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天佑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13
现代汉语中的"非"类格式按语义可分为三类,即意愿之必欲、情势之必须和推断之必然,三类格式在语义和语用上表现不同。另外,"意愿之必欲"和"情势之必须"类的"非"类格式可构成取舍句,而"推断之必然"类的"非"类格式却不能构成取舍句。 相似文献
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用修辞教学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其结果直接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语用修辞能力,应当加强和完善对外汉语的语用修辞教学。语用修辞教学渗透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及层面,自始至终全方位地影响着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英汉被动句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贤兵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64-65,76
英汉被动句都可以分成结构被动句与意义被动句。在结构形式上,英语被动句式的形式较为单一,由“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汉语中占主体的是大量的无标记被动句式,不占主体的有标记被动句却有着多种多样的结构表现形式。在语义含义上,汉语被动句主要用以表达不如意或不希望的事,英语被动句几乎没有情感意义上的限制。在语用功能上,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比较广泛,汉语中被动语态用得较少。 相似文献
4.
项菊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37-38
兼语谓语句和小句作宾句从构成形式上看似乎是相同的;;但这两种句式的语义结构、层次结构和语用特点都有所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肯否连动句式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汉语中,像“坐着不动”这样的连动句式,不仅具有与一般连动式不同的结构特点,其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也具有明显的不同。这是由于它反映了一种逻辑先后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6.
哲学范式的确立包含着对其规范性基础的辩明,而规范性问题本身却引起了长期争论。康德的规范性转向使此概念自身的意义凸显出来,也为规范性问题的语义转向准备了条件。对于规范性的传统研究往往忽视了隐规范性,并且是在强规范性的意义上展开探讨。对规范性的语义分析表明,规范性首要地体现为一种不可还原的弱规范性。相关的语义分析与内容的规范性密切相关,即必须结合说话者具体的言语行为和心灵状态。这揭示了规范性的语用意蕴和趋向。语用规范性能够为语义规范性奠基并对后者起到调节和引导作用,通过凸显语言实践的规范性层面,体现出此问题的语用进路独特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9.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预设是语言学界研究得较多的问题。语义预设通常与逻辑学联系起来,研究语句的真值情况。语用预设通常与说话者、话语、命题及语境联系起来研究,语用预设是那些与语境敏感,而且与发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并且将语义预设包括在内,两者是兼容的,互不抵触的。 相似文献
10.
对"Sb实在是个NP"句式在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句式的使用明显受到"尽量赞扬他人,尽量贬低自己"语用原则的制约,同时该句式在表达不同语义评价时会受到句子主语不同这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语转移否定句(简称NR句式)并非仅仅是英语主从复合句中否定前移的句法结构调整现象,通过使用NR句式可以避免"非黑即白"的语义暗含,巧妙影响预设,更符合礼貌原则,从而使语气更为委婉、和缓,有利于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存现句是从功能角度归纳出来的类别,属于句类范畴.存现句中,不论是一价动词前还是二价动词前的处所和时间词语,也不论其与动词是否具有语义上的选择关系,都可以看成主题.从语用角度对存现句进行分类,标准单一,能够贯穿始终,与存现句的性质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14.
反问句语用否定功能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问句是汉语中十分特殊的一类句式.以往研究认为反问句的功能是对原有命题进行否定,表达于原命题互逆的命题.但本文认为,反问句的否定是语用层面而非句法、语义层面的,其功能是传达言外之意、行使言外之力.本文还逐条分析并证明了对"合作原则"的遵守与违反是反问句发挥语用否定功能的根源.最后本文总结了反问句语用否定的本质,即为"反问者使用言语行为引导和干涉被反问者、从而实现其语用目的的一种曲折方式." 相似文献
15.
余璐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101-103
模糊作为语用策略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模糊作为语用策略的现象,在语义、语用和认知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选择模糊作为语用策略是语言使用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黄晓琴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4):40-42
本文从哲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方面对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和指称的相互关系作了探讨。认为任一语言表达式都同时具有涵义和指称 ,两者相互决定。本文还认为语言表达式存在三个意义层次 ,并引用大量指称用法的中文例子 ,以揭示三层次意义之间的关系 ,从而比较了语义学、语用学两种意义研究方法解释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7.
肖祥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2):56-58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一直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把”字句的生成与“把”字句各构成要素的语义类型及各构成要素之间语义的相互制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把”字句的各构成要素的语义进行科学地分析,有助于把难点相对分散,使学习过程更加符合科学性,为教学、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林忠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118-124
无论是从跨语言还是从历时的观点看,汉语都有不少与其他语言形态标记类同的语法成分。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寻找汉语句子的形式标记,并从篇章的角度分析这些形态标记与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汉语句子的判断同主语形式、主从关系、背景前景有密切的对应关系。主语省略的零形主语,可以出现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之后,是句子判断的形式标记之一;而非省略零形主语,往往是小句的形式标记;状语多用于提供背景信息,处于一个句子的主句前面部分;连词连接不同的语义关系,揭示出主从不同的语义关系;主从关系,往往又同背景前景关系相对应;背景信息与从句相对应,而前景信息同主句相对应。文章认为汉语句子作为篇章语法的基本单位,不仅适合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20.
情境语义学(situationsemantics)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一种新的语义理论。情境语义学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对既有逻辑语义研究的不满。巴威斯等对外延模型论语义学和可能世界语义学的批判,揭示了既有逻辑语义研究的不足,促使人们对自然语言的逻辑语义问题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