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格局没有改变,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仍存在较大逆差,文化"走出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涵与现状进行了创新解读,提出"走出去"战略的本质是在继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使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以往吸收多而输出少的局面,形成双向、均衡交流和传播的新格局。与此同时,本文总结分析了"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模式和途径,将其概括为一种"政府扶持、企业运营、银企合作、利用和建设国际化流通渠道与传播平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模式。鉴于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发展的赶超型和后发型特点,本文强调在"十二五"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应当进一步创新有利于文化产业、文化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传播方式和公共政策,兼顾内需、外需两个市场,发展和完善各类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文化创新和资源整合,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发展之路,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鉴于此,通过分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斐然成绩,但仍存在诸如文化产品附加值低,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意;文化“走出去”缺少文化共鸣的基础;文化“走出去”缺少品牌战略意识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从技术、文化产品和服务、传播者、受众等四个方面探讨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3.
16—18世纪,中国文化能够传播到西方,东学西渐产生广泛影响,并不是中国有意而为之,而是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水到渠成的结果。究其动因主要为:强大的国家硬实力,高素质的文化传播者,欧洲社会转型的需求。这种中国文化被"走出去"的动因对思考当下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化产品核心层次的出版产品走向世界,关系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当前,中国出版产品走向世界面临诸多结构性战略问题需要突破:一是"走出去"的内容结构问题,二是"走出去"的贸易结构问题,三是"走出去"的动力结构问题,四是"走出去"的出版产品和出版企业结构问题。中国出版产品走向世界应分为三个战略阶段,即出版内容中国特色与出版形式国际化战略阶段,出版内容国际化与出版形式国际化战略阶段,出版内容与出版形式中国化战略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为了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经济的"走出去"必将推动文化"走出去",通过译介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并非等同于"送出去"。近年来,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使命的文学译介在"走出  相似文献   

6.
杨利英 《理论界》2009,(10):16-17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制定的国家层面的战略,其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文化"思想.准确把握"世界文化"思想、文化全球化理论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在联系,能够深刻地理解"世界文化"思想的当代意蕴,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达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走出去”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府及部分省市自治区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交流与冲击、渗透与融合、碰撞与竞争的发展态势,解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政府行为、民间行为的现状、路径及其以各种特有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行为模式、经验教训等具有代表性和规律性的案例。就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强民族文化自主创新,提高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和国家文化安全,以及如何制定急需的配套政策法规、战略发展规划与应对策略,贯彻落实中国文化“走出去”重大文化国策等若干问题,深入探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和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春林 《学术论坛》2012,35(7):116-119
实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提升我国在东盟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文章总结了近年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模式与途径、基本特点,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文化"走出去"模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一种综合的、高品格的学术话语形态,具有民族性内涵、科学性内涵和大众性内涵。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这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其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其"走出去"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统、道统和学统,使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成为新世纪中国学术的主流,成为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言语修辞和言语叙事学-诗学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具有言语行动的内涵和行动能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言语行动基本内涵应该包括言语身份的建立、确立文化表达策略和基本形式以及文化自我的发掘和完善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外交是当前我国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依托所在。文化外交可以服务于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新形势下,我国开展文化外交面临着:"西强我弱"的文化交流格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不足、参与主体单一等严峻的现实问题,但也存在着社会日益文化自觉、文化全球化、现代互联网与传媒技术等带来的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提出了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精品、搭建文化高地、让世界消费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外交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种事实,而且也是一种话语争夺的过程;因此,全球化其实是开放的,是可以根据中国的文化政治需求和国家利益予以型构的。只有树立开放性的全球化观,我们才能为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进而为影响和重构当下的全球化进程与方向作出我们的贡献。在全球化时代,实行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既是实施大国战略这一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安全、加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步骤;同时,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解释则为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然而,中国社会科学在学术旨趣上的西方化倾向和学术研究上的学科化倾向却严重制约着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根据中国的学术判准,以问题导向的无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使中国社会科学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巨大成果,但也面临着贸易逆差严重、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品牌优势、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国际认可度低等问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产业自主品牌建设,创新国际市场开发模式,推动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制定,应该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主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文化不仅泽被东方,而且影响西亚、远渡欧洲。现代中国文化走出去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同历史相比,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文化认可度、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明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制定、优化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体系、拓展文化走出去的主体范围及渠道、构建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等措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5):93-102
文化产品生产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具备"目标受众数量最大化"倾向,其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具备需求导向;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规模巨大的国家可通过开放来促进全球资源生产包含该国文化元素的产品并向全世界销售,实现该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本文以电影产业为例论证上述观点,并指明政策启示。认为中国就是为数不多的具备大市场优势的国家之一。虽然通过出口来推动文化走出去是最终目标,但是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文化贸易"进口"来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更为现实的路径,也是达到最终目标的一个阶段。政府应当调整政策思路,从以保护文化产业为主转为以保护中国文化元素为主,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全球文化产品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2015,(6)
<正>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JOCH)为《文史哲》杂志的英文扩展版,致力于刊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各方面的学术论文。杂志的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中国研究中重要问题的对话,并为相关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强大潮流之下,《文史哲》杂志创办了它的英文版,力争使其成为英文世界了解中国人文学术的最佳窗口之一。英文版系与欧洲著名学术出版社博睿(Brill)合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出发点 ,就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新进程、基本格局与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基于对各种权威数据的比较、分析 ,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实际发生的对外投资 ,要大大多于官方统计数据 ;基于对这些投资的产业、地域、企业类型等五个指标的分析 ,文章勾勒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格局 ;基于大量实证研究 ,文章将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为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有了广泛的关注。然当前并未形成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系统研究。人们往往把文化走出去等同于文化产品走出去,但是,文化产品仅仅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全面地概括文化走出去战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战略与文化安全的关系以及战略具体措施等方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新的国家战略,对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综合国力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效率基础上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其路径包括: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等.  相似文献   

20.
粮食企业"走出去"既是中国政府支持的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备受争议的粮食产业投资行为.中国粮食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需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政治风险与同业竞争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寻中国粮食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如何应对复杂投资环境与开展竞争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为此,笔者设计出<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获取样本信息,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因素评分判别与提取影响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阐释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