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电子商务目前已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交易方式,但是日益增加的服务器性能难以满足运行要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P2P电子商务正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起来。伴随着其日益发展,信任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这一点不论是于电子商务,还是于P2P技术本身都是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物,P2P网络借贷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满足民间借贷需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呈现“爆炸式”增长。此文在介绍国外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对国内众多P2P网贷平台进行探究和分类介绍;分析了国内P2P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对网络借贷平台所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阐述,每种类型的风险及风险规避进行了具体和详细的分析,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与其风险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模式之一,是一种网络化、突破门槛和地域限制的投融资活动。然而,P2P网贷行业在经历了疯狂的扩张之后,风险和弊端开始显露。该文立足于P2P网贷平台,研究网贷行业目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对我国P2P网贷平台及相关监管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4年以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军团光环褪去,P2P理财模式风生水起。本文在介绍P2P理财发展现状、概念界定、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P2P理财的发展核心在于风险控制,并重点分析了风险控制的措施。最后,针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P2P理财的发展前景展开瞭望。  相似文献   

6.
P2P网络借贷是目前网络借贷的主要形式,文章从P2P网络借贷的投资、融资和平台角度分析P2P网络借贷中常见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道德风险、数据风险、系统性风险以及融资风险,并从投资者与借款人、平台自身的角度提出防范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几点对策,即了解问题平台的常见特征以免遇到问题平台、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问题平台的曝光度及规定最小注册资本等。  相似文献   

7.
高娜  王伟伟 《经营与管理》2022,(10):143-151
我国P2P网贷发展经历了萌芽、快速上升、危机集中爆发和行业转型重塑等阶段。通过风险链和风险管理理论对这一过程梳理发现,监管发挥了管控风险、避免P2P网贷给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更大风险的作用,但监管本身也具有一定风险性。P2P网贷的发展历程及与监管政策相关联的经验教训是:通过风险沟通、设置标准等事前预防,以及事中风险评估、损失减缓及应急救援等措施,可以预防和减缓风险事件本身的损害。同时,应考虑监管本身的风险和可能的损害后果,并作出相应的预先安排。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P2P技术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P2P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的侵权问题主要有信息网络传播、下载复制、超链接和编译等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本文针对P2P网络信息服务中存在的只是产权问题,提出了诸多规避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P2P的发展迅速,P2P市场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本文立足于P2P之上创新出P2C模式。P2C即Personal(个人)To Company(公司),P2C在风险控制、审核、数据应用、用户反馈方面在原有的P2P模型上进行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程灿 《经营管理者》2015,(9):32+397
进入2015年,一方面是要求政府对P2P平台加强监管的声音呼声四起,另一方面提现困难、平台跑路的报道不绝于耳。P2P平台在号称“监管元年”的头三个月里,依然延续着混乱与无序的生存方式。本文从资金流向出发着重分析P2P平台的资金池风险和假标风险,从目的、原因和防范等方面对困扰投资者的资金池问题和假标问题加以剖析,揭示P2P风险控制的死结所在。  相似文献   

11.
沈伟民 《经理人》2014,(1):38-41
正尽管P2P网贷行业乱象频仍,但不是行业中所有的平台都参与其中。作为中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的拍拍贷,以1.5%这个行业最低的借贷违约率,不仅证明自己坚持第三方立场的正确,而且证明草根金融也能创新出可靠的风险管控系统。作为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中国门徒,张俊在2007年8月带领原交通大学的同学和校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有了一个全新的创新模式。回顾过去6年,中国P2P网贷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接连爆出的老板跑路、控制人被抓、群体事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借贷行业分析和IT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借贷平台成立以来,P2P开始了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问题。本文即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借贷行业及IT行业在平台中的应用现状,寻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P2P平台科学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5年7月4日下午,“互联网+金融”P2P网贷行业高峰论坛在郑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吸引了河南近30家新兴P2P网贷互联网金融企业到场,300多金融人士参与并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峰会会长陈聚金在会议上表示,“互联网+”涉及行业虽广,但只有“互联网+金融”才能释放出无限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也只有“互联网+金融”才是“互联网+”真正的爆发点.但如今的P2P网贷市场面临一个最严峻的问题:网贷平台的安全问题.所以,P2P网贷平台既然站在了“互联网+金融”的风口之上,那就一定要加强平台自身保值建设,增加外援、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愈加热闹,主要模式有第三方支付,理财平台和网贷平台。P2P网贷作为新兴模式,虽然负面新闻时有传出,但其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势头下,本文通过规范研究的方法从融资放贷环节,用户体验环节以及最终盈利点方面得出了提高竞争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同时,人们对资本的快捷需求,催生了P2P的发展,并流行于国内外。网络借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借贷的双方可以只凭借网络完成整个借贷的过程,而无需见面或者找委托的代理人,也不需要银行介入。但是,有利必有弊,在现行的法律与监管缺位的情况下,网络借贷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太利于P2P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郝继涛 《经理人》2014,(1):42-45
正P2P网贷,中国之于美国,一热一冷。主要原因是,美国并不将其看成金融创新,对其定位是类金融,并嵌入到原有的金融体系中,同时在完善的信用体系上,实现利率市场化。核心原因则是,P2P网贷在美国以慈善为导向,在中国体现的是商业利益。经过6年的自生长,P2P网贷行业终于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达到了顶峰,但倒闭数量却也和新成立的数量一样,同时激增,并产生了一种乱象。每当一种金融新事物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会问,西方,尤其是美国是怎样做的?美国很平静。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  相似文献   

17.
尹兴强  郭峰 《管理评论》2021,33(11):223-237
P2P网贷平台投资者的债权转让行为是否传递了借款标的风险相关的信息?相关学术研究与实践探讨暂付阙如.本文基于"人人贷"平台41.7691万个借款标的所形成的7246.1519万次债权转让事件,以及1亿多次投资事件的大样本数据,对P2P网络借贷中的债权转让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人人贷平台上90%以上的标的发生过债权转让,每个借款标的平均转让次数超170次,且债权转让累计金额达原始借款金额的数倍.风险识别检验的结果发现,标的债权发生转让,转让的次数越多、金额越大以及转让的投资者人数越多,借款标的违约风险越高,揭示了债权转让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效应.拓展性分析还发现,债权转让的风险识别效应在高利率、未婚与无房的借款标的中更为凸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学习效应与经验积累是债权转让投资者获取信息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14,(1)
正从2007年零起步,到此后6年的自生长,中国P2P网贷行业在野蛮生长中不断壮大,但现在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以平台第三方身份,试图通过"脱媒",改变成金融属性的"越轨行为",引发了巨大争议,也使P2P网贷的整个行业前景越来越模糊。中国P2P网贷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模式表现自己的创新?平台背后的运营者究竟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驾驭风险?他们在打造行业环境中,做了什么?作为中国P2P网贷行业第一家的拍拍贷,能否一直扛起行业大旗?而在中美对比中,为什么我们的P2P网贷这么热,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P2P网络电视技术迅速进入受众视野,并对传统电视广播媒介产生很大影响。在互联网的P2P技术平台下,网络电视系统以其对等,交互,兼容的优势不断发展,与即时通讯系统一起成为受众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服务。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P2P网络电视不仅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网络技术,也逐渐形成全新的传播理念。而广告出现在网络电视节目中已成数字广告中不可阻挡的趋势,广告作为P2P网络电视的主要盈利方式,直接影响着网络电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一种组合式建造P2P系统的方法,并详细描述该方法的六个步骤。是在P2P系统应用向更广泛领域伸展的形势下,实现P2P系统的高稳定性、高扩展性、高适应性。可以应用于多类较大规模的复杂对等网络。有助于扩展P2P系统应用范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时大规模文件共享系统,对我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各类应急系统与决笺系统建设、老的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扩充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