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雷 《社区》2011,(33):42-42
在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有一独具特色世代相传的土家迎客茶礼——“四道茶”。 鹤峰县位于湖北西南部,历史悠久。唐宋以来,为容美土司领地,所以这里土司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宗教色彩的傩戏,有体现土家浪漫精神的跳丧舞,有演示生产劳动的摆手舞,有喜气飞扬的花鼓灯,有真真假假伤心的哭嫁。  相似文献   

2.
在土家族土司时期,汉文献记载有大量的以土家语命名的土司人名,这些人名具有较高的语言和文化价值。对这些土司的土家语人名进行解读,有助于了解土家族人名命名的一般规律和土家族土司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3.
容美,即今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之大部分辖区,历史上又称柘溪、容米、容阳。容美地处武陵山区之东部,地势险要,山川秀丽,物产丰饶,风俗淳美,居住在这里的土家先民,史称“蛮夷”。田氏土司在此统辖时间最长,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起到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止,田氏土司受朝廷列爵分土,数十代,近千年。明朝  相似文献   

4.
恩施土司城是湖北恩施州城土家族文化的标志性工程,分析其景点的布局和经营情况,认为应从景点建设、经营环境、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具体有建设土家风情社区;可组建以土司城为核心资产,以宾馆为配套项目的旅游集团公司,并赋予相应的管理职能,使其打造成为鄂西文化旅游之亮点。  相似文献   

5.
明清年间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实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明清年间土司时期湘鄂川黔边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是不够高的,大面积靠刀耕火种,兼营渔猎为生,水田甚少.包谷还是在乾隆年间才传到湖北鹤峰县的南部,很长时间主要种的是小米和(米产)子.(米产)子又名鸭脚稗,其壳有甲,不堪食用,在清代后期逐渐废弃.  相似文献   

6.
论容美田氏土司诗人群对唐诗的接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容美土家田氏土司诗人相当尊崇唐诗。他们或尊诗仙、学诗鬼、模义山;或模范边塞诗、拟作闺情体、寄情山水田园。这些土司诗人群对于唐诗的接受,与汉文化中心论、晚明时代文学思潮影响、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共同性、土司诗人自身个性与遭遇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唐崖土司城遗址包含着丰富的土家文化内涵,是土家族文化的结晶,透过唐崖土司城遗址,揭示其所包含的土家族文化,不仅有利于再现当时的土司场景,为唐崖土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文献资料,而且对于土司文化的保护、开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乌江流域自古是苗、彝、土家等族及先民生息之地,曾经历数百年的土司政治,特殊具体的环境资源影响历代土司认同元明清等朝代表的国家大统。播州土司个案表明:历代土司的国家认同与悖逆,与封闭环境相关,物产资源与人丁汇聚是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由于做土家第一寨——湖北利川鱼木寨课题研究,笔者邀请了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两位美术老师为课题组成员,其中就有擅长作山水画的商守善老师。于是,我们有机会一起下乡做田野调查,有缘一路行走于鱼木寨、彭家寨等土家吊脚楼、  相似文献   

10.
明清易代之际容美土司面临着严重的存亡问题,其时,相继承绪的五位司主采用了一致的图存方针。这就是审时度势,尽量避免卷入战争。容美土司采用这种方针虽然是为了容美土司上层的利益,但有其不得已的背景,并且客观上有利于容美土司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容美土司人民不断丰富创造土家文化,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容美土司的这种图存方针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些本质规律,具有新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容美纪游》看容美土司的对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美土司不仅是湖北地区土司的霸主,也是湖广地区的四大土司之一.正史中有关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记载较多,而对于土司内部的关系却存在记载的缺失.<容美纪游>对容美土司的政治、经济制度等有较为详实的记录,是研究容美土司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容美土司曾经采取了"订立盟约、联姻和亲"的策略,较好地处理了与周边土司的关系,增强了自身的实力,维护了领土边境的安全.该策略在<容美纪游>中有较为丰富的资料可以印证.  相似文献   

12.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惟一的土家族自治州,也是湖北惟一还尚存土家语民歌的地方。由于土家语有语言无文字,土家语民歌流传下来,还保存有甚少的歌谱记录。土家语咚咚喹歌曲是根据土家族古老的乐器咚咚喹音调而唱的歌曲,曲调简单、轻快,多为妇女儿童所唱,它的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其节奏、调式、旋律、结构和演唱形式与土家语的语法结构、语音语调、表达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千百年来它所沉淀下来的丰厚的艺术价值,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研究土家族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土家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虽然于1957年1月3日才正式为国家所承认,和满、蒙、回、藏等兄弟民族相比,是比较年轻的,但她形成却很早,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作为土家特殊的文化现象的土家语言,是与土家族的形成同步,又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中,土家语言的研究,也走过漫长的、曲折的道路。一、历史的回顾在古代,土家人全操用土家语,不论用于族内族外,连人名地名都是土家语。如南渭州的长官,有彭律恕可宜、彭始祖俾、彭惹即送、彭慨主俾等;保靖土司,有彭莫送、大虫可宜、彭约哈俾、彭南木杵等。土家语地名,到处皆是。在土家地区,土家语言是一种普遍…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织锦的发展演变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家织锦源于其先民巴人时期的纺织业,土司时期土家织锦已经成熟定型。土家织锦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曲折和兴衰。伴随其兴衰历史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传统织锦与现代织锦相比,在原材料、图案花纹、用途与品种、生产形式、生产地、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经济政治气候的影响、社会的重视程度等等。必须采取坚决措施保护民间工艺。  相似文献   

15.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地处湖北中南部、武陵山余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松滋,是烟茶产地之一.自古以来,耕农就有种烟、种茶的习惯.烟茶作为一种礼俗,始自春秋时代,清末民初极盛.松滋西南部山区居聚的土家族人,属湘鄂川黔地带土著人融合部分迁入者而形成的共同人群,受川黔烹茶、饮茶之风的影响,松滋形成了"种吸毛把烟、煮喝砂罐茶"的传统习惯.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土家族的总人口已超过八百万,但会说土家语的不足五万,其中湖南龙山县约有四万人会说土家语,其余各地总数不到一万。龙山县的土家语均保留较好,特别是坡脚、靛房、它砂一带,小孩多以土家语为母语,保存率也十分完美。湘西州的永顺、保靖、古丈、泸溪四县,目前虽尚存少数土家语社区,但都在迅速地淡化、消失。特别是泸溪的budzu村,代表土家语南方方言区,正面临消亡的危险。至于湖北恩施州以南四县和张家界都只有少数人会说土家语,不能形成土家语社区了,除以上地区外均无人会说土家语了。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中国旅游新发现”的湖北恩施是一颗璀璨的新兴旅游明珠。中国第一江——长江、中国最清澈之江——清江环绕武陵山,山奇水秀、如诗如画;世界最壮观的峡谷——恩施大峡谷、世界第一溶洞——利川腾龙洞、世界唯一保持裸体拉纤的“纤夫活化石”——巴东神农溪、中国最大的土司官邸一一恩施土司王城等11家4A以上高等级景区云集于此:世界最优美的民歌—《龙船调》诞生在这里,诸多保存完善、原始古朴的土家、苗等少数民族风俗遗迹在此汇聚:这里地处北纬30°,是风情万种的神秘之地;这里夏季气候凉爽,是消夏度假的仙居之所;这里饮食风味独特,是令人神往的美食之都。  相似文献   

18.
土司制度是元明及清前期封建王朝对我国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从历代"羁縻政策"发展而来。历史时期重庆民族地区土司主要包括石砫马氏土司,酉阳冉氏土司,秀山平茶、邑梅、石耶和地坝四个杨氏土司。重庆土司制度包括职衔制度、承袭制度、升迁制度、惩罚制度、贡赋制度、土兵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历史时期重庆民族地区土司制度,有助于专家学者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我国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三棒鼓"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流行于湘鄂渝黔边邻的土家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法。明清时期是土家族土司统治兴盛时期,在土司制度下,"三棒鼓"在表演、内容、结构、音乐以及唱腔等方面都保持了土家族传统特色,后来又融合了土家族戏曲、民歌等素材,逐渐形成具有土家特色的说唱艺术。明清土司统治时期的文化制度为土家族"三棒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对土家族"三棒鼓"的革新、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宋时期,封建朝廷在湘西北设置了州、县。慈利县土家先民向氏、覃氏、田氏和彭氏等剥削广大农奴,成为土司前身。唐宋时期,由于宗教传入,在张家界留下了许多文化古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