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高等学校不仅要健全完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在学校工作中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以育人为目的的指导思想。要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除了对学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教育外,高等学校还应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德育能力,即必须让学生获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能力、批判鉴别能力,形成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正>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化未知为有知。旧的未知认识了,新的未知又会产生,促使我们不断把认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对大学德育课的认识也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德育和德育课、品德课应是不同的概念,德育是学校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称,它包括马列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以及共产主义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教育。而作为一门课程,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简称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比其他学科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得更为密切;德育课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运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近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就高师的德育来看,在加强各方面工作的同时,普遍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系统地进行了共产主义道德观和人生观教育,使高师学生的道德风貌、精神境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变化的幅度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与高师学生都要“为人师表”的工作需要还不相适应。所以,对高师学生进一步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不仅具有提高整个社会道德风貌,净化社会风气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理论关系、教育规律和评价标准都各有不同,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既要避免“德育问题心理化”现象,也要防止“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切不可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的德育思想是他老人家半个多世纪德育工作实践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人民的思想实践相结合.利用意识形态的能动性,发挥了德育工作的巨大威力,成功地对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空前深入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学习和探讨毛泽东同志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工作的艺术特点,对我们摸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规律,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以及上好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德育原则是高校德育工作规律的具体体现,是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1、方向性原则。高等学校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思想理论教育,要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既要注重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知行统一。要求务实,提高教育实效,防止形式主义。3、继承和创新的原则。高等学校德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党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入手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 ,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理论体系、教育规律和评价标准都各有不同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 ,既要避免“德育问题心理化”现象 ,也要防止“心理问题德育化”现象 ,切不可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如何把德育寓于物理教学中,首先教师思想要明确,德育工作也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有着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在物理教学中要更新观念,重视教育的综合效益,树立德育观念。我们不能仅仅把眼光停留在物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上,而且还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价值体现为:有利于完善和扩充德育目标和内容;有利于延伸和优化德育途径和方法;有利于调整和强化德育功能和效果。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其中,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是前提;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益的成份,丰富传统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根本;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教育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对高校德育状况的满意程度是评价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的重要标准.调查表明,大学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较高,高校德育的总体状况良好,但同时也存在德育形式枯燥、内容不吸引学生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上的重智轻德,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乏层次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不强,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工作新特点新规律,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新途径,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化;第二,确立高校德育核心理念的人本化;第三,把握高校德育规律探索的科学化;第四,注重学生思想特点研究的动态化;第五,推进核心价值引导的系统化;第六,实现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多样化;第七,重视高校德育干部学习的应用化.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教育,是建立在与德育紧密相关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时代赋予德育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高职的德育工作,在德育主体、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和德育实效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职德育目标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一个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的缺失是高职德育一直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构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体系,是高职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对高校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对此,高校如何构建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理论学习延伸到社会实践的全程化、全方位的"大德育"育人模式就成为了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现实中,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德育目标理想化、内容空泛化、教学的应试化、学生价值观取向功利化、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学生德育的知与行相脱节等问题,为此,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从优化德育过程,加强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高校"大德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工作“八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高校德育工作 ,须做到“八化” ,即 ,强化德育观念、细化德育目标、精化德育内容、活化德育形式、优化德育队伍、美化德育环境、量化德育考核、硬化德育制度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德育思想通过对德育的地位、指导思想、目标、战略方针、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的论述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处在社会变革中的高校德育,在多元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冲击下,要特别谨慎陷入如下工作误区:注重德育手段,忽视德育目标,表现为重行政管理手段而轻思想教育,智能培养与德育目标脱节;德育淡化政治,表现为德育教研哲学化,日常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脱节;德育主体模糊,表现为教学与育人脱节,服务与育人脱节。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心"的教育、"心"的感受,泛政治化倾向突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运用心理教育的措施,渗透心理教育的理念,可以拓展德育的途径,丰富德育的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基于生命的教育,只有德育生命化,才能真正激活生命,促进生命发展。但是目前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德育效果低下。本文从德育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工作者缺乏生命教育意识和相关知识;校园文化氛围缺乏生命关爱四个方面论述了学校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生命化的教师;创设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希望能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当前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具有凸显学生"主体性"、重视学生需要和个性、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特点,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要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注意内容的多元性、整体性、系统性,使用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的德育方法,并有合理的评价方法。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实施关键是德育教师,实施中要做到整合资源,将德育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高职大德育保障体系是为实现高职德育目标,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系统。构建高职大德育保障体系是有效开展高职德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创新高职德育理念,构建科学的德育工作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健全德育动力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和物质保障,才能形成高职德育的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