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窗 《社区》2011,(30):58-58
今年已经75岁的冢本京子是日本冲绳县的一位普通老太太,原本,她的姓名是大野京子,那是她早年在娘家时跟随父姓的名字,但自从她在21岁那年嫁给一个名叫冢本大岗的男人之后,她就跟了丈夫的姓。  相似文献   

2.
日本修宪动向引起其国内外的关注。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和国会通过"解释改宪"和立法架空宪法。日本的权力结构和文化基础形成了日本法院违宪审查中的消极主义,使得违宪审查不能对"解释改宪"和立法架空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具体审查的性质也影响了违宪审查的效力,但也要求其他国家机关对法院的违宪判决予以充分的尊重。日本宪法修改程序的刚性是迫使日本政府"解释改宪"和立法架空宪法的原因之一。这种严格的修宪程序一方面有利于保障日本宪法的和平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却又影响了日本宪法的及时修改。修改宪法修改程序本身必须遵守现行宪法规定的修改程序。  相似文献   

3.
岳光 《百姓生活》2013,(3):53-53
1947年5月3日,日本正式颁布实施《日本国宪法》(简称新宪法),掀开日本历史的新篇章。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部改变日本命运的宪法,是25名以青年军官为主的美国人。用7天时间“赶”出来的。在他们的努力下,日本的皇权在意识形态上被彻底斩断,日本随即走上“和平”之路。  相似文献   

4.
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对其修改应有所限制。对宪法内容修改的限制是修宪限制之一,世界各国的宪法典明文规定了宪法内容修改的界限,我国宪法对此没有明文规定,但历次修宪也呈现出对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内容修改的限制。借鉴他国对宪法内容修改界限规定的立宪经验,以完善我国的修宪制度。  相似文献   

5.
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对其修改应有所限制.对宪法内容修改的限制是修宪限制之一,世界各国的宪法典明文规定了宪法内容修改的界限,我国宪法对此没有明文规定,但历次修宪也呈现出对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内容修改的限制.借鉴他国对宪法内容修改界限规定的立宪经验,以完善我国的修宪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宪法文本自1982年制定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而这四次修改皆因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发展等外力所助推的结果.宪法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宪法自身最高法的特殊性,宪法又需要保持稳定性.实现宪法的稳定,需要重新建构宪法稳定观,追求宪法实质稳定而放弃社会转型期的形式稳定.明确社会发展对宪法修改的合理需求性,平衡宪法稳定性与社会发展需求性之间的二元矛盾.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宪法 8次修改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宪法频繁修改的原因。从加强宪法的技术性和规范性、全面启动宪法解释方面探讨了保持宪法稳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围绕《日本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二战后日本社会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日高六郎是日本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和评论家,在战后活跃于日本社会并频繁发表评论。日高始终保持着对和平宪法的关注,提出了“第九条”信号说及和平宪法二重性论,形成了具有人类主义及二元调和性特征的和平主义宪法思想。近年来,日本自民党政权致力于修改宪法,试图恢复军事力量,对日本乃至亚洲的未来将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日高六郎和平主义宪法思想,既可充实战后日本思想史研究,也有助于深化日本和平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9.
所论现行宪法系指1982年颁布实施的宪法;所谓修改即指对现行宪法的部分修改。具体而言,是对现行宪法四次修正案的内容、相关背景及有关修宪的探讨争鸣的评述。本文试图对现行宪法修改状况作一简要概述,从而分析现行宪法和四次修正案对我国当代法冶或宪政进程的贡献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宪法的重要特征是保护公民权利。体现日本近现代发展的明治宪法 (《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昭和宪法 (《日本国宪法》)对日本人权利义务的规定有哪些不同 ?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权威机关确认的变迁形式,还是从程序、内容和名称来分析,1975年、1978年和1982年三次大的宪法变迁,其性质都是修改宪法,而不是制定新的宪法。本文旨在回顾新中国宪法的制定及修改过程,以期完善我国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12.
宪法变迁是为了弥补社会实际与宪法规范之间的缝隙而产生的,它不同于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违宪,宪法变迁属于一种具有法效力的客观事实,由此,宪法变迁必须接受法内在价值的评价。这也产生了宪法变迁的界限。宪法变迁不能违反宪法价值而导致违宪的结果,同时,宪法变迁在宪法文本的解释空间内进行,反之,应通过修宪来解决社会实际与宪法规范之间的落差。  相似文献   

13.
宪法修改方式的选择和规范影响着宪法修改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宪法修改有全面修改和局部修改两种基本方式,而宪法的局部修改又主要表现为修改决议和修正案两种具体的形式。这些方式各有其利弊,故需要针对不同情势适时选择我国宪法修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美国占领军总部强加给日本的宪法虽规定其在政权结构上采用三权分立的形式,但有关三权分立的条款却因表述不清而存有疑义,主要表现在国会的优位、国会的国政调查权、国务大臣的任命、众议院的解散、法官的任命和法院的违宪审查权诸方面。它使三权分立的原则在日本贯彻落实时受到影响,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日本分权与制约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探讨宪法修改技术问题不仅是我国宪政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完善我国宪法学有关宪法修改理论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反映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体现了我们党依法执政的理念,使其成为执政党必须遵循的国家意志,就能更加有效地改进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大量存在的罢工现象促使我们思考罢工权的宪法规制问题。基于宪政文明层面、现实层面和国际人权法层面对罢工权入宪的可行性分析,我国应当立足于中国特有的行宪机制,罢工权宪法规制的首要方式是采取修改宪法的方式。同时,中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欲发挥效力必须通过立法具体化的途径,因此在入宪的基础上还要将罢工权条款写入相关法律之中,通过宪法确认和立法规范的制度构建解决罢工权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究治国.宪法权威的确立有赖于宪法规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动态和谐.适时修改宪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宪法对财产权的保护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修宪建议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对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这将在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更快地积累财富和保护人权、促进人权发展等方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宪法演进模式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宪法演进是不可避免的。大体说来,宪法演进分为修改模式和解释模式两种。这两种演进模式的适用条件不同,分别存在于不同的适用领域,所以它们的并列是理所当然的。我国宪法的演进模式有自已的特点,但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我们应该建立宪法演进的解释模式,并完善宪法演变的修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应该具有最高的权威。宪法权威的内涵包括宪法在法律文本上的权威、在公民意识中的权威和在社会实践中的权威三个层面。考察当前我国的宪法权威现状,针对我国宪法权威缺失的问题,在宪法权威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法律制度途径、思想观念途径、社会实践途径等建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宪法修改可分为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两种主要方式.全面修改和部分修改除了形式上的差别外,二者还存在认识论、修改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