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修辞价值重估——论修辞的认知奠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逻辑是哲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修辞似乎与哲学无关 ,甚至是某种应予拒斥的东西。本文以修辞理解为核心 ,以西方哲学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有关状况为背景 ,讨论哲学对修辞的理解以及修辞在哲学中的运用 ,力图表明 :修辞是不可回避的 ,它不是纯粹的文饰技巧 ,而是塑造思想认识的原初性活动。只有在修辞成果的基础上 ,逻辑活动才能进行。而且 ,如果说逻辑主导着人的理性活动 ,那么 ,在一定意义上 ,正是修辞为逻辑提供了基本的起点和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前不论是在语言学界还是逻辑学界,都有一种流行说法——即“艺术修辞可以背离逻辑”,以为艺术修辞不尊重逻辑,逻辑也不理会艺术修辞。本文与流行看法相异,提出艺术修辞与逻辑是相一致的。文章一方面就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切入,从理论上探讨了艺术修辞与逻辑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就研究现状入手,在对具体艺术修辞语料的分析中阐述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徐书墨 《理论界》2006,(1):80-81
本文从修辞的定义与功能入手,提出修辞的逻辑论证功能,并从西方古典修辞理论和中国传统修辞理论的角度对修辞的逻辑论证功能进行考据。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工具论》以演讲术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了修辞式推论的证明方法;先秦各家的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中也体现出他们鲜明的修辞理论。这两方面都证明了修辞具有逻辑论证功能。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6):148-157
"把法律作为修辞"的论文,提出和阐述了"把法律作为修辞"的理论。但这一理论的学术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命题的基本阐释,证明其理论合理性的论证中。循理论应用的思路,辩明"把法律作为修辞"的法律修辞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以"法律解释、法律逻辑与法律修辞构成了法律方法的基础理论"为理论前提,具体阐述法律修辞与法律解释、法律修辞与法律逻辑的关系。阐明法律修辞与法律解释作为方法论领域的共享与理论目标与研究对象上的区别;以把法律作为修辞为视角,探究法律逻辑对于裁判听众说服的意义。通过对基本方法论的论证,阐述把法律作为修辞理论的方法论可能与意义,以期助力法律修辞理论在中国法治建设语境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幼儿语言的修辞特色孙永兰修辞是以在特定的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段为研究对象的,从词、句到篇章、语体的修辞手段都是它的研究内容。修辞和语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修辞是研究各种生成言语手段的,它是形成各种语体的重要基础;语体是研究由于交际任...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曾说 :逻辑学家定会成为修辞学家(《大英百科全书》“修辞”条 )。这显然是把逻辑作为修辞的要素。按亚氏的观点 ,墨家逻辑本身就是修辞的要素 ,更何况 ,除了逻辑之外 ,《墨子》中还有丰富的修辞内容。然而 ,墨家对修辞所做出的贡献 ,至今也没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 :楚王对墨家弟子田鸠说 :“墨子者 ,显学也。其身体则可 ,其言多而不辩 ,何也 ?”田鸠回答楚王这个问题时先讲了楚人鬻珠和秦伯嫁女的故事 ,然后说 :“今世之谈也 ,皆道辩说文辞之言 ,人主览其文而忘其用。墨子之说 ,传先王之道 ,论圣人之…  相似文献   

7.
论政治修辞与政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修辞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规劝说、认同说和认知论三个发展阶段。政治修辞包括五种理论范式:情景修辞、运动修辞、制度修辞、首脑修辞和反修辞。政治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手段,服务于政治传播的价值基础。没有恰当的修辞,政治传播就难以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幻觉是示现修辞的心理基础。幻觉使示现修辞成为可能,它所涉及的三种时间也与示现修辞的三种形式相对应。但只有审美幻觉对示现修辞才具有意义,示现修辞是审美幻觉的宠儿。  相似文献   

9.
论修辞对词汇的积极影响张建明修辞是以评论语言表达内容的适切程度为主要特点的,因而就决定了它对语言的依赖性。讲究修辞,必然会涉及词汇和语法,而后二者对修辞有制约作用。反过来,修辞也必然会对词汇、语法的发展变化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拟以常见的语言现象入手,谈...  相似文献   

10.
历史真实的共时化变形─—“狂人”典型的修辞论阐释王一川笔者曾在《走向修辞论美学》一文(《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中.提出90年代美学的“修辞论转向”问题,并就“修辞论美学”思路作了初步勾勒。这里正是想在对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典型的修辞...  相似文献   

11.
一、修辞的定义 修辞,或者是专门研究修辞的修辞学,英语都称为Rhetoric、什么是Rhetoric?许多学者为它下了不少定义。有的说它是语言文字用词造句时的选择与修饰;有的则力求给它以比较科学的界说,认为它是对语言文字的同义表达形式的对比与探求;著名语法家J·C·Nesfield(纳氏)就认为:A Figure of Speech is a deviation from the ordinaryuse of words,with a view to increasing their effect,即一种修辞格式就是将词语用异乎寻常的方法使用,目的是增加其表达的力量。英国哲学家培根则在《The Advan-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四个方面去组织《文心雕龙》的修辞论点: (1) 修辞的原则;(2) 字句章篇的修辞; (3) 修辞方式(辞格);(4) 文体及风格。一、关于修辞的原则§1·1 道文的关系。《序志》和“文之枢纽”部分集中论述了道文的关系,其他篇章也一再重申,并把它提到“立文之本源”(情采)的高度,可见作者对此十分重视。作为修辞论,刘勰所指的“道”是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是“质”、“本”、“志”、“实”。“文”  相似文献   

13.
修辞的目的和修辞的核心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设计言语以更好、更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它具有层次性。合目的原则是修辞的核心原则,它包含四个次准则:修辞话语的内容必须适切交际目的;修辞话语的形式必须适切交际目的;修辞话语能增加表达的美感度与力度;修辞话语在接受对象那里有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14.
形象色彩与修辞杨振兰词的形象色彩即在词的形象意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感性的联想色彩。它作为色彩意义的一种类型蕴含在某些词的意义之中,从而使得该类词形象、生动、引人联想,令人回味,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形象色彩构成了色彩意义中最富有修辞特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修辞与文化背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修辞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 ,它是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其他文化因素的载体和表征。修辞现象与文化现象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二者间的影响制约与渗透是双向的。本文着眼于文化对修辞的影响与制约 ,探讨修辞手段产生、发展和使用以及对其理解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政治话语的语用预设重新分类,并根据说话人的主观心态,将虚假语用预设分为主观性虚假语用预设和客观性虚假语用预设。前者是说话人故意为之的,具有一定的语用目的和意识形态倾向,又可称为预设撒谎。从修辞功用角度看,它有积极的修辞效果,可称为积极虚假语用预设。对批评话语分析者而言,积极虚假语用预设是话语生产者表达观点,操控读者,实现交际意图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对此进行阐释,以揭示虚假语用预设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由《修辞学习》和《营口师专学报》两家杂志联合发起的语法修辞能否结合问题的讨论,在语法学界和修辞学界都是前所未有、意义深远的。它对语法学、修辞学的研究以及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法修辞能否结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可以结合,以郭绍虞先生为代表;一种认为不能结合,以史锡尧先生为代表。郭绍虞先生在他晚年所著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一书中指出:“汉语的语法可说经常与修辞相结合的。结合是正常的,不结合是部分。”①并从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汉语语法一方面非常容…  相似文献   

18.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王一川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与80年代崇尚理性批判、思想启蒙或语言纯洁性不同,转而注重语言的修饰、美化或调整,即修辞。大众文化凭借先进的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语言、电脑语言、广告语言...  相似文献   

19.
语言修辞与思想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修辞外,还有一种"修辞"尚待研究,这就是"思想修辞"。如果说,"语言修辞"是表达者通过各种手段,以求达到语言运用的最佳效果;那么,"思想修辞"就是表达者通过各种手段,以求达到思想传达的最佳效果。二者的共性在于,它们都要通过"修辞"手段以达到自己的最佳效果;二者的区别在于,它们围绕的核心,一是语言,一是思想。简言之,前者是语言润色,后者是思想润色;前者着重的是如何使语言漂亮、更有感染力、说服力,后者着重的是如何使思想更有感染力、说服力、更为普遍接受。前者一般是局部的、分散的、片段的,而后者则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比喻延伸和中观思维,是思想修辞的两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20.
二人台是活跃在中国北方的一种重要的民间歌舞戏曲品种,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革命文艺工作者始称为二人台.二人台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之一.它的修辞方法丰富多变而兼用,是研究汉语音韵学、音韵修辞以及词语修辞等不可多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