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由广东省经济学会、珠海市经济学会(筹)、深圳市经济学会、汕头市特区经济研究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广东省第二次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于12月16日至20日在珠海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等地共120人.会议的主题是对深圳特区创办五年来的成绩进行评价,从学术角度总结创办经济特区的经验教训,以及研讨经济特区如何继续发展等.关于对经济特区的评价,与会者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创办特区的宗旨和特区发展阶段的划分.五年来,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中为内地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这是特区尤其是深圳特区对全国的主要贡献,也是办特区的目的之一.大家认为,对特区的评价不仅要从总目标着眼,更要与特区发展阶段相联系,否则就会偏离实事求是的原则,而对特区的评价又关系到特区今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1986年初国务院特区工作会议确定的特区经济建设重心的转变,是深圳特区由“铺摊子、打基础”阶段转向“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建立外向型经济”的新阶段的主要际志,从此,外向型经济成为特区经济发展的明确的目标模式。与此相联,准确地界定外向型经济的判断标准和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问题一时成为理论界和  相似文献   

3.
经济特区创办1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990年11月8日—11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如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90年代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与会者认为,特区10年的建设,对我国的改革与开放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进入90年代,在新的形势条件下,经济特区对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首先,特区要继续发挥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在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中起桥梁作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内地辐射,并带动内地经济参与国际经济交换和经济分工,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基地。其次,经济特区要继续当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在经济上建立起既体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原则,又能与国际经济相对接、按国际惯例办事的运行机制,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4.
特区成型论     
<正> 一、研究特区成型问题的意义特区“成型”这个概念,在特区创办初期就提出来了.当时曾经设想,特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奠基阶段、成型阶段、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理论界对于特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受到初期客观实际的局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成什么型,怎样成型,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跨进九十年代,当特区建设步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候,研究特区成型问题已非常迫切.无论从理论探讨还是实际工作来看,都已经是必须认真对待和统一认识的时候了.研究成型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它关系到对特区的性质、任务、功能、作用的确定.(2) 它关系到对特区模式的总体设计.(3) 它关系到对特区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的制订.特区成什么型,怎样成型,这本身就意味着要画一张特区建设的蓝图.(4)它关系到对特区内外关系的处理.即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什么位置,有什么功能,它对国内和国际发挥什么样的幅射作用.(5)它关系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国经济特区与国际上各种类型特区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不仅担负经济任务,它还担负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特区已经进入到“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有如下几个特征:其一是内在性,就是要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苦练内功,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试验场”功能,在经济特区现有优势(主要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经济体制改革领先一步的优势、特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领先的优势、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的优势、思想观念较新、改革意识较强的优势)基础上增创特区的新优势;其二是整体性,即增创特区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保险以其“积聚保险基金、组织经济补偿、防止灾害损失、增进社会福利”等特殊职能,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年来,保险立法也较受重视。国务院曾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和《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相应制定了一些制度,对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建设的深入,已使保险渗透到社会经济和家庭生活的各方面,涉及保险合同的民事纠纷,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已突破了现行法规的调整范围,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保险全方位的职能作用,迫切需要加强保险立法,使保险基本法——《保险法》早日出台,从而走上依法治保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一、特区发展农业的战略方针深圳特区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和利用特区本身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特区的农业生产,坚持农业为特区建设服务、为扩大出口服务和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发挥特区农业的积极作用,加快特区经济建设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建设的步伐。(一)特区农业为特区建设服务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我们认为,保险企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本身的职能作用,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稳定,提供了新的有力的保证,为全党全国人民战胜暂时困难增添了信心。保险作为社会灵巧的“稳定器”,在当前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中,同样能够发挥它的独特作用。保险不仅能在自然灾害和意  相似文献   

9.
经过10年发展,各特区的产业结构已形成初步的格局。其中深圳特区建设最早,划定范围明确,从一开始就确定为“以工业为主,兼营商、农牧、住宅、旅游的综合性特区”,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较为完整;又由于它在特区经济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成绩和问题都较明显,在各特区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本文以它为典型,旁及其他特区,着重分析如何评价特区产业结构和探讨今后调整途径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为了积极发挥特区的“窗口”作用,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能源、交通、通讯等方面基础设施的投资环境建设。除了这些硬环境外,也特别注重法制、经济体制等成龙配套的软环境建设,成绩显著。但是,特区金融软环境建设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与“逐步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本文试就建立自由港模式的厦门特区金融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从1980年我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起来,我国的特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发挥出“四个窗口”、“两个扇面”的综合作用和功能,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特区十几年的建设过程中,中央、地方政府为其投入了大量的政策资源,特区在消化、使用各项政策的过程中创造出许  相似文献   

12.
<正> 历经十年的艰苦创业,深圳经济特区以其光辉的成就载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册.今后深圳经济应如何发展,很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研讨.笔者不揣浅陋,拟就与此相关的问题行初步思考.一、必须坚持“四个为主”目标的稳定性“四个为主”,是深圳特区创建之初确立、并经人们反复论证认可的一个发展目标.其主要内容是:特区的经济结构以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主;特区经济调节机制以国家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特区的资金来源的利用以外资为主;特区的产品的销售以销向国际市场(外销)为主.这“四个为主”,不但特区本身,而且国内乃至国外,都为人们所熟悉.然而,近年来,在深圳特区的一些同志中,有人提出再把“四个为主”改变为“四个并存”,即特区的经济结构是  相似文献   

13.
谈农业保险的问题和出路李跃民发展农业保险,建立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灾害补偿制度,是国家保护、支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在农业经济补偿和抵御农业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农业保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迄今,仍停留于试...  相似文献   

14.
韦前 《学术研究》2002,(5):132-133
中国入世后 ,经济特区何去何从 ,又一度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综合而言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历史任务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 ,在国民待遇条件下 ,该是宣告结束的时候了 ,不宜再提“经济特区”。一种观点认为特区应在前20年发展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平等竞争中推进经济的发展。一种观点认为特区应继续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列 ,率先向自由贸易区转变 ,成为新阶段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围绕如上观点 ,4月2日 ,近20位专家学者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特区的走向问题”座谈会上展开热烈讨论 ,…  相似文献   

15.
过去十年特区的成长给人们的主要启示是: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密不可分。从总体上说,金融改革的大致方向,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从发展阶段上说,客观条件许可,金融的适度超前改革,又将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未来的十年里,特区金融如何在整体上保持与经济发展一致的同时,又能在改革上保持一定的提前量,使金融永远成为特区经济不断前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指出,要经常研究加强特区和内地经济技术联合的措施办法,以支持内地贫困地区的发展。这对特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件非常有利和大有可为的事情。对厦门经济特区来说,加强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内联对厦门及内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厦门是一个海港城市也是一个海岛特区,资源匾缺,要发展经济,特别是要建成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城市,更需要依托内地这个广阔的后方基地。办特区以来,厦门的内联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特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1993年底,厦门已经同全国29个省…  相似文献   

17.
自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后期明确强调要在内地造几个“香港”后,深圳、大连、厦门等地纷纷提出造社会主义“香港”的具体设想,实施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九七”香港回归为深圳造社会主义“香港”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深港衔接”则是深圳实现造社会主义“香港”的一个有效途径。一、邓小平同志关于特区与造社会主义“香港”的思想要点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系统思想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1979年提出建立特区时,小平同志要求特区“杀出~条血路来”,随后提出了待区的四个“窗口”作用和“试验场”、“基地”作用,从…  相似文献   

18.
保险是人们为应付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后果所采取的一种必要的补偿措施或方式,是防灾补损、支持社会生产、安定群众生活、聚集国家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保险是商品经济的历史范畴,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和保障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保险当作“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当作“精巧的社会稳定器”,使保险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特区究竟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发生于特区创建的初期,伴随于特区发展的过程。今天,骂特区是“殖民地”、是“租界”的人不多了。特区十年实践,使我们得到了一个共识,我们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区。但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判断经济特区的性质,似乎还有分歧。有这样一种认识方法,认为深圳经济成份中,“三资”企业虽然居于主导地位,但“三  相似文献   

20.
经济特区除了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两个幅射”(对内和对外幅射)及“四个窗口”(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的作用这一共性之外,各个特区还应当有其自己的个性或特点。加强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发展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积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有利的条件就是厦门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个性。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