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尧舜时代中国确定了家庭的重要地位和家庭建设的基本目标,还以孝为核心确定了家庭生活的道德准则。舜作为中华道德文明先祖,在践行孝悌准则,构建和谐家庭,推进全社会家庭建设,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费尽心力,卓有成效,影响深远。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特别重视家庭,中国人往往公私不分,公德意识匮乏,对人对事总要区分远近亲疏等,这些也与舜德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2.
虞舜亲亲论     
尧舜时代中国确定了家庭的重要地位和家庭建设的基本目标,还以孝为核心确定了家庭生活的道德准则。舜作为中华道德文明先祖,在践行孝悌准则,构建和谐家庭,推进全社会家庭建设,促进社会治理等方面费尽心力,卓有成效,影响深远。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特别重视家庭,中国人往往公私不分,公德意识匮乏,对人对事总要区分远近亲疏等,这些也与舜德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3.
《文史哲》2015,(4)
<正>在《礼记》中,慈列在人伦之义的第一条,"何谓人义?父慈,子孝"(《礼记·礼运》)。但是,与孝、仁相比,它在儒家思想传统中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孟子言必称尧舜,并将尧舜之道归结为孝悌。舜的父亲对舜很不好,但舜依然恪守孝道。此做法后来被视为孝道之典范。从中也可以看到,父母对子女是否慈爱,并不那么重要,父母没有因为不够慈爱而受到非议。但孝道不同,即使在父母未尽慈爱之道的情况下,也依然需要遵守。另外,由于慈爱在动物界也很普遍,孝爱则几乎没有,后者更  相似文献   

4.
李朝时期的"孝"思想是由于性理学的兴起,而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价值的。尽管如此,它与性理学的"孝"观念仍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被性理学看作是异端的佛教"孝"思想因素在李朝时期的"孝"意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正是"孝"思想传入朝鲜以后发生的重大变异,是朝鲜独特的"孝"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5.
石双华 《理论界》2013,(3):162-164
"孝"较早见于殷商之际,追溯其意识的产生,离不开氏族活动和血缘亲情,但其规范化、抽象化及提升离不开先秦儒家。在《论语》中,孔子赋予了"孝"一系列的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但是也遇到了一定的价值冲突和自我价值取向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理解并把握孝的现代价值,及时行孝,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扬孝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孝非人子所得言而孝子之名甚非人子所忍居何也常无孝变乃有孝常何以无孝常不以孝著舜孝尧不孝尧非不孝尧常而舜变曾子养志似常而亦变必有酒肉亲老养亲日短矣养亲不得已若茅容鸡则又变若王祥鱼抑又变若慈利孝子符正道股又变之变何也孝子年十二以母杨氏病恩肉贳肉弗得而割股食母食母其始念病愈非其始念以愈病割股非常以食母割股尤非常养口体且尔进此可知矧在孺子未之前闻清嘉庆十二年有诏建坊光绪中石门阎镇珩为表墓民治建极既九载其族孙膺祥始立廟。又六年膺群属岳阳李澄宇文廟碑于是李澄  相似文献   

7.
"仁"与"孝",相通互补,几囊括人类全部美德,同为儒家伦理思想之本源。故此,施仁行孝,非特为百姓做人之最高标准,亦帝王治国,维系家国和谐之重要保证也!作为中华道德文明始祖,舜帝一生,始终践行个人身心道德之"诚"、家庭道德之"孝"及社会道德之"仁";最大限度地维系了家国和谐,予继踵者和百姓万民以无尽教益。  相似文献   

8.
闵军 《兰州学刊》2015,(1):89-94
早期儒家对于孝道问题作了广泛而深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早期儒家经典来看,早期儒家对于孝道的阐释主要是从孝与爱敬,孝与忠,孝与礼等儒家德目的关系入手进行思想建构的。文章对于孝与爱敬、孝与忠、孝与礼等道德条目的关系作了归纳和梳理,初步回顾了早期儒家孝道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儒家孝道思想的多重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五四"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一方面无情地抨击孝道,一方面又深情地躬行孝道,我们将此现象称为"孝道悖论"。孝道悖论以一种耐人寻味的方式呈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在孝道问题上认识与实践的矛盾以及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以新文化运动中三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即鲁迅、胡适和傅斯年为例来考察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尽管他们非孝的理由很多,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们因为在婚姻上尽孝(服从母亲之命)而非孝,深层原因则是出于孝心而非孝。他们未能将某些具体行孝规定与源自内心的孝意识和孝义务加以明确的区分,这是导致孝道悖论的重要原因。孝道悖论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孝的不可否定性。  相似文献   

10.
孝具有十分重要的仁学价值,主要表现为孝证明仁心的存在、孝养成仁的人格、孝推动仁的实践。认识孝的仁学价值不仅是充分、全面把握孝道思想不可缺少的基础,而且亦是避免对孝的理解狭隘化和愚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孝文化的传统涵义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孝意识的内容、表征和过程之和,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在当前进一步推进“以德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正确把握孝文化的传统含义并积极开发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对弘扬孝道传统、促进人际关系和睦,稳定社会秩序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都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尧舜禅让,“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千古传为美谈。在儒家经典中,舜被描写成为一个起自畎亩,亲耕亲陶,完美无缺的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根据《书经·尧典》的记载,舜在早年,家庭生活是很苦恼的,所谓“有鳏在下日虞舜,……瞽子,父顽,母嚣,象傲”,但他“克谐以孝烝烝”,宽容忍让,充分表现了他道德品质的高尚。象是他的弟弟,为人十分阴险毒辣,企图夺财娶嫂,完全是个反面人物。《孟子·万章上》篇记载说,“象日以杀舜为事”,三番五次地要谋害他的性命,他的父母也伙同一块来干坏事。例如父母叫舜去垛草,上到顶了之后,抽掉梯子,然后放火烧了草垛;让舜去掏井,别人上来后,接着就把井填掉了。(“父母使舜完廪,捐阶,  相似文献   

13.
杨增和 《云梦学刊》2011,32(5):158-160
民间传说是人们以特殊的口述形式叙述出来的作品,它常叙述历史传说中的人和事、地方风物和习俗,人们把这些素材加以合理而艺术的想象,使情节充满离奇、巧合等超现实的因素,被人们称为口传的历史,正如唐曾孝主编的《舜文化与九疑山民间传说》中所说的,  相似文献   

14.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提起孝道就必须涉及到《孝经》。对此经研究的人很多,在不同的时期都为中国孝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孝的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从《孝经》的历史及构成、什么是孝和不孝、孝的广延性和层次性、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四方面分析理解孝的内涵和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年轻一代对孝的全面理解,并且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更好的运用中国的孝道,关爱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儒学是仁学。从孝与仁的关系看,孝是仁的现实根基,从德性修养的角度看,孝是完善个体德性和促进社会德性的现实出发点。分析和理解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主旨,是把握儒家德性修养理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温海明 《社会科学》2012,(7):124-131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孝"经验上升到全体人类的"仁"境,最直接的基础是宗教感情,由此可以论证"孝"之非反思先行性的宗教性维度。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孝",不仅仅是其中心思想"仁"的根基,而且可以与孔子对于天地自然的本体论理解相通,也可以与基于祖先崇拜的宗教情感相通,如此,"孝"就由个体源初的感情,上升到人类全体以致世界全体,成为人非反思地面对世界全体的不可移易的先行性基石。  相似文献   

17.
西周时期"孝"作为宗族内部的伦理规范,体现了制度上"私"法的性质。汉武帝时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开启了儒家道德的法律化运动。儒家的学说与道德原则被吸纳入国家法律,成为法律的指导精神,"孝"受到国法严厉保护,体现了制度上"公"法的性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民个人权利意识日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衰落、村干部的功利化等诸多原因,农村孝道出现由"公"法向"私"法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农村孝道的衰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时间与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活实践的深化导致精神对实践的反思日益深入,影响到中国古代思想对世界的存在与时间性的理解。在殷人的意义世界中,时间是神话时间和历法时间的交织;时间与存在混然同一,是唯一普遍的存在关联。在周初思想中,实践的深化强化了人们对事物因果性的意识,导致时间开始被去神话化和伦理化,蜕变为一种普遍的宇宙和伦理时间。在春秋以降的思想中,对实践的内在反思最后使事物的存在呈现为完全由自身因果性决定且在时间中自身持续的,即具有自身必然性的、现实的存在,与之相应的是儒、墨等家思想中的现实的时间,而后期道家则企图解构这一时间。这些思考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对时间与存在的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19.
忠与孝是儒家伦理纲常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形成封建社会"忠孝一体"的伦理同构意识.同时,在古代官场政治实践中,忠与孝经常抵牾对立,难以兼顾两全,屡屡引发古代官场社会所谓"忠孝不两立"的矛盾与冲突.面对忠与孝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忠在孝先,保忠弃孝,不仅是古代官场中人躬身践行的主流趋势,而且也是封建国家对朝廷仕宦群体一以贯之的强制性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20.
非孝与启蒙是五四文学精神的具体表现.非孝催生批判父亲或父辈的“弑父叙事”,启蒙导致审视父亲或父辈人格精神的“审父叙事”.文学的“回归”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新时期前期小说向五四文学精神的皈依.“弑父叙事”使父亲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与宗法文化的象征,因而父亲的能指化事实上构成对孝或孝道的拒斥,导致部分作品的孝文化内涵空缺.“审父叙事”凸显父亲或父辈的保守、愚昧、委琐, “父范”的消解及前喻文化威权的丧失阻遏了新时期小说孝文化内涵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