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作为反映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我苦苦探寻,把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学生观察能力差,我以"课堂素描"授以观察方法;学生"难为无米之炊",我以<暑假里的一件事>、<记我熟悉的人>来拓宽写作内容;学生语汇匮乏,我以多读多摘多背丰富他们语言;学生方法缺乏,我教以描写、说明、议论等各类技法……真可谓十八般武艺逐一用上.  相似文献   

2.
<正>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  相似文献   

3.
孟肇咏 《中华魂》2000,(2):8-10
<正> 算起来我的讲台生涯已有41个年头了。改革开放以来,除了教普高的正式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刊大、电大、职大、自考、老年大学等班代课。学生们从我眼前一茬茬毕业成才,我也一次次享受教师特有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乐趣和幸福。在我众多的学生当中,有一位堪称"特殊"的学生。这位特殊的学生叫李采  相似文献   

4.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作为反映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我苦苦探寻,把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学生观察能力差,我以课堂素描授以观察方法;学生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5.
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眼里,我大概是属于那种有"绝活"的老师吧,可是我的"绝活"到底是什么,好像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学生叫我吉他老师,因为我爱弹吉他,甚至直到现在都还在带学生;  相似文献   

6.
师范学院的最后一学期,我被系里分配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实习,担任了高一(2)班的英语老师。我大胆地在班上进行了教育“改革”:充分借鉴李阳的“疯狂英语”,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意插话;老师与学生绝对平等,可在教室任意走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个人创造性。个头矮,还一张娃娃脸的我成了学生  相似文献   

7.
两种对应     
古希腊曾经有一个非常难判的案件。一学生师从一诡辩学者学习法律。二人就如何交付学费达成一项约定:学生毕业时付给老师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学生第一次打赢官司时付清。可是学生毕业后没有当律师,老师的另一半学费一直没有收上来,无奈之下老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学生交另一半学费,并提出如下理由:“如果他胜诉了,按照约定,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他败诉了,按照判决,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总之,不管是胜诉败诉,他都应付学费。”学生则如此答辩:“如果我胜诉了,按照判决,我不应付学费;如果我败诉了,按照约定,我不应付学费。总之,不管胜诉败诉,我都不应付学费。”  相似文献   

8.
“自主发展”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原则:自己做,自己想,积极主动的原则;做中学,玩中学,情景交融的原则;你教我,我教你,互助互学,群体合作的原则。该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学生的自主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的任务是当好导师,引导学生当好主人;通过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施“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教学过程;进行合作活动中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9.
大学即学院?     
为大三开设的一门课程在6月第二周结束了,一位同学告诉我她舍弃了一个就业面试机会,专门来上这大学里的最后一课.我不禁纳闷,才三年级,怎么会是最后一课呢?我于是追问,大四一年学生干什么?答曰:实习、考公务员、考研……,即彻底的“就业总动员”. 近日,每每忆起这最后一课,顿觉五味杂陈.我感到遗憾,因为没能表达我对学生无尽的不舍之情;我感到内疚,因为还有几个学生我不能叫出名字;我感到抱歉,因为本该四年的大学教育缩水成了三年.我还来不及提出建议他们就将踏上就业征途,如同游泳课程并未完结学生便被推入无际的大海,徒留我满心牵挂.然而,面对无情的就业市场,除却几句祝愿之词,我又能有何建议?思忖至此,我后悔最后一课未曾给学生鞠躬致歉——由于老师的无能,有的学生或许要经历面试中的冷眼、不屑和施舍;由于老师的无能,学生才过早体验了颠沛流离、挫折不定与忍辱负重.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改好。”可见,训练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作文教学的必要环节。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四个原则:一、妙笔生花,雕琢龙头凤尾;二、水落石出,突出文章主体;三、提纲挈领,做到眉清目秀;四、风行水上,平淡亦是神奇。下面,我以一篇学生的习作为例,来谈一下我对上述四个修改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工作内容复杂,任务繁重。我是这样开展班主任工作的:亲近学生、研究学生;组建、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强化常规训练;制定近、远期班级、个人目标;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协调任课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对学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孙爽 《新少年》2023,(Z2):22-23
<正>在我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让他们绚丽地绽放,而对那些“带刺的花蕾”,则更应多一些关爱和呵护。我遇到过很多“小刺头”,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令我感动的故事。记得我刚当班主任时,谨记“严师出高徒”,面对学生,我想用严厉的面孔、严厉的批评使他们折服。当时班里有一个出了名的调皮学生叫小坤(化名),他学习成绩差,经常没事找事欺负人,全班同学都惧怕他。  相似文献   

13.
在生本理念的引领下,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写话的契机,有效地激活写话的语言状态。本文通过设鲜活情景场,营造言语新视角;搭灵动攀援梯,洞悉文字新底牌;创生本活动场,挖掘练笔新思潮等方面开辟儿童言语的生长点,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口。  相似文献   

14.
在生本理念的引领下,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写话的契机,有效地激活写话的语言状态。本文通过设鲜活情景场,营造言语新视角;搭灵动攀援梯,洞悉文字新底牌;创生本活动场,挖掘练笔新思潮等方面开辟儿童言语的生长点,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口。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市场经济的浪潮在强烈地冲击着学校教育。德育教育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作为和青年学生朝夕相处的普通教师,我深切地感受着社会大环境对学校小环境的正负面影响,感受着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对青年学生的德育教育,促使我对这一问题进行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鉴于英语教学重心向语言输出和运用能力的转移,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富兰克林说(1706-1790):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因此,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了利用合作学习法提高英语课堂学生参与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实验班和控制班课堂参与状况,并对合作学习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观察的乐趣     
肖铭 《新少年》2024,(3):14-15
<正>记得教完《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后,学生告诉我:老师,长时间的观察真有用!若没有坚持观察,我们不可能发现爬山虎的脚向上爬以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学生的表述令我感到欣喜,同时也想趁热打铁,继续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当看到窗台上有盆朱顶红冒出花苞,我想到办法了。第二天,我抱着那盆朱顶红来到教室。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调查、交流、培养等途径和方法,发现、巩固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通过在教学中对兴趣点的组织运用,推动学生学习,进而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入心".  相似文献   

19.
正编前语:我从一所"好学校"调到一所"差学校"任校长,我天天都在琢磨学校的那些事,我想透过这些事搞明白学校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因为我做梦都想改变我现在的学校。上任校长第一件事:学生吃饭我校学生反映最强烈的是吃饭,而解决好学生吃饭问题是件大事:学生都吃饱了排队就不那么慌,当我们的学生排队吃三年饭,从此走到那里都养成了自觉排队的习惯,这不是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吗;把饭吃完、专心吃饭、吃相不那  相似文献   

20.
汉藏回维族大学生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动机是跨文化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探明我国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特点,自编了涵盖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坚持性、焦虑性、竞争挑战性在内的成就动机问卷,对150名大学生的测查结果表明:1.我国当代各民族大学生均表现出鲜明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2.在成就动机要素上,维族学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得分高于汉藏学生,竞争性得分高于藏族学生;汉族的焦虑性高于回族:以上差异均较显著;在坚持性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上各民族学生无显著差异。3.就成就动机的性差看,除汉族女性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男性外,回维藏族在成就动机取向上均无显著差异。4.生态文化环境对各民族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无显著影响;而对回族和藏族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影响明显,城市学生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农村和牧区学生。同时,本文对导致大学生成就动机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