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陕西汉中市,人们大都记得一位满头银发,面带微笑,经常骑着自行车穿梭于东关的老外,他就是原汉中师范学院的澳大利亚籍教师穆荣华先生。这位一生中曾两次来汉中居住生活的外国人与汉中有着不解之缘。 穆荣华1939年10月出生在澳大利亚佩斯市。1岁时随父母来汉中。1947年离开汉中到江西一所学校读书。1950年返回澳大利亚。 “我在中国10年的童年生活中,有7年是在汉中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度过的。汉中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我永远报答不完,汉中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汉中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也是我在退休后来汉…  相似文献   

2.
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会来杭州,这是因为我在这里从事着十分有意义并且有价值的工作.1995年,我受杭州飞鹰船艇公司(现浙江华鹰控股集团)总经理熊樟友邀请前来,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杭州.杭州景色优美,生机勃勃,建设如火如荼,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美满,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几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杭州已经成为"东方休闲之都""爱情之都…品质之城",并且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我与这里的市民和建设者一起见证着它的发展.我为杭州人民的和谐统一感到骄傲.当然,我也同样分享着这一份幸福.  相似文献   

3.
12年前我高考落榜后进了一家广告公司,那年夏天因为大学梦的破灭, 我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我害怕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骨子里有那么一丝自卑. 7月的夏天,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蝉从早到晚无休无止地鸣叫,把人的心都叫乱了.一天中午老板吩咐我把一份急件交给王先生.王先生是一位有身份的商人,我见过他一次.老板叮嘱我,王先生在开酒会,让我快去快回.  相似文献   

4.
徐久红 《人才瞭望》2011,(10):53-54
"有了饭钱,我还怕啥!"这句话对我们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句话表达了我父母的满足心声,这句话让我心里多了份放心。我父母说的这个"饭钱"到底和社会保险有何关系呢?这还要从8年前说起。8年前,因为城镇化建设土地被征用,我家动迁到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湾里街道石城社区。  相似文献   

5.
我是广东人,到过广东的许多地方,但没去过香港,这次一位亲戚邀我到香港去作半月之游,可算圆了我的香港梦。俗话说:“吃在广东”,香港居民大部分是广东人,他们把广东的吃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香港人的收入在亚洲名列前茅,很多人早餐到酒楼中去用早茶,平时大多数酒楼的生意非常好,有的酒楼有很舒适的候餐厅,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候餐厅中足足等候了一个小时,大家坐在皮沙发上,看看报章杂志,服务员还送来了一杯“免费茶”,让人有一种舒心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年初的时候,我制定了三个目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稿费超过工资;不生气或发脾气,一次也不。为此,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我的计划里,写稿是不排在四月份之前的,因为我要在这段时间里把司法考试教材大致过一遍,毕竟我已经好多年没有碰过专业知识了。可是到二月份的时候,跟我一起写稿的朋友喜讯铺天盖地,谁接专栏了,谁签约了,谁又出书了……我的心顿时风起云涌,完全静不下来。犹豫着,要不一边备考一边写稿吧。  相似文献   

7.
尴尬的评委     
施建石 《人才开发》2004,(11):30-31
到宣传部工作不久,组织上便安排兼任了市里的文联主席。有一次,如动员者所说,"是从工作需要出发,更是为了体现重视与支持",我当过一回卡拉OK大赛的评委会主任。开始,我推辞说我不懂音乐,动员者一再说有懂的在里面呢,说里面有些懂的也就行了,且强调这是惯例。再多说对方明显露出了不悦之色。却之不恭,那就当回南郭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有着悠久的历史.校园应是一个承载文明礼仪之花的乐园.记得有一次,我问同学们什么是"五讲四美",同学们大都说不知道.事实上,让人遗憾的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里,我们看见的不是莘莘学子的温文儒稚和翩翩风度,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中职学生"礼仪"知识的匮乏和"礼仪"规范的缺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1995至1996年,山中幸子老师在山西农大任教一年,她也是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会员,为中日友好尽自己的一份力。一张来自日本的明信片1995年8月下旬的一天,我路过报刊信件收发室时,被一位姓渠的工作人员叫住:"靳老师,有你一张明信片。"我接过明信片一看,是来自日本的,寄件人名叫"山中幸子"。我看了三遍之后,还是觉得纳闷儿,我在日本并没有一位叫"山中幸子"的友人呀。尽管没有写寄件人地址,但是我的姓名和地址写得是对的。到底是谁寄来的呢?这个问号在我脑海里  相似文献   

10.
鸟来鸟去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唐)杜牧 鹤是一种美丽的动物 詹姆斯·哈里斯(James T.Harris,2001年度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奖专家,现任美国国际鹤类保护基金会主席):我是做鹤类保护研究的,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86年.到现在,已经往来于这片古老的国土30多次了.一开始,我无论如何也不会预料到,这段经历所给予我的是那样多,那样沉重.  相似文献   

11.
每年,我都会因为工作的缘故参与我所供职学校一年两次的New Em- ployee Orientation。一次是在春季(1月份),一次是在秋季(9月份)。之所以用季节来区分这两次培训是缘于学校通常在春季和秋季开学前会招募一批新员工,以更好地配合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说起New Employee Orientation,首先想要提到的是它的中文翻译。稍微懂些英语的人都能够大致猜出它的意思。可是要给它找到一个准确的中文翻译却  相似文献   

12.
对于领导者来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要求,是领导力的内在支撑,更是一种美丽的精神休闲,一种"生命的快乐"。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1年,中国人均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是4.35本、100.70期(份)、6.67期(份),人均阅读电子书1.42本。历史资料显示,1999年国民阅读率为60.4%,2005年时,下降到48.7%。而2011年,国民阅读率已远低于12年前的上世纪末。总体上,中国国民阅读率呈下降态势,读书似乎越来越成为"奢侈"的事了。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4,(2):46-46
人才望编辑部:我是一家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2001年3月份,我们单位有一员工办理了停薪留职,期限为二年,到期后该员工既未到单位上班也未办理延期手续,我们也没有给他支付工资和办理退工。最近我们突然收到劳动仲裁部门的应诉通知,原来该员工近期向仲裁部门提出了申诉,要求单位补交这几年的社保金。我想咨询一下,我们单位真的需要给他补交这几年的社保金吗?顺便说一句,该员工这几年一天都未来单位上过班。读者:赵生赵生读者:停薪留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一种特殊劳动关系,一般双方签有协议,约定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保留劳动关系和双方在该期…  相似文献   

14.
"做官我宁可糊涂,但干事我不糊涂,我不做会当官而不会为老百姓办事的这种官",这句话出白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之口。他曾经是中海油的CEO,现在是中国第一个从企业家直接做省长的高官。他说:"现在很多人对当官研究得很透,什么官场文化我搞不清楚,我不去研究它。"从一名企业家到政府省长,这样的"界限"跨度,的确是足够大的了。在  相似文献   

15.
孔子多次在水边给学生上公开课,见到现实的场景,便小题大做,展开他沧桑的心路。典型的有两次,一次是在波涛汹涌的河段见到一位"操之若神"的船夫,一次是见到激流旋涡里淋漓畅快的泳者。孔子用"轻水"和"忘水"点评船夫:"轻水"是了解水,掌握了水的特性才可以做船夫;"忘水"是和水打成一片,像鱼那样融于水。一条船翻了,落水的人可能惊慌失措,但船  相似文献   

16.
那段与非典病毒“亲密接触”并与之殊死搏斗的日子,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同寻常与难忘的经历。我作为执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与新加坡卫生部的协议被派遣到新加坡培训的护士,在异国他乡亲自参加了这场战役,经历了一场非常时期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挑战。这也是我从事这一职业以来,感受最多最深刻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5,(7):102-103
请问:我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员工,2003年10月份我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时间为一年。到了2001年10月份,公司既不与我续签合同,也不与我终止合同。2003年1月份,我接到公司的一张通知,说合同早到期,由于现在公司经营不好和我的表现,不再与我续签合同,要我第二天去领工资。我于是办好了辞职手续,不知我是否还有投诉的权利了?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8.
我刚参加工作时,可谓一腔热血、干劲十足,很快就成了部门一个小小的领导。但是我年轻气盛,总喜欢炫耀,对于任何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不懂得冷静思考,总是一意孤行。去年有段时间,我业绩突出,但却让人抓到了工作上的一个小失误,对我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我心里感到委屈。一次周末,饭桌上,一向寡言的父亲和我聊天,父亲问我:"你知道羚羊的天敌有哪些?"我说:"有豹子、老虎等。"父亲退休前是一名生物老师,他接着说:"羚羊不是我  相似文献   

19.
5年前,打工者符光友的理想是做一名西装革履、出入写字楼的"白领".如今每天至少800份的销量和1000多元的利润,让他比一些普通"白领"多了骄傲的资本. 打工落魄不堪 1998年,19岁的小伙子符光友平生第一次走出老家宣汉县的大山沟,到广东东莞一家制鞋厂打工.但是,上班两个月,南于工作上的一次严重失误,给工厂造成了损失,还在试用期的他被开除,并扣掉了当月工资.  相似文献   

20.
内部跳槽记     
中专毕业后,到哪里去找一份好工作,成为我最大的难题。幸好我的表叔有路子,经过活动,他的一个朋友愿意接收我。表叔的朋友是一家集团公司的经理,他安排我在总部当收发员。事后,表叔悄悄告诉我,经理这样安排,是看在他的面上,纯属对我的照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