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银行由于打破了金融市场的国界障碍,可以给东道国和母国都带来积极作用,同时亦可导发一些不良效应。因此,跨国银行金融监管是必要的。有效的金融监管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健全,提高本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存款人利益,等等。面临东道国和母国的双重监督,而且往往还需双方协作共同实施方可奏效,是跨国银行金融监管之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对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母国监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跨国银行业的系统风险不断增加,仅仅依靠一国的单一监管已不足以防范金融风险并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不同形式备有其法律特性。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和国际金融监管实践,对跨国银行集团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法律监管应以母国的并表监管为核心,在母国监管当局和东道国监管当局之间建立持续性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统一——以全球经济危机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带来了世界经济空前的繁荣,但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跨国银行的经营风险,给目前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巴塞尔委员会在建立统一、有效的跨国银行监管体制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这场由美国监管缺失而酿成的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使我们再次审视传统的银行监管体系,并加快和完善跨国银行监管的统一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加强跨国银行监管,在建立健全监管法规、强化国内监管、参与国际监管、促进双边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监管制度、介入国际监管组织的程度、监管主体自身的力量、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我国需在完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加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对跨国银行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近出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跨国银行监管法制①的现状,重点对跨国银行准入及经营的法律监管制度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及国际跨国银行监管的有益规则和先进做法,为完善我国跨国银行监管法制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情势使国际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检讨和改革成为必然。跨国银行并表监管已经纳入巴塞尔委员会、欧盟、美国及香港监管当局最为重视的监管建设之一,国际社会已逐渐形成共识:在并表基础上的母国全面监管原则。我国银行业不断改革和发展,客观上要求构建我国跨国银行并表监管体制:借鉴国外立法,结合我国监管实践,从监管银行机构类型、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国际合作与跨国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并表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使得对国际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国际监管更加重要。并表监管原则创新性地确立了母国和东道国的监管责任及其合作关系,成为跨国银行监管的一项核心基本原则,许多国家也在国内立法中实行该原则。并表监管作为监管原则是非常复杂的,许多问题仍有待探讨。我国新近颁布的《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适应了我国入世后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监管自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但在当前银行改革过程中,我国的银行监管又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如监管方式单一、监管手段软约束、多头监管、混业经营的趋势与分业监管的现状之间的矛盾等。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我国银行业从大一统的单一银行向多元化银行体系转变,国有银行则正在进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股改上市,相应的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也与银行业的改革亦步亦趋,这也为中国银行监管当局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往往会受到东道国的严格管制。东道国的外资并购管制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范式,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特征。美国这方面的法制很发达,大致可以分为一般管制和特殊管制两方面。美国的外资并购管制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外资并购法律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作为海外并购的母国,在法律层面上,应该从各层面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往往会受到东道国的严格管制.东道国的外资并购管制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范式,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特征.美国这方面的法制很发达,大致可以分为一般管制和特殊管制两方面.美国的外资并购管制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外资并购法律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作为海外并购的母国,在法律层面上,应该从各层面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美国型、英国型和日本型,他们分别采用多元化管理体系、一元化管理体系、二元化管理体系。世界各国银行监管组织的特点和运作规律为我国的“分离式”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同时肩负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仅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银行监管专门化的角度来探讨问题无助于理解全球多样化情况下银行监管模式上的差异。对发达经济体银行监管模式与其金融系统结构存在的某种联系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有利于理解这种差异,而且有利于深入认识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独立性和银行业危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不足表现为:对银行业务有效监管的法律规定不全面;银行业的监管系统不合理;法律对银行业监管的要求偏高;法律关于银行监管的制度规定缺乏整体性和体系化。因此,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参考国外的一些具体做法;加快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建立与国际金融法规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跨国银行破产问题,我国目前还缺乏统一立法,在实践中法院受理跨国银行破产案件时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做法。研究如何加强国际间银行监管的合作、防范跨国银行利用避税港进行恶意资产转移以及跨境破产程序的多国合作,对保护债权人利益与信息知情权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梳理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跨国银行破产国外和我国的案例,各国应加强合作,作出立法间的协调,以保证各国在银行破产法律适用、启动程序、管理人、抵消权、优先权等制度方面尽量减少差异,以尽到对债权人的最大平等保护;同时也应建立起跨国银行破产法律体系,包括对银行破产的专门立法以及对于跨国破产案件的承认与合作,探讨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银行特殊的资产结构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特别是其薪酬安排制度,如果设计失当,会加剧高管、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此,世界各国都开始对银行管理人员薪酬安排进行监管。中国银监会所颁布的监管措施,注重从数额上来对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薪酬予以控制,并不能够真正解决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中的根源性问题,同时,这种以限薪为核心内容的监管反倒会在改善银行公司治理中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方面得以倒退。  相似文献   

16.
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其监管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针对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问题,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或相关指令将影子银行纳入其监管框架,并加大监管力度;FSB则强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提出分类监管措施。借鉴国际经验并立足我国的实际,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应当注重实现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后,银行跨国并购逐步成为以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热点。但在理论界,关于银行跨国并购行为的理论研究尚未产生正式、一致的模型来合理解释跨国银行并购的决策。通过对1978—2001年期间发生的2,357起银行跨国并购案例的数据流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提出了银行风险监管的三大要求:最低资本标准、监管约束和信息公开。并且强调银行机构自有资本与银行风险防范之间的紧密联系,完善了银行资本计算与银行风险的计量方法,进一步扩展了风险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风险控制与防范的理念,为协调各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但客观上也对新兴国家银行业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过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普遍的强化金融监管的趋势。如果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进行考察,就可以发现,监管强化的本质其实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化"因素与日递增的诉求,而且它具有被动性、暂时性、不完全性和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0.
影响国际金融关系的因素很多,跨国银行作为国际金融领域中典型的金融机构,它的发展对国际金融关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拓展了国际金融关系的联系渠道、突出了国际金融关系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难度、改变了国际金融关系的力量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