪已久的人"。我撇撇嘴,把信扔到一边。今天又不是愚人节,谁还开这种没创意的玩笑?我从未收到过一封真正的情书。小时候因为成绩不好,在班里只是一根无人注意的狗尾草。长大后进入信息时代,鸿雁传情的方式早已被面对面的告白取代。我相信自己今生注定与情书无缘。记得以前也曾在愚人节和几个同学合伙炮制情书去戏弄一个女生,惹得她几天睡不好觉……哼,这一招使在本姑娘头上,绝对无效!但几分钟之后,我又忍不住将那封信捡了起来。当然,我只是想看看能不能通过笔迹,猜出这个企图捉弄我的家伙是谁。信上的字迹漂亮工整,寥寥数语却表达到位,看得出写信的人有一定文化和品位。可是,他究竟是谁呢?  相似文献   

11.
若干年前,我在报社工作,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杂志邀请我去当主编。我那时年轻,心里不装事儿,晚上吃饭的时候,就跟几个朋友说了,其中一个朋友听了,立刻对我说:你推荐我去吧。朋友的理由是:你在报社已经有一份工作,而且这份工作也很不  相似文献   

12.
自我在《专业户》上发表了几篇短文以来,已先后收到各地读者来信近600封,其中不少来信意诚辞切,是寻求致富之路的。捧读这些信函,我心潮难平:深感农民朋友需要科技热切心情!我便尽己所能,一一予以回复。我深为:“结交了《专业户》,并成为其读者、作者中的一员,而感到荣幸!但也有很  相似文献   

13.
抓青蛙     
前几天,我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说出来真难为情。晚上,我去江东公园玩,看到有几位小朋友在捉青蛙,我也赶忙捉青蛙,捉了青蛙就把它们带回家。在家里养了几天,青蛙渐渐瘦了下来,它们好像在对我说:  相似文献   

14.
近期话题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小学生抽烟问题的帖子,很有感触,所以摘录了两则: Happy:今天下课后,我去上厕所,突然闻见一股刺鼻的烟味--角落里居然有我班的几个女同学在抽烟!我赶紧跑了出去。我来到零食商店,也闻到一股刺鼻的烟味,几个男生也躲在角落里吸烟。我好气愤,男生女生都抽烟,这是什么学校!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8,(5)
前年母亲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件普通的衣服,又封了一个50块钱的红包,骑自行车回去送给母亲。母亲连看都不看,就把红包放进了口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叫我:"坐吧。"我蹬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渴,就去倒茶喝。  相似文献   

16.
孩子放在远方奶奶家,周末去探望一次。每次回去,那个小生命都会以她对生命的领悟和接受能力,带给我小小的惊喜。有一次周末回去,三岁多的女儿妞妞,神神秘秘地贴过来,说要给妈妈念一封她写的信。我那个激动啊:女儿给我写信了!第一  相似文献   

17.
长信     
当然了,男人喜欢上女人,就会做平时做不了的事情。写信有什么难。依我看,裸奔都可以。Ⅰ我多次做过一个同样的梦:梦见我在读信。一封又一封很长很长的信,不知是谁写给我的,那么长,仿佛把一个人的一生细细讲述了一遍。我沉醉而尽情地读着.细细地读着,一页又一页,在我身边散落了很多写满了字的纸。  相似文献   

18.
正你好,不知名的先生或女士:人生如此短暂,我必须忏悔才能安心地走!那年我23岁,在曼哈顿的一个邮局当邮差。我负责递送邮件的那个区中有一户是律师柯林斯家。柯林斯先生的女儿年轻貌美,总爱穿一件鹅黄色的长裙。每次当我的自行车还没有骑至她家时,就能远远看到柯林斯小姐已经站在她家门口的台阶上向我张望了。每当我把一封贴着古怪的中国邮票的航空信递到她手里时,她就会兴奋地连声谢我,从邮戳上看,那些从中国来的信平均一星期来一封,有时两封。信封上总写着:奥莉维亚·柯林斯小姐收。落款是穆克,只有姓,没有名。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我曾去平顺西沟采访过申纪兰老人。对于申纪兰最初的印象是来自我的母亲。大约是二十几年前了,我去宾馆看望来参加省妇联会议的母亲。我一到那里,她便用兴奋的声调跟我说:"今天可算是见着申纪兰了。"当时,我的反应比较平淡,不能理解母亲的"兴奋"。直到几年前,因为要对申纪兰老人作一次专访,在去平顺之前,我便将她的全部资料调了出来,这一看,敬意油然而生: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半个世纪以来,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她参加过世界妇女大会,受到了  相似文献   

20.
《山西老年》2013,(10):66
编辑同志:我的邻居老董2012年3月,因购房资金一时不到位,就向好友老周借款1万元,承诺于2013年1月底归还,到期老董以购房负债累累为由未能还款。后老周得知老董的老上级老林曾向老董借款1.5万元,本应在2013年1月偿还且也未归还,于是老周要求老董向其老上级老林要款以偿还自己的借款,老董对此不予理睬。老周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