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组织看成是一个生命体,以研究生物学的方式来研究组织理论正成为组织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文章主要从生物组织与企业组织的类比研究、生命体与企业组织、生物进化与组织演化等方面对企业组织理论研究做详细的梳理与评述。企业组织不仅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组织,更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有机的生命现象,从生物学、生命学的角度研究企业组织的发展过程,必将拓宽组织理论的研究视野与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我国流动人口与犯罪在历史周期、空间布局、结构特征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流动人口的犯罪成因及其与社会整体犯罪率的相互关系成为亟待研究的社会问题.低收入、高财产犯罪是我国流动人口及其犯罪的显著特征,犯罪经济学有关收入差距与犯罪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合适的分析框架,应用这一分析框架研究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的文献日益增多.从流动人口与犯罪,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三个不同层面,综述相关研究文献,梳理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脉络,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文学地理学是由中国本土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研究文学的学科,也是批评与研究文学的一种新方法。它兴起于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发展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研究。在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中,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可以为文学地理学提供许多第一手资料,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许多重要个案,从而发挥重要的作用。地方文献中所保存的文化、文学与自然地理要素,一再说明了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有力地论证了地理是文学发生的起点与产生的基础,也是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地方文献还包括实地考察与田野调查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包括某个地方的自然山水与民情风俗的照片、录像、录音与实物,它们对于文学地理学研究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在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范式"与"研究范式"概念演变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研究范式的理解,并与方法论、质、量研究、理论流派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一经一纬"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术界对人民公社问题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公社化运动发动的原因及其与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关系、公社制度的功能与绩效、公社制度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争鸣。但是,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成果特别是高质量的成果偏少,研究队伍不够充实。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进行学科整合,拓宽研究思路与视野,加强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建设学习研究型学校是我们致力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借鉴、反思研究,才能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提高效率,不断独具特色地创新与发展。几年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促进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在生命化教育理念下如何创建学习研究型学校。一、以形成共同愿景为目标,建立民主、平等的交流的校园环境文化平台。创建学习研究型学校,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为师生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研究、沟通交流、有助于超越自我和超越差距的平台。而这一平台的建立需要以共同愿景为目标,学习研究才有方向,归宿,才能促进师生与…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中国民间法研究稳步发展的一年.学术界通过对民间法的本体研究、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研究、各类民间法研究、民间法的司法运用研究,促进了中国民间法研究的发展.从总体上看,中国民间法研究正呈现出两种研究路向:一是走向日常生活的民间法研究,另一是深入司法实践的民间法研究.而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民间法研究的自觉性学术建设、民间法的个案研究与整体考量的协调、各类民间法研究的平衡发展、民间法司法运用的制度与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与一般经济学著作相比,马克思的《资本论》具有鲜明理论特色和著述风格,《资本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不朽名著,它具有公开、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与劳动大众立场,它以探索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为己任,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侧重于规范研究、本质研究与原因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是社会变革、公平分配、制度环境等问题。《资本论》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经济学巨著,其独特魅力使之超越了一般经济学著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6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是中国民间法研究在既有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的一年。通过对民间法与多元视角、民间法与社会自治、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民间法与法律方法等问题的综述,着力展示一年来民间法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以期在整体上把握民间法研究学术脉络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围绕“政治文明”这一重大课题,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政治文明”命题的相关统计数据,从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政治文化、公民政治参与等不同视角去探讨,描述出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动态、脉络、走向、发展历程以及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等内容。从而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即要把理论研究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公民政治参与相结合,要加强民主政治文化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于佛教早有因缘,梁氏的思想也深染佛教的精神。作为现代学术的奠基人,梁启超对佛教历史与典籍都有相当的研究。文章从佛教之信仰兼善非独善、广涉佛典愈治佛学史、兼摄佛学与西学互诠三个方面梳理梁启超对佛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韩柳与佛学     
文章试图探究韩愈、柳宗元与佛学之关系。韩愈立足于儒家,引释入儒,启后世道统儒学的先声;柳宗元则糅合儒释,游刃于中。笔者认为,韩愈等人的引释入儒与柳宗元等人的糅合儒释,构成了中国士大夫接受佛学的两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3.
在汉文佛教文献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研究汉文佛教文献的学科,即汉文佛教文献学.汉文佛教文献学是以汉文佛教文献及佛教文献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佛教文献产生、发展、整理、存藏、传播、利用的历史和规律,并为佛教文献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的专科文献学.汉文佛教文献学与汉文佛教史料学、汉文佛教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欧美佛教文献学方法不适用于汉文佛教文献,而汉文佛教文献学与中国传统文献学又有诸多不同.另外,汉文佛教文献在整个中国文献学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建立汉文佛教文献学.  相似文献   

14.
雷州半岛佛教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关佛教在岭南的研究,自上世纪以来便多有成果面世。但对佛教在雷州半岛的研究因史料罕见,较少为研究所关注,更未见有系统论述。该首次提出佛教至迟在三国时期就已传入雷州半岛,认为佛教盛行于雷州半岛更有其深层的原因,天宁寺至今仍是佛教在广东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研究目前仍是王安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王安石诗集中与《维摩诘经》有关的诗作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从而说明王安石的佛学修养是相当深厚的。  相似文献   

16.
佛教是辽朝的主流宗教,对辽政权各个层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贤力图多维度地复原辽朝佛教发展的原貌,已对多个领域进行过研究,尤其表现在佛教与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上,对于其他方面的探讨则尚存继续深化的空间。结合多种材料和多种研究方法,推动对辽朝佛教研究的深化,更有利于透视辽朝佛教信仰在整个中国长时段历史中的特殊性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自20世纪40年代末传入台湾,直到70年代才由欧阳无畏在自宅设帐讲授《现观庄严论》、《中论》、《释量论》、《俱舍论》等,并培养了一批研究人才,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藏传佛教研究工作。80年代后期,参与研究的人才越来越多,成果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8.
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初传时期的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藏文材料和汉文材料为依据,对佛教在藏区与汉地初传时期的传播方式与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可知,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将佛教引进了吐蕃,并欲将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当时吐蕃人信奉本土固有的宗教—苯教,于佛教异常隔膜。在此情势下,松赞干布将计就计,以苯教的思想和仪轨作为传播佛教的理论铺垫和思想基础,吐蕃人通过苯教这个管道和途径,才逐渐接受了佛教思想。汉地佛教初传时期,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当佛教初来咋到时,汉人将佛教看作神仙方术的一种,后来又将佛法和道教的法术相提并论,将佛教哲学和庄子哲学一样看待。这些事实都说明,佛教在两地初传时期,基本上是接着两地的传统思想、宗教、文化讲的,而不是照着印度佛教思想的原本模样讲的。这是印度佛教在汉、藏两地传播的一个共性,或曰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文章考察了梁陈文人江总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列述了他一生中交往的高僧和所经历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江家祖上崇佛,相交文人也多有好佛者。江总从惠布为师,二受菩萨戒。又咨问智文、慧乘,为惠勇、法朗、琼法师作碑志,又代群臣作忏文为梁武帝赎身。  相似文献   

20.
中唐时期,面对佛教压力,为了复兴儒学,柳宗元提出了援佛入儒,统合儒释的思路。柳宗元认为儒佛相合于“性”,因此要想复兴儒学就必须吸取佛教心性论思想精髓,从“复性”入手,而复性思路的提出为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