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一月一日,国民政府正式建立西康省,设省会于康定。五月,拉萨三大寺喇嘛为争取抗战胜利诵经祈祷。同月十七日,西藏文化促进会在重庆成立,由罗桑坚赞任主席。七月十五日,国民政府拨款十万元作为护送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之费用,另发  相似文献   

2.
从民国四年(1915)开始,中央政府农林部及各省建设厅,在每年植树节前后均下令各省举行植树造林活动。本文根据四川省档案馆所藏档案,以民国三十六年(1947)为例,叙述了民国时期植树节在西康省的推展情况,认为当年西康省的植树节确实在植树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3.
《福建社科情报》2004,(1):F003-F004
2003年12月12日国民党主席连战发表“财经政策白皮书”,以“台湾优先、维持现状、经贸第一”为主轴。13日“陆委会”完成“台湾地区人民进入大陆地区申报程序”草案,对岛内民众赴大陆设置了种种限制。岛内舆论及航空业者批评“陆委  相似文献   

4.
1917年7月,驻防类乌齐的川边军队抓获了两名越界刈草的藏军并予杀害,引起藏军大举进攻,川边数县相继失陷。后在英国副领事的“调停”下,双方停战议和。中英两国随即在北京展开新一轮西藏问题交涉,而边军的失败使得北京政府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也让中国政府对川边地区的治理更加困难,并引发了国人对康藏问题更密切的关注和对“五族共和”更深入的思考。本文即以这次康藏纠纷为考察中心,探讨当时的北京政府,四川、川边、西藏等地方当局以及英印政府之间的互动博弈,进而分析近代中国在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东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干涉,寻求重新整合以前的藩属和土司领地,以组成一个真正“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5.
旷继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先后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总指挥、红六军军长、红四军军长、红二十五军军长,中共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他对组建红六军、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开创和巩固湘鄂西、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的贡  相似文献   

6.
4月3日,在台北的“开南商工”操场,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正式当众宣布角逐国民党主席,正面挑战国民党副主席、“立法院长”王金平,这标志着“王马之争”公开化、表面化。尽管两人都公开宣布把这次主席位子之争定位为“君子之争”,但由于这场“君子之争”关乎国民党的命运以及台湾政局的走向,自然而然就充满了“火药味”。  相似文献   

7.
1935-1938年川省政府对县长人事的整顿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35年2月,国民政府改组四川省政府,刘湘任省政府主席,川政统一。刘湘政府在蒋介石帮助下收回防区民财两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县长人事。刘湘进行县长人事调整的每一步都给当事各方势力带来冲击和影响,川省地方军政势力的不断消涨、变化及刘湘与国民政府中央的矛盾纠葛其中,随着各项措施的出台和县长人事的不断调整,刘湘与国民政府中央的矛盾逐渐激化,蒋介石对刘湘整顿县长人事的措施也由支持转为干预,最终随着刘湘的去世,刘湘时代任命的县长群体逐渐势弱、分流。川政统一初期县长人事调整的过程,也是当事各方博弈、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这一现象贯穿着川省统一初期的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8.
抗战前夕四川大旱灾的报灾与查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战前夕 ,四川自 1 93 6年夏到 1 93 7年夏发生较大旱灾 ,报灾最多时达 1 41县。当局的赈救从 1 93 7年初正式开始 ,随着外界办赈力量的介入 ,发现灾情实被夸大。整个过程中川省对中央及外界报灾都呈不断扩大宣传的趋势 ,直至上报受灾 1 41县。川省当局在 1 93 6年对于报灾各县尚严加勘察 ,也曾了解到报灾县与实际受灾县数目相差颇大。但因 1 93 7年春荒逼近 ,乃无暇查灾。后来中央的实地查灾证明 ,灾情确不像川省当局所言之重 ,而实际灾情的最重之处却是前此受战争重创的川北 ,说明影响这次灾害的不完全是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9.
《四川社科界》2009,(5):21-21
为了交流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经验.提高我省项目申报质量.省社科联于2009年10月20日召集在川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共计15位专家召开了座谈会。省社科联主席、原省委副书记席义方,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均.副书记、副主席唐永进、罗仲平。党组成员秘书长李泽敏以及省社科联老领导梁守勋、张家鎏、何其知、谢世廉出席了会议,座谈会由王均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0.
任军锋 《中国学术》2000,(4):322-325
谢茨施耐德(E.E.Schattschneider,1892-1971年)是活跃于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政治学界的著名学者,他曾在1956-1967年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并兼任该学会属下的政党委员会主席。他一生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政治、压力和关税》(1935年),《政党政府》(1942年),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04,(9):17-19
2004年7月23日上午,四川省社科联第五届第五次主席办公会议在省社科联召开。省社科联主席、副主席、顾问和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共计121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听取省社科联2004年上半年工作汇报,讨论下半年工作任务。省社科联主席刘诗白主持会议,党组书记、副主席梁守勋谈了下半年工作打算,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家鎏汇报了省社科联2004年上半年工作。与会同志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中肯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兰州学刊》2014,(11):F0003-F0003
什川位于兰州市皋兰县东南部黄河之畔,距皋兰县城20公里,距兰州城区21公里。原名什字川堡,因明弘治八年(1495)甘肃巡抚在此筑堡且位于什字交叉处而得名,后简称什川。这里四面环山,黄河从中蜿蜒流过,形成一个形似太极图一样的河谷盆地,平坦肥沃,温暖湿润,梨园连片,景色怡人,所产优质香水梨、冬果梨闻名西北,是兰州人引以为荣的“世外梨园”。  相似文献   

13.
四川的戊戌维新颇具特色,却几乎不受研究者关注。借助基层视角,可增进我们对整体戊戌维新的理解。百日维新期间,四川的总督、学政曾相当积极地推行新政。此时推动川省办学的,更多是朝廷急剧变革科举的举措,以及川督、学政的作为,而非兴学的上谕。戊戌政变后,川省的总督、学政及部分州县官则明显逆朝旨而动,在川中继续推行部分新政。这一时期,川省部分地区对变法的理解偏离朝廷动向,而朝廷废八股之举也无意间支持了川省趋重经学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F0002-F0002
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于2006年6月14—15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省长张左己,副省长刘学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洛林,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协主席季塔连科,俄罗斯总统经济顾问、俄罗斯科学院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格兰别尔格院士等来自中俄两国的相关学者、政府人士和企业家计300余人参加会议。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又是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五周年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  相似文献   

15.
《宁夏社会科学》2010,(3):F0002-F0002
2010年3月10日上午,正值全国两会在京召开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一宁夏大厦隆重举行。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副院长武寅、秘书长黄浩涛,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政府常务副主席齐同生、主席助理田明等出席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6.
刘淼     
刘淼,1952年11月生,北京市人。199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曾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汕头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汕头大学学报》主编、广东省政府亚太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等。现任苏州大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经济史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分会委员会主席),苏州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人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7.
苏过斜川之志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川是陶渊明隐居处的一个地名,陶50岁作《游斜川》诗并序。苏过终生学 陶,特于50岁那年将自己卜居之地“名之曰小斜川,自号斜川居士”。本文对其“斜川之 志”进行历史、哲学、文化的阐释,指出其基本内涵是:自然的心态.自由的精神,独立 自足的文化品格。它近承苏拭,远绍庄、陶等一切自由土人,深具宋人兼容而通达、内省 而广大的风神韵致。因此,作为文化符号的“斜川之志,既可铨释宋代文化、文人中一种 颇为普遍的自由生命意识和艺术哲学,又可说明中国古代士人自由文化传统的递嬗沿革。  相似文献   

18.
《四川社科界》2006,(4):27-27
2006年4月19日下午,德阳市社科联在市委宣传部会议室召开了第二届二次主席办公会。市社科联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6县(市、区)委宣传部部长或分管副部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社科联主席郝跃南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9.
诗人郭小川     
一九五。年小川同志在武汉小川同志在参观途中 一九五五年春小川同志和两个女儿在北京沙滩一九五八年十月小川同志和王亚凡里坩在北京机场同志^左v在新疆访问一九六三年小川同志^中v与贺敬之诗人郭小川  相似文献   

20.
滇藏线     
《中文信息》2006,(9):32-61
1000多年来,来往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商队,用茶马互市,创造了川滇藏地区的马帮文化。如今,借助巨大的四轮工具,茶马古道已不再是马帮的专利,1974年建成通车的滇藏公路自云南大理起,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的万种风情串成一线,在芒康与川藏南践线汇合,直通拉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