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校环境中,除了普遍存在由学校组织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组建的各种正式的学生团体外,还大量存在非正式的学生团体,即自然形成的人群组合。这些非正式的团体多数存在于正式团体内部,也有跨班、跨年级、甚至跨校的。非正式团体虽然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但其社会心理因素往往对学生的成长、对班集体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它的作用甚至超过正式团体。因此,对于非正式学生团体的存在和发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不可等闲视之,应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客观规律性,并正确地进行引导。一、非正式学生团体的成因学校各种正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群体心理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是在群体中进行的 ,良好的群体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大学生群体心理的特点 ,利用群体心理 ,有利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分析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功能 ,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秩序与稳定、怎样才能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呢?方法众多,本文仅从如何正确对待地级中非正式群体的角度课讨一下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影响。一、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和类型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个体按照某些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群体。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高校班级中的正式群体是根据高校特定的目的,按有关指标和规定建立的。如团支部、业委会等;高校班级中的非正式…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又称团体或集团 ,是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并相互依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群集合。现代管理面向的主要是群体 ,群体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体 ,群体就是构成人体的各类系统 ,而个人则是最基本的细胞。研究群体理论 ,将群体理论运用于高校管理实践 ,对高校群体特别是非正式群体进行分析 ,甄别其优劣 ,利用非正式群体常见的心理与行为规范 ,提高对非正式群体行为的控制与预测水平 ,防止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对高校的影响 ,无疑对高校组织目标及功能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一、非正式群体的内涵最早将群…  相似文献   

5.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正式群体组织对落实高校培养目标、实施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引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充实了大学生课堂之外的生活,在该群体核心人物的带领下,形成积极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群体组织,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扬长避短,增强大学生正式群体组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趋利避害,管理好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测量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测量与教育章泽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学生中正式群体的建立、完善、管理和利用。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学生中那些未经任何人组织和批准的非正式群体一直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或三人一群,或五人一组;或积极向上,或颓废沉沦。更有甚者...  相似文献   

8.
正式组织中存在着各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与互动既影响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又影响了员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当员工职责发生一定变化时,非正式组织也会相应产生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将对组织的决策有相当的帮助作用,能够帮助正式组织如何维持或调整员工闻人际关系的动态平衡.文章通过某部门内历时三个月的准实验研究,对职责变化后非正式群体的变化进行探讨,通过前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职责变化是如何影响组织内非正式群体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宿舍的群体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宿舍作为大学生群体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群体心理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宿舍群体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大学生宿舍中的群体心理,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也有助于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礼文 《理论界》2006,(1):123-124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普遍存在,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摆在学生工作者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同辈群体是在军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它能影响官兵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军人社会化和人格确立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工作要正视同辈群体的存在,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正面效应,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群体主流思想、培养群体核心人物等途径,深化正式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非正式群体对职工的思想、行为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这两种影响必将对我们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消极的阻碍作用。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裨益。一、非正式群体的含义及对职工思想影响的特点非正式群体是相对正式群体而言的。正式群体是根据一定的事程组文件,授照一定的程序组织起干的,由经织明确承认的群体。而非正式群体是指在正式群体Z奶自友形成的群体。2没白明确的经织,也没自编制和特定领导人。这种群体不以某种正式规定为是破,而是建D在园后、反调、自重是础上的,是个人友好关系的一种体现。非…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失范理论范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理论范式及运用语境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宏观结构困境引发微观个体失范的具体表现与最终结果。在生成机制及实质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体现为变迁、断裂导致的失范,实质上是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足导致的社会化偏差。在化解场域之学校非正式群体上,社会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中介,学校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场域,是化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浅析教师群体心理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群体是学校的基本群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显示出相近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现象对组成教师群体的个体以及群体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良好的教师群体对个体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群体心理的研究和管理,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施林淼 《理论界》2006,(9):228-229
本文主要研究当正式组织中的权威与非正式群体中的权威二合为一时可能会发生的两难困境:不能兼顾效率和情谊。本文主要认为正式组织中的权威和非正式群体中的权威职责的差异、权力来源的不同及由此导致权力强制性的不同是这两种权威在合一时出现了两难困境的原因。在本文最后提出利用权威的二合为一带来的优点——沟通上的优势来尽量走出这种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6.
群体心理具有不同于个体心理的显著特点,科学了解和把握群体心理的特征、演变规律、在群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正确及时地处置群体性事件,避免群体事件激化。  相似文献   

17.
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及高校的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特殊群体定位指向负面化、特殊群体划分绝对化、特殊群体教育简单化以及特殊群体教育力量单一化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高校在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行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及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合力四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个体品德培育是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的过程,是一个以精神传播和精神再生产为活动内容的德性人格生成过程。在中国古代的这一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社会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作为没有被古代官方正式教育系统纳入,但却对个体品德培育具有直接影响和习染作用的非正式教育制度———家训,就是通过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环节将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内化为受教个体的道德品质,亦即将  相似文献   

19.
就北京地区国家部委机关公务员非正式场合使用的称呼形式,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以及个人访谈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加以阐述。非正式称呼是一种特殊的称谓,它排除共性,强调个性,突出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一种共有的和谐的特殊关系,有利于消除正式场合使用正式称呼时所要求的权利尊严、上下秩序、形式规则诸因素附加给称呼者的种种紧张与不利因素。公务员在交往中使用非正式称呼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它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广泛多向的交流空间,其社会交际功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女性戒毒群体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有效满足女性戒毒群体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完善社会保护机制,扩大和加强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