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基于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微观个体因素和区域经济因素,文章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月工资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导致农民工工作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农民工小时工资增长不显著;最低工资标准对低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明显大于对高技能农民工月工资增长和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家庭式迁移已经成为农民工流动的重要模式。家庭式迁移的女性农民工需要同时扮演雇佣劳动者和家务主要承担者的双重角色,这种迁移模式对女性的劳动供给行为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利用浙江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试图考察家庭式迁移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经验、培训经历、本地生活时间、工资对女性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结构的影响不显著,但子女或老人随迁会显著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女性工作时间不同分位数上的影响具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农民工呈现由省际转移向就地就近转移,新生和富余劳动力明显减少等特征。浙江作为农民工流动和输入大省,其本省农民工供给也存在流动性大、老龄化等问题。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劳动力供求矛盾逆转等局面,建议高度重视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多渠道拓展劳动力供给,加快对第三产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5.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又是当前非常现实的问题,特别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该问题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利用AD-AS模型和面板VAR模型,研究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脉冲响应函数看,在受到土地供给冲击时,通货膨胀在同期没有发生变化,在第一年受到正的影响,但在第二年之后主要受到负的影响,并且累积响应为负;从方差分解看,土地供给对通货膨胀波动的解释程度较小。政府可以通过对土地供给的调控,使中国宏观经济处于"高增长,低膨胀"的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6.
要加强职工劳动时间的统计广西建筑综合设计院岑荣敏自1988年我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方法以来。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崭新科学管理阶段。管理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使工作质量提高,使我院在深化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7.
马云献 《统计与决策》2012,(11):117-120
随着农民工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其城市融入状况已经逐步分化成三种状态:"温饱型"、"小康型"和"发展型"。这种较明显的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对他们的城市融入有一定的影响。建立就业能力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就业能力所体现的三个层面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达到了23.6%,其中,个体层面的就业能力最能解释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变异,其次是就业能力包含的中观因素和宏观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世界银行的调研数据,运用多项选择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检验城乡医疗保险模式对农民工迁移区域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会显著抑制农民工选择县外市内及更远的区域务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村外县内的务工迁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城市两种保险模式,新农合对农民工务工迁移的"拉回效应"更加显著。应在完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进而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专项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影响农民工与非农民工群体对未来生活预期的因素,表明基于不同的生活预期,农民工和非农民工未来就业选择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  相似文献   

10.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0):122-128
基于国家卫计委的全国农民工流动状况专项调查数据,使用递归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对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农村社会保障方面来看,老家农村医疗保险显著阻碍了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而老家农村养老保险并没有显著阻碍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第二,从城镇社会保障方面来看,打工地城镇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均显著促进了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第三,从同一类别社会保障来看,老家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阻碍程度,高于打工地城镇医疗保险的吸纳程度;打工地城镇养老保险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吸纳程度,高于老家农村养老保险的阻碍程度。因此,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异地转接,并提高农民工的各类社会保障覆盖率,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促进全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构建劳动力供求关系模型并对相关参数校对与说明,研究了2018—2050年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假定的高速、中速和低速GDP增长条件下,全面二孩政策都能够显著改善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以生育政策不变时为基准,当二孩生育比例处于10%~30%较低水平时,相对于生育政策不变时缓解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效果约1.055~1.188倍;当二孩生育比例处于50%~70%中度水平时,缓解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效果约1.344~1.584倍;当二孩生育比例处于90%~100%高水平时,缓解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效果约1.856~2.112倍。无论在高速、中速和低速GDP增长假定下,各二孩生育比例指标设计下对应的劳动力供求关系整体上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各指标在2022年出现劳动力短缺后,至2050年整体上呈现劳动力短缺加重的趋势。这表明,在2018—2050年仅仅依靠全面二孩政策无法扭转中国劳动力短缺加重的局面。在保障二孩生育比例的同时,如何寻求全面二孩政策之外的方法来扭转中国劳动力短缺加重的局面,应成为后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3—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面板数据,建立了农民工和城镇工劳动报酬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并对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劳动报酬差异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2009年期间,虽然针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户籍歧视不断得以缓解,但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受教育水平差异却不断扩大,且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回报率不断上升,导致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劳动报酬差异不断扩大。因此,政府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设计和实施能够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教育制度和培训政策,将有助于抑制农民工和城镇工劳动报酬差异的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we estimate structural labor supply with piecewise-linear budgets and nonseparable endogenous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We propose a two-stage method to address the endogeneity issue that comes from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variates and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In the first stage, Evdokimov’s nonparametric de-convolution method serves to identify the conditional distribution of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from the quasi-reduced model that uses panel data.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conditional distribution is plugged into the original structural model to estimate labor supply. We apply this methodology to estimate the labor supply of U.S. married men in 2004 and 2005. Our empirical work demonstrates that ignor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variates and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will bias the estimates of wage elasticities upward. The labor elasticity estimated from a fixed effects model is less than half of that obtained from a random effects model.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实施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数据,探讨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中国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这种影响在不同就业身份的流动人口之间存在异质性,个人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雇员群体中表现为显著的U型,在雇主群体中表现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自营劳动者群体中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家庭总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雇员和自营劳动者中都表现为显著的U型关系,在雇主群体中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差距、行业垄断和非正常收入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化的原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收入差距扩大化诱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通过分析得出生产要素中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重要诱因的结论;提出缩小或控制中国收入差距的一主两翼组合的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全国部分城市的1 357名农民工的调研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从个体特征、工作强度、劳动与保障、社会交往以及身份认同六个层面探讨农民工城市生活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异同。研究认为,两种流动形式的农民工城市生活适应状况均一般,家庭化流动的农民工相较于非家庭化农民工更能适应城市生活。朋友数量和未来生活设想是影响两种流动类型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关键。日工作时间、劳动收入对家庭化流动的农民工城市生活适应性影响更大,年龄和身份认同对个体化流动的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作用更大。依据这些发现,从促进社区交往和融合、进一步消除制度壁垒、加强用工单位的规范与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盛来运 《统计研究》2007,24(10):15-19
摘  要: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大组合,对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仅没有导致农业生产的萎缩,而且推动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因此得到持续提高,农村贫困得到极大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向有利于城乡统筹的方向转化。另外,农村劳动力流动还支持了城市发展和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因此,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为农民迁移进城创造条件,这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缺乏农村失业率统计数据的情况,设计一个能够反映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监测体系,该监测体系中既有反映劳动力资源和使用失衡的指标,也有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的指标。综合指数合成过程中,在各指标加权之前先对各指标进行了标准化,使各指标量纲相同,实现了监测体系内各指标横向纵向均可比。研究认为:2001—2007年中国的劳动力供需失衡状况在好转;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困难;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和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程度在下降;中国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比结构失衡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9.
技术工人的短缺是影响中国经济以更快速度发展的障碍之一。而难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技术岗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技术工人的激励不足,造成其满意度较低。文章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对技术工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一些建议,希望为企业根据不同技术工人群体制定适宜的激励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