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这与食品监管立法体系和执法体系的不完善密切相关,我国食品监管立法体系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条款笼统滞后,伸缩性太大,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责任体系中罚则较轻。食品监管执法体系呈现出“散”“乱”“软”现状。完善食品监管立法和执法体系的思路是:整合法律资源,制定统一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完善法律责任体系,整合执法力量,建立统一的食品监管部门并明确规定其职责,健全食品安全预警监控制度和奖励举报制度,消除行政执法与司法之间的断带,实行责任倒查机制。  相似文献   

2.
保障公众理性地参与转基因监管,有助于提升转基因立法、行政决策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也是《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对欧盟和我国等缔约方规定的义务.通过总结欧盟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态度,梳理欧盟转基因立法框架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发现,欧盟现有立法赋予公众参与转基因立法、授权和政策决策过程的权利,并为该权利的行使设置了具体的制度.我国应当借鉴欧盟经验,在转基因立法中增加公众参与条款,确保公众能够获取信息、参与决策和寻求司法救济,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参与转基因监管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频频引起舆论热点的话题之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立法,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投入,但当下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同样有着东方文化传统的韩国结合其在WTO中积累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鉴定标准等监管措施,在其食品市场的监管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比较中韩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不同,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在立法、执法以及社会共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可借鉴韩国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从监管立法、执法以及社会共治三个方面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食品安全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立法不细致、执法标准不统一和法律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食品安全监管立法措施的基础上,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和方法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构建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形成联动监督执法机制;提高监管执法水平;依法建设食品安全快速预警反应机制;构建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环境。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必须从完善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境司法,增强公众守法观念,强化法律监督方面进行环境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行政立法在理念上彰显人本精神,在内容上注重人权保障,在程序上强调公众参与。但我国行政立法存在政府本位主义浓,公众参与程度低,监督审查弱等问题。在行政立法中应该牢固树立平等理念,加快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健全司法审查为主的监督制度,以便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7.
地方立法工作影响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法治观念的加强与公民素质的提升,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与精神底蕴。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的建设已日益紧迫,就美、日两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制度予以分析比较,以期对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品安全公众监督机制的检讨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法上的“公众”由不同职业、社会意识水平人群构成,我国现行立法在设定法律主体地位时缺乏对其进行类型化甄别,形成公众监督制度存在主体角色道德化、功能边缘化、权利行使附从化的不足.出于改善公众与监管者在法益上结盟的考虑,应当重新审视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对公众的制度期待,推动公众监督权的实在化,完善公众与监管者、公众与经营者间食品安全法律关系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八)》一方面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对象、罚金刑、自由刑进行了修改,另一方面增加犯罪情节要件和增设食品监管渎职罪,从而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力度,使得刑法对食品安全之保护更为严密和全面。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原有食品安全犯罪之规定存在的不足以及监管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本次食品安全犯罪立法修正的合理性。在司法中,需要对食品安全标准、罚金刑数额及其计算标准和食品安全犯罪情节进行重新解释。同时,考虑到食品安全犯罪危害的特点和国外相关立法例,应从增设行为犯、过失犯和资格刑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立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食品安全教育的意义: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执法成本和提高监管效度;规范生产者行为和提高食品质量。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教育力度不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企业行业自律欠缺,公众参与意识不强;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存在滞后性;教育途径狭窄,教育形式匮乏;对农村的食品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食品安全教育的对策:构建政府主导,有法可依的教育体系;提高企业行业自律,鼓励公众参与;教育内容要具体化、科学化,注重时效性;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形式;重视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公众的安全权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立法缺失、监管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等法律规制不足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改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制度,建构行政、司法和社会的多元监管体制,提高参与群体的法律意识,完善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教育在整个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是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治理的基础性防御环节。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格局在短期内难以发生实质性改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执法力量薄弱。借鉴国际经验,从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农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是实现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治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须充分认识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教育立法,建立稳定的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机构体系,丰富和创新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拓展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渠道和途径,以此推进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美、英、德、日诸国的城乡规划立法对于公众参与程序均有详细的规定,信息公开、告知、听证、说明理由、公众参与计划诸建制化与非建制化程序安排贯穿于城乡规划的立项、编制、审议、批准、实施许可与修改全过程.反观我国有关城乡规划立法,公众参与之信息公开、听证程序基本停留在规划草案编制阶段,而其余阶段几乎未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我国法律关于城乡规划机关承担告知、说明理由义务的规定亦极为狭窄.借鉴上述诸国关于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序的立法规定,希冀在检讨我国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立法规定之不足基础上对之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由自然地理特点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原生环境问题相结合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我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抓生态环境保护,而且要抓生态环境建设,要培育脆弱的原生环境并使历史遗留的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平衡恢复过来,我国西部大开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立法转型滞后、执法行政主导局限性、司法功能偏差、守法观念淡漠、法律监督力度不够。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应着力于立法实现跨越式转型、执法与司法逐步重整、建立环境区分所有权、发挥党领导下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单靠政府监管已力不从心,必须发动社会公众参与到关系自身食品安全健康的行动中来.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将政府监管和公众参与加以契合,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通过对食品安全公众参与理论基础的分析,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厘清公众参与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的耦合关系;为解决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应制定并完善相关食品安全有奖举报的法律法规,统一奖励原则、奖励主体,规范奖励程序,确立科学合理的有奖举报结构体系和内容,建立“深喉”举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司法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公众有序参与司法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我国现行公民参与司法制度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形式层面而实质参与缺位,这主要表现在参与主体的公众性低、法律规定范围内参与渠道单一、参与流于形式。公众参与司法的正当性基础主要体现在公众正义感与精英主义的平衡、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契合、体现协商民主的价值。但公众参与司法应受到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的限制。当前,"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这两个方向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公众参与司法"双向互动"模式,而这一转型又指明了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监管是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共同服从规则治理的行为,监管权限规范是控制监管权力的法律之笼。从规范与事实两个认定基准出发,根据监管权限规范的不圆满性及被动执法的现状,足以认定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权限规范存在严重漏洞。监管权限漏洞具有五种类型属性、四种具体类型形式。其中,监管时限漏洞为其核心漏洞。填补监管权限漏洞要遵循从立法到司法的方法路径,体现规则的正义,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完善的监管权限规范体系。随着大部制的建立,监管者处在新监管体制与旧监管规范的矛盾和冲突之中。修改我国《食品安全法》,填补监管权限漏洞,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治理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公益问题,需要社会公众的有序参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也是公众的一部分,在食品安全治理中亦要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需要政府采取行政委托、行政指导、行政契约、行政奖励等方式,以达到食品安全监管良性循环之目的。同时,政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保障食品安全治理公众参与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存在地区差异,即珠三角地区公众参与、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政府监管的满意度低于港澳地区。随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治理中政府监管满意度对公众参与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参与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公众参与产生正向影响。食品受害经历对风险感知和参与态度有正向影响,进而促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即有食品受害经历的个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愿更高。研究结论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跨界合作与社会共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今网络餐饮繁荣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强烈关注。我国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立法上存在监管机构职能模糊、罚款数额设置过低的缺陷。在实践中遭遇到监管部门执法压力增加、网络平台提供者履行义务不彻底、社会监督作用失灵的困境。基于此,可以通过列出"权责清单",加大处罚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中心和信息披露制度,线上线下监管双管齐下,督促网络平台自检自查,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等措施来解决,推动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