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上海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增速逆势回升,转型发展呈现新的亮点,但也面临新的困难,如出口增速下滑、市场消费不振。2013年预计上海经济运行态势依然严峻,需要高度关注财政、就业、物价、外资、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保持2013年上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振奋精神,采取多项措施,攻坚克难。  相似文献   

2.
杨上广 《科学发展》2010,(11):90-96
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化规律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转变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的模式转型和政策选择。同时,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结果,提出基于宏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国情变化背景下,未来企业可能的一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上海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关键是要理清发展中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如目标与目的、功能与效能、结构与同构、产业与就业、资源与财源等,从而为上海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统一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2014,(8):9-18
从周期规律看,自1978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表现为4个发展阶段,从第2个周期开始平均经济增速出现下移,目前下移趋势更为明显.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上海已处于发达经济体行列.从经济结构看,上海产业演化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上海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传统实体经济优势趋向弱化,物量规模的扩张面临极限,全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增长放缓,创新驱动发展仍在徘徊中.对外贸易、金融创新、收入分配格局、财税体制、城乡一体化以及宏观经济统计改革等领域,是上海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陈国权 《科学发展》2011,(10):17-20
推动上海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在于正确处理五大关系:“四个中心”建设中的改革与发展关系;产业发展中的传统与现代关系;浦东浦西发展中的优势互补关系;上海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全市“条块”人权、财权与事权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振 《科学发展》2014,(8):33-38
在上海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发展健康经济作为上海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要以最具优势的医疗服务业为主导,以医疗器械、药品食品制造业为两翼,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医学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三大支点,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两大助推,加快打造健康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塑造健康经济城市品牌.争取在四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释放三级公立医院能量.二是激活医疗服务市场,加快引进外资、培育民资.三是促进健康经济与新产业革命融合发展.四是立足自主创新,努力培育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7.
经济转型是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研究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经济转型的含义“经济转型”或“经济转轨”一词,在国际上流行了几十年,研究“经济转型”或“经济转轨”的文献也很多。由于各国经济转型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不尽相同,所遇到的内容既有共同的,也有特殊的,因而对经济转型的理解众说不一。根据我国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经济转型主要是指经济系统类型、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的…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要的是深化改革。收入分配、腐败、消费比重过低、外贸不平衡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如果将双轨制改革遗留的弊病革除掉,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经济增长会很快,产业也会继续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作用,经济增长是可以持续的。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潜力很大,而且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会持续改善,消费比重也会提高,投资比重则会下降,并且生态环境也会随着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结构向服务业逐渐转型以及实施环境治理而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平稳回落。上海经济在增速放慢的同时,城市转型全面启动,呈现出新的亮点。2012年世界经济仍将持续低迷,国内总需求有可能进一步下降,潜在风险增加,上海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复杂趋紧。面对困难局面,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抓转型、保增长、促稳定",加大转型发展的力度,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从欧、美、日垄断全球经济的格局转变成一个新的、不平衡的全球三角经济结构,这一经济格局现已难以为继。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为上海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参考和吸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上海重点发展的"十二个中心或产业",以此为转型的目标,将其放入国际第一梯队的城市序列中进行比较,明确目前的现状水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首先要加强需求侧管理,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扩张性政策,在稳定和扩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中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上海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三去一降一补”的顺序,应该从补短板开始,再降成本,然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相似文献   

12.
上海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政策方向面临深度调整,由大数据、量子计算和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孕育并积蓄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要抓住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智力型人力资本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导向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要在管理机制创新、数字"新基建"布局、人才队伍体系和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建设、投融资服务上做文章,塑造一批功能型、辐射型新产业,强化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型与长三角港口群的未来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长三角港口群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长三角港口群所处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该区域港口在发展战略等方面改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长三角港口群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洪亘伟 《城市》2010,(12):36-39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征 2010年2月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并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了8点意见,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思路,全面阐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后世博上海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先天条件和资源优势,在世博会的带动下,完全能够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城市转型的突破口和核心竞争力。因此,上海应抓住世博契机,大力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在国内市场化与国际全球化的推动下,吸引制造、经贸、金融、会展等各要素积聚,从而成为全球要素配置中心。同时,提出发展上海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沈波 《科学发展》2022,(9):5-17
上海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须聚焦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打通数据孤岛,解决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共享问题;二是将基于技术的管理转变为基于技术的服务,进一步锚定需求创新数字应用场景;三是打破原有纯物理的城市架构,建立联通虚拟空间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并逐步形成具有韧性的数字透明城市,支持数字城市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国内外经济都处于重要关口和转折点。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进入金融危机后二次探底的底部,区域增长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从国内看,经过3年的连续下滑,经济开始筑底企稳,但深层次矛盾进一步积累。展望201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将平稳复苏,但不确定性和风险依然十分突出,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8.
沈琴琴  付麟 《现代交际》2009,(2):96-108
自1978年以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从传统的中央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型的市场化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劳动关系日趋市场化、复杂化。与之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手段、措施和机制也在逐步完善。在劳动关系经历重大变革的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决定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减缓,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全球产能过剩压力加剧,经济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大,未来发展前景难以确定。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明显加大,未来经济增长面临产能过剩、财政收入下滑、就业压力增大、国际游资冲击等负面影响。上海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预计全年经济增幅合理上升,但在经济运行中需要特别关注就业形势、小微企业、房地产市场、消费市场、区县经济增长等方面因素。应继续按照"稳增长"与"调结构"相互促进的要求,制定和出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地方性政策措施,重点是做好中央和上海已有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使各国政府认识到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但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发展却并未带来稳定的经济增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而经济却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的事实,促使我们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重新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