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扎西东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3):89-91
本文对当代第一部评论当代藏族青年作家作品的评论集<歌者无悔>进行深入剖析,指出这部评论集力求从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和现代文艺思潮的大背景,用诗的思维、诗的语言进行理性的评论建构,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批评的诗性. 相似文献
2.
贺根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63-66
《金瓶梅》的人物批评大体可分三个阶段:以《金瓶梅》刊刻时的序跋为代表的原始批评多滞留在小说名实的判断上;以张竹坡评语为代表的高峰批评则深入文本"脊髓",放射出理性的审美光芒;《金瓶梅》的人物现代批评呈现出多角度、多领域的纵深发展趋势。这三个阶段都是借人寓意的心态写真。 相似文献
3.
陈金刚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4):158-160
生态批评,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前沿话题,刘文良的学术著作《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是该学术领域颇富创见的一项研究成果。鲜明的创新意识,精巧的辩证之思,突出的文本意识,浓郁的中国情结,是该著鲜明的个性。该论著着力于构建一座带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诗意之厦”,为中西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研究实现良性互补和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现代创伤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文化学与文学三个学科领域。心理学维度的创伤研究主要研究创伤性事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因果关系,其目的在于从生物上发现、诊断、治愈个体病症。而文化维度的创伤研究主要研究现代性历程中未被揭示的创伤文化结构,其目的在于从历史上揭示现代社会深层的欲望机制,批判现代性与全球化的负面问题。文学维度的创伤研究主要研究创伤在个体与社会两个层次上的感性表述,其目的在于从叙事学上厘定创伤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的边界,超越现代性的创伤。这三个维度互相影响,互相补足,构成了创伤研究的基本人文学科结构。跨学科地考察创伤研究,是后疫情时代揭示疾病与人、社会关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德强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05-112
夏济安对《文学杂志》(1956-1960)小说来稿的编辑理念,是针对1950年代台湾文坛总体呈现出的逃避现实、虚假抒情文风做出的一种反拨,体现为对五四文学写实一面的继承与开拓.在这种编辑理念之下,他大胆使用介入式的编辑方法去删改甚至重写来稿,积极引导和参与小说创作的形式实验.这种"介入式"的编辑方针,集中体现在他对《周末》与《华月庐的秋天》的改写和重写上.此外,夏济安还将这种介入式编辑法引入到小说批评之中,从对彭歌小说《落月》的批评开始,他逐步建立了自己带有强烈介入性的批评风格. 相似文献
6.
谢玉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116-120
产生于中国本土的 ,借鉴、吸收了多种先进性别文化理论的女性思想者是当代中国女性中一个独特的群体 ,她们中已经出现了多元、开放、动态、发展的理论批评格局。“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不纯粹是个“学术概念界定”的问题 ,它的“涵义”要更宽阔、更深远。 相似文献
7.
再论语域理论与翻译批评——兼论《大卫·科波菲尔》的两个汉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5):89-93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应用到翻译批评因为其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以及比较明晰的语域辨别标识而使翻译批评更具客观性和操作性。本文通过分析狄更斯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主要语域属性——非正式语域——在两个汉译本(译者分别是董秋斯和张谷若)中的再现情况,探讨了语域理论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郑惠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1):18-20
在否定“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阐述中 ,单小曦先生经常背离学理的要求。学术上的否定不能违反逻辑与基本常识。在学术界“批判”、“否定”之风渐盛的今天 ,倡导“客观评估”既有的学术成果是必要的 ,而提倡“厚积薄发”则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席扬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9-143
在文学被视为"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批评空间已经被无限拓宽,它的严正性不只是仅仅体现在对于年轻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正面建构,更重要的是它在积极面对创作实践所累积起来的方法论资源及其介入策略,这应当成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必要的知识谱系和学术规约。在这个意义上,《"走出"的批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阐释与实践》能够给予我们丰富的滋养。 相似文献
10.
易淑琼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6-92
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一书未以“关键词”命名,主要以比较诗学领域的一些重要术语、要素、概念及系联的具体问题为线索结撰全书,在学术理路上同样具有关键词批评方法论的意义。其入思和运思路径是:以“假定”或“理论预设”为出发点,通过概念、术语相似相异性的辨析,构建一个内部有机系联的诗学系统。其跨文化视野下对西方摹仿论概念、术语客观而又带有解构性的论述,对概念、术语审慎使用和意义边界的清晰界定、贴近文本的态度和策略,在概念、术语的理性演绎中别具个性的诗性化批评等特点,为今天的“关键词”批评热潮及比较诗学研究等提供了诸多镜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吴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88-94
文学文体学旨在阐释文本中有主题意义与美学价值的语言形式,是文学译本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傲慢与偏见》王科一、孙致礼、张玲与张扬三个译本在语域、修辞、句法手段、言语呈现模式四个文体层面进行了评估,认为三个译本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体不当,并在三个译本均不理想时给出了参考译文. 相似文献
12.
《哈利·波特》存在着多“三”现象,其叙事的“三事话语”、“三极建构”、“三复情节”生发了作品的哲学意蕴、人物行动位及由行动位与叙事功能项建构的深层叙事结构、英雄成长意旨等。老子的“三生万物”可谓是数字“三”建构作用的精炼概括。尽管杜贵晨先生的文学数理批评术语从名称的提炼、规范到界定还有雕琢的空间,但其方法与术语的独到性与便利性却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3.
左鹏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21-33
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系统清理和记载岭南诗人诗事及有关史事,表现出明确系统的载记乡邦文献、传承地方文化意识;对某些珍稀文献和重要史实进行准确记录和中肯评述,留下重要的文献线索,澄清重要的历史事实,补苴了以往载记之不足。《读岭南人诗绝句》还表现出相当明确的批评观念:以爱古人而不薄近人的评判态度,力图全面详尽地展现岭南人的诗歌创作风貌;以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诗学评骘尺度,表现出对岭南诗人诗作某些核心价值的深度认可或期待;以通达的眼光和明确的诗史意识,对各派诗人与各种人物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存人事与史事之真实;注意记载和考辨与岭南诗坛相关的非岭南人物或事件,表现出明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整体意识。《读岭南人诗绝句》是中国历代论诗绝句的一个精彩总结,不仅在岭南文学批评史、文体史和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文体史和文学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堪称中国历代论诗绝句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14.
黄海翔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25-130
讨论了意识形态的翻译与文化功能对等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典籍翻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是否起到与原文中意识形态相同的文化功能可以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之一。以《孙子兵法》两个英译本意识形态的翻译为例,认为译者对源文本中意识形态的理解与翻译,在译文中表现为文本内部和文本与副文本之间诠释的一致性。如果译文在意识形态的翻译上没有达到文本内部和文本与副文本之间诠释的一致性,则译文与源文本的文化功能对等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5.
宗教、理性与国家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三个基本概念,宗教观、理性观与国家观构成了马克思这一时期思想的基本框架,其中,理性观是核心。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结构中,宗教是超验的,理性是先验的,国家是经验的,三者的矛盾表明马克思的理性主要是一种总体性,具有思辨性、二元性和神秘性。这使得马克思的理性世界观与理性国家观陷入困境与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6.
童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110-115
文学翻译在跨语言的文学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最高标准是"化".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作进行文化过滤,使文学翻译无法实现彻底和全部的"化".正确认识文化过滤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译者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学翻译中的"化",也对我们以何种态度来面对外来文学和文化具有借鉴意义.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三个中译本为我们认识文学翻译与文化过滤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文培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9):216-219
美国“模范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195 0 )是第一部赢得广泛赞誉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 ,但同时也受到某些民族主义思想极为强烈的华裔男性作家的批评。本文透过这场争论的表象 ,分析了与该小说有关的华裔美国文学的两个悖论 :1、“大熔炉”与“大拼盘”理论所蕴涵的同化与共生 ,彻底的融合与简单的混合的之间的矛盾 ;2、作者在创作《华女阿五》的过程中 ,潜意识地受到所谓“种族主义之爱”的影响 ,在对待种族主义问题上出现某种矛盾心态。这些矛盾 ,从本质上反映了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作为横跨新旧两个世界的文化边际人在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时所必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