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湘西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湘西长篇小说创作的主题,贯穿了家园记忆、政治权力文化反思和底层书写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地域文学中的生动体现。通过对湘西长篇小说创作的扫描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湘西文学创作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清代文士的塾师生活与底层写作——以蒲松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学家名世的蒲松龄,其终身职业是私塾教师。蒲松龄选择这一职业,既解决了生计问题,又有较充裕的时间准备举业。但蒲松龄屡试不中,只能以塾师终老,一直徘徊在士阶层的底层。可以说科举失败,是蒲松龄展开底层写作的一个重要根由,而蒲松龄的创作,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塾师科举蹉跎、择业艰难、经济窘迫的生存状态。探讨蒲松龄文学的底层写作特色,可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底层文人的职业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回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回族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学创作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民族生活的内核,才能把握民族的精神实质,创作出成功的民族文学作品,当代回族文学创作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4.
欧阳山在7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还写了不少创作漫谈.这些创作漫谈,不仅体现了欧阳山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观,而且也影响着欧阳山一生的文学创作.这些创作漫谈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重新整理出来,这对当代中青年作家的文学创作是颇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屠格涅夫是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家,对文学的创作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提出了作家应是两种才能的统一和融合、作家是"隐蔽的心理学家"、文学创作要感受诗意等文学创作理论,并在自己一生的创作过程中实践和丰富了其文学创作论.  相似文献   

6.
浅谈文学创作动因雷猛发文学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苦难历程,既要忍受生活之苦的煎熬,又要经受创作立难的磨练。然而,一代又一代,数不清的文学习作者和作家、文学大师,却能把这一切苦难视若等闲、置之度外,终生不悔。这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伊斯兰教徒到麦加朝圣的感人精...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丰富情感和复杂关系中,情爱是重要内容之一。文学创作的主要对象是人。因此,无论从主体创作者的情感经历出发,还是从客体创作对象的情感表现来看,情爱都是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史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底层文学创作的主体——知识分子、作家主动选择"代言人"的写作立场,以底层书写的方式呈现底层状态、凸显底层问题、探寻底层困境的解决方向,这既是当前底层写作群体的一种现实要求,也是知识分子、作家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代“低龄化文学创作”现象重新阐释了儿童文学创作,这一阐释也让我们重新理解以往的儿童文学创作;同时,当代“低龄化文学创作”现象又在重新阐释着文艺学的基本创作理念,这一阐释更进一步催生着当代文艺学学科构建的开放性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一、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艺术反映与艺术再现文学创作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它除了反映现实外,还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反映了原作者在创作中对被反映现实所持的态度和感情,以及对现实所作的评价。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同样反映现实生活,但这种现实不是未经加工的生活现实,而是对原作者创作作品的艺术再现。作为译者,不允许在译文中表现自己对原作这一现实艺术反映的主观态度,或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原作者的观点、情感进行评价或修改,而应该如实地向读者艺术再现原作者的立场与情感。文学创作用形象这种方式艺…  相似文献   

11.
"底层写作"是21世纪初崛起的一股文学创作潮流,它把关注的对象限定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特别是进城的农民工,通过描写他们进城前后以及在城市中的遭遇,对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批判与指控,深刻地揭示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别正在加大的无情现实,对底层民众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底层写作"具有独特的文学品格,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残酷的真实,彰显出一种苦难美,对于我国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众多七绝连缀而成一体的大型组诗,以范成大为标志,始得有根本性的转变与升华。他抛弃游戏笔墨因素而抒怀言志,寄托着自我的理想和期待,凸显出沉重的历史兴亡叹喟;并很大程度上拓展题材范围,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整体上提升了这种特殊文学体式的审美境界与文化品格。故后来作者每常循承此传统而下,并将之奉为经典性作品。  相似文献   

13.
欧·亨利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趣而又意味深长 ,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作者以其独特的写作方法而在美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池莉是当代文坛中描写市民生活的代表性作家,尤其善于书写底层市民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池莉中篇小说《生活秀》 中底层女性来双扬的客观分析,概括她在事业、亲情和爱情中表现出的品质特征,从中反映出当代女性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 进一步探析当代底层市民女性的生存方式及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农耕文明著称的中华民族历来勤劳务实,注重家族人伦、以家为本,家族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中国历代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舍作为文学大师深受家族文化的熏陶,传统的家族文化因素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家族文化促成了他独特个性气质的形成,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增强了他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镜花缘》是就《山海经》所记海外人光怪陆离的形体特征 ,进行荒诞文学性的演绎。写作方式有解说式、映照式两类。旨意都是嘲谑现实社会中的丑陋习俗 ,但艺术性却有高低差异。博学家作小说 ,赖博学以成 ,又受博学之害。  相似文献   

17.
在柳宗元诗文作品的研究中,书信几乎是个盲点。本文较全面考察了柳宗元书信的写作艺术,并据此认为,柳宗元书信的文学价值应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对其书信写作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对于我们全面了解柳宗元的文学成就,进而指导我们的写作实践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对现代文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自叙体小说"的创作。郁达夫受到"私小说"的影响,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又使得他超越私小说,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本文意在通过对郁达夫与"私小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与阐释,为郁达夫研究提供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文学转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林语堂三十年代在文学观及创作上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现象的探讨 ,是林语堂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 ,更深一步地从林语堂身处各种文化的边缘 ,以海派文人特有的性情、气质立世著文的新角度来分析导致他转型的种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