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内蒙古的犹太人主要集中在满洲里和海拉尔,基本为俄系,他们不但为两个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犹太社团和祈祷所,并创设了犹太人学校。对近代内蒙古犹太人史的研究,不仅可填补近代中国犹太人史和内蒙古史研究上的一项空白,对于促进中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的耪青与雇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的耪青与雇工。通过对耪青的种类及其阶级、雇工的分类及其性质分析,认为耪青基本上可以算作农民阶级中的贫雇农阶层;雇工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封建的农业工人。二者在内蒙东部的普遍存在,说明经营地主在内蒙古东部的地主阶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同时期的内地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龙门镖局》为例,从美学的角度探究该剧中字幕符号的幽默展开。《龙门镖局》反常地使用陌生化的字幕符号,使接受主体产生了具有审美价值的笑;该剧还创造性地运用网络游戏和特效字幕以体现喜剧化的"暴力美学",并通过广告的大量植入,歌舞题材的大胆尝试,以及对正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恶搞,实现了商业性与美学的完美结合。正是创作主体的这些对幽默的聪慧运用使得接受主体成功地解读到美和幽默。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盟旗行政建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过多次变迁,传承到今天,有它的合理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今天,挖掘盟旗行政建制的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积极因素,可以为建设和谐内蒙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清代走西口对内蒙古西部社会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6,19(3):49-53
走西口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了清代内蒙古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减少了蒙古族人民对单一的游牧经济的依赖性;加快了蒙古草原与内地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重要城镇的形成;也沟通了草原文化与内地文化的联系,丰富和发展了内蒙古西部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6.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村落的规模和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村落的规模和布局 ,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征做了归纳性的总结 ,指出清代内蒙古东部的农业村落在居住形式上多采取密居型 ,在村落规模上 ,虽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但却不能无限扩大 ,只能维持在当时生产条件许可的限度内 ;在村落布局上 ,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清代邮驿制度中,福建邮驿有其独特之处。清代福建邮驿系统具有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它包括驿递、铺递、塘递三个部分。其中,驿递并未设驿马,主要由“长夫”走递,并设有“千里马”(差役)为辅,其递速在全省境内享有清政府赋予的特殊政策。驿递主要递送紧要公文,铺递则递送普通公文,塘递主要递送武营公文及普通公文中紧急性较强的公文,对三者的管理及时速要求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子弟书是清代说唱文学北方鼓词的重要一支,属于民族说唱曲种中的"单唱鼓词"。它既指清代八旗子弟的创作和表演以及受众作品(含案头阅读作品),又指一种清代曲种与曲艺说唱活动。20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清代子弟书的研究日益重视,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对其序跋的研究却为许多研究者所忽略。考察序跋中提到的子弟书形成原因、刻印传播过程及创作者寻踪,以期给予在清代社会巨变中独具特色的曲艺"子弟书"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诠释,相信对于了解清代子弟书及其发展脉络、理论批评,对于清代曲艺史、社会史、民族文化史的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琼州学院学报》2017,(6):99-106
奴婢之制,非草创于清,而风靡于清,考诸史乘,可见其渊深流远。满奉主奴之别,汉重尊卑之辨,彼此合流,主奴尊卑所以生。清代奴婢源于战俘、罪囚、民人投充以及丁口买卖等四途,律比畜产,劳役繁苛,豁贱维艰,且即便还民,亦遗戾深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查清代广州地区小说书坊及刊刻小说情况,获知清代广州地区约有小说书坊29家,刊刻小说107种.清代广州地区通俗小说刊刻具有品类集中、翻刻本居多、流行性强的特征,主要刊刻时间在乾隆以后.广州为乾隆以后仅次于苏州的第二大小说出版地.  相似文献   

11.
传播观念是夯筑于哲学思想之上的中观概念。宋明理学在清代迎来最后一个高峰之后迅速走向衰落,与之相应,传播观念也在哲学发展逻辑以及各种外缘力量作用之下发生丕变。具体来说,讲求道统的宋明理学被清廷奉为圭臬,但在统治者共眇踔善的权术运作之下,清初理学逐渐丧失了自身的能动性、创新的能力和号召力,"谒而无余华",其传播观呈现的价值指向以维护道统和压抑自我的保守传播为特点,渗透进了人们的言行举止和人际交往。伴随着对宋明理学批判而兴起的是通经致用的经世思想,这使得传播观念重新关注现实经验,主张文章务必有所针对,反对空疏义理。与此同时,作为新媒介的报刊为人们所重视;而现实性地向西方学习的转向更是让西方话语进入传播观念的核心圈层,为中国的传播观念进入大众传播的时代做好了思想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2.
清代内蒙古的盐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地区的盐业生产 内蒙古地区池盐资源丰富。大而言之,主要有两大产盐区:东部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为最大,苏尼特右旗次之;西部以阿拉善旗吉兰泰为最大,鄂尔多斯次之。以上地区盐产,清代史籍多泛称“蒙盐”,因由口外行销口内,又称“口盐”。吉兰泰盐池所产“吉盐”当时也被称作“蒙盐”。  相似文献   

13.
雨雪折奏制度是清朝对前代气象呈报做法的融通、传承与变革,以奏折作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农政制度。其特点为临时奏闻和定时折报并行,奏折与雨雪清单并用,奏报人员变动不居,并与粮价陈报、收成奏报共同组成了清代粮政信息收集制度,在维护、巩固清王朝统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内蒙古地区的地貌及其发育过程和特征做了较为详尽和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褚晓琦 《社会科学》2007,(10):147-153
由俄侨连比奇1925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柴拉报》,是远东地区唯一较长时间出早晚两版的俄文报纸,报社从业人员是上海俄侨,读者大多也属于这一群体,它的创办与发展历程直接与俄国侨民在中国的历史相关联,在上海俄侨中的影响深远。这份报纸对于了解近代上海外侨社会、了解近代上海文化,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草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农业内部,草业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与其它各部门紧密相关.立草为业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论述了草业科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它与农业、畜牧业的关系及草业系统工程;分析了内蒙古草业的特点、现状及今后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王永宽 《中州学刊》2012,(1):145-150
新安吕氏家族自明末至清代是豫西著名大族。从明末的吕维祺到清初的吕兆琳及吕履恒、吕谦恒,祖孙三代的地位甚为显赫,其著述也相当多。到清代中期,新安吕氏支系繁衍,族人中各代不乏著名文士。综合考察与梳理新安吕氏家族的世系与支派,补充吕氏年表疏漏,对于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研究清代家族史、文学史、文化史,都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大量统计数据,基于数学和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7和GIS等手段,对内蒙古1952~2008年期间产业结构演进与现状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产业结构经历了60年左右的演变历程后,从原先成立初期的"一、二、三"比例构成演变到现在的"二、三、一"的比例构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2008年,内蒙古12个盟市中包头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等9个盟市产业结构属"二、三、一"产业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从全区产业结构空间特征分析可知,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巴彦淖尔市比较突出,其它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低;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金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19.
齐义军 《阴山学刊》2004,17(6):79-83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人的因素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人力资本的提高会导致物质资本生产效率的改善;人力资本本身具有收益递增的重要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力资本积累或知识进步成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人力资本的发展将有助于重塑人的道德品格与精神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创造基本的前提条件。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想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这也是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试论清代以来的矿业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环境保护曾在清代矿政论争中被提及。风水论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清初矿业的破坏性开采。清中叶以后,开禁矿业成为趋势,环保观念被官方拒绝,给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待至清末,西方矿业法中环保条款被移植到立法中来,但未及实施。而民国的矿业立法几乎对环保只字不提。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当代中国的环保理念在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逐步转变。环保立法逐步加强,矿业环保也渐有成效。文章主要对清代以来矿业与环保政策的史料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清以来矿政演变的研究,以期对当代的矿业立法解决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难题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