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0年以来大陆地区岳飞研究新动态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2000年至2007年八年间岳飞专题论文和专著的新研究动态,指出研究涉及岳飞思想、岳飞遗作、岳飞死因、钟相杨幺起义性质、岳飞遗迹、岳氏家族、岳飞文化、宋金局势、武穆本事、岳飞评价十个专题.  相似文献   

2.
甘青地区文化遗存丰富,文化特征多样,是我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的考古学异常发达,形成了多种考古文化并存发展的局面。本文综述了甘青地区青铜时代各考古文化的基本样貌、特色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影响状况,为人们认识甘青地区文化打开了一扇了解之门。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史研究是近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以来,学者们为我们贡献了较多且有分量的学术成果。笔者以学术论文为主,参照部分著作,对2000年以来史学界对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若干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从甘青与辽西地区史前时期陶器的主要器形、陶质陶色、制作方法、纹饰等方面对比研究,从陶器的角度分析两个地区的先民是否存在文化交流。通过初步研究表明辽西地区的彩陶受到了甘青地区及中原地区的彩陶的影响,甘青和辽西地区在仰韶文化早期就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石构墓葬是甘青地区史前时期较有特色的一类文化遗存,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石椁墓、石围墓、石封门板墓和石封堆墓四种类型。石椁墓和石围墓出现最早,始见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宗日墓地。随后,石构墓葬的类型增多,出现了石封门板墓及石封堆墓,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渐沿黄河向东拓展。整体来看,共和盆地以东至兰州附近是甘青地区石构墓葬的主要分布区。至迟在青铜时代,这类墓葬已经开始向周边扩散,川西北是主要的影响区。东周时期,伴随着东部周秦文化势力的西渐,甘青地区的石构墓葬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明代西番诸卫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政治方面主要有甘青地区土官、土司制度、土流参治及其特点以及土司家族等研究成果;经济方面主要有茶马贸易和屯田及移民垦荒等研究成果;军事方面主要有西番诸卫军事防戍体系构成、西宁卫峡榨、烽火台以及长城等研究成果;宗教方面主要有僧纲制度、藏传佛教人物和寺院等研究成果。明代西番诸卫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出土的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材料,主要分析了甘肃和青海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民族种群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马家窑文化是通过文化因素的传播而产生的新的混合型文化类型,而不是迁移性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甘青地区的藏族将端午节传说中所纪念的人物进行了文化重构,从而生发出一种对民众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集体性很强的公众节日生活民俗为这一意义的生成提供了鲜活的展演场域和说教平台。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对节俗纪念人物的地方化建构虽然疏离了汉族节俗文化的本来意义,但从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更为重要的构建族群传统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其有关的研究成果作归纳和总结,从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经济变迁、文化变迁以及其他相关的专题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力图反映近十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大致情况,同时也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清朝治理甘青地区的民族政策,始终贯穿着"恩威并施"和"因俗而治"的基本指导思想.从实践来看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统一,加速了民族融和的进程,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开发等.但同时也存在消极的方面,造成一些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关系不和甚至冲突等.  相似文献   

11.
佛教传入吐蕃后,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遭受过巨大的挫折,青海成为西藏佛教后弘期的重要源头,并最终形成了极具藏文化特征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其形成后,就开始了其向外传播的历程。青海由于和西藏在地域上的毗连以及历史的渊源,宋代在青海形成了以玉树和化隆为中心的两个寺院密集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虽然都源于印度,但在传播、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是文化传播的结果。文章就前宗派时期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进行了比较,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二者的差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自20世纪40年代末传入台湾,直到70年代才由欧阳无畏在自宅设帐讲授《现观庄严论》、《中论》、《释量论》、《俱舍论》等,并培养了一批研究人才,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藏传佛教研究工作。80年代后期,参与研究的人才越来越多,成果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4.
元代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的交流与沟通,基本上贯穿于自唐代以来汉藏两地佛教的始终。唐初,即藏传佛教前弘期,汉地佛教传播到了吐蕃,曾一度成为吐蕃佛教的主流。因此,藏传佛教前弘期,主要是汉地佛教影响了藏传佛教。宋元以来,即藏传佛教后弘期,特别是在元代,随着藏传佛教各宗派的形成、西藏地方统治者和中央王朝的密切接触,藏传佛教便大量流传到了内地,程度不同地渗透到了汉地佛教的诸多层面,并受到了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视,亦得到了汉地许多人士的青睐。据此,藏传佛教后弘期,主要是藏传佛教影响了汉地佛教。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在形成后,开始了向外的传播,青海是藏传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域,在元王朝的大力推崇下,藏传佛教在青海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地域上,青海藏传佛教的发展都具有不平衡性,本文依据统计资料,分析了元代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的时空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藏传佛教的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与繁荣三个阶段。本文从活佛体系、僧侣队伍、信教群体、寺院组织形式、寺院经济、寺院教育等方面入手 ,对新时期藏传佛教的状况与特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美术史上,以石窟寺为代表的佛教美术源远流长,它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为一体,形成了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宗教艺术。中国古代的石窟寺遗存数量众多,甘肃一带更是保存了大量的石窟寺,除了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还有许多石窟寺分布各地。由于这些佛教遗存保留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自敦煌藏经洞发现至今,对甘肃佛教石窟寺美术等的研究成果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8.
安多藏区有着众多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更具有上令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区域功能。文章通过对清代前期实施于此处的藏传佛教政策"威德"两方面的考察,可知其政策形式上虽然万端变化,但"宗旨"不变,即,便于其有效地管理藏区、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论藏传佛教对藏族女性性别角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对藏族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藏传佛教中对女性有两种相对的观念,这也在藏民世代的虔诚信仰中逐渐形成了现实社会对女性的特殊态度和观念,并因此影响着广大藏族女性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热贡艺术”的名称入手,对热贡艺术这一文化现象作了探讨,认为热贡艺术是以佛教文化为核心,融合多民族文化因子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