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藏语拉萨话是有声调的语言。在它的声调系统中,除四个(或者六个)声调之外,还有一个独特的声调——轻声。 笔者在拙文《藏语拉萨话轻声初探》(以下简称《探》文)中,参考前人研究的成果,对拉萨话轻声的认识、读轻声的规律以及某些轻声产生的原因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在这篇文章中,试想就藏语拉萨话轻声的性质,以及轻声与句法结构的关系问题再作些粗浅的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的轻声既是一个语音方面的问题,也是和词汇、语法很有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轻声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有的现代汉语教科书对轻声到底是声调还是音变这个问题采取了模棱两可的解释。在这里,我想就轻声的性质、现状和来源作一番探讨和论述。一、轻声的性质有一部《现代汉语》教材谈到轻声的性质时这样说:“普通话里读轻声的字大都有它原来的  相似文献   

3.
"轻声"是普通话里的一种特殊变调,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必须考查的语言点之一.由于轻声的不确定性(音变调值和轻声词数量的不确定性),使得轻声成了测试中令人困惑的问题.本文针对笔者临场测试所收集到的轻声问题,从语音理论的角度,对如何把握好"轻声"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轻声的概念、声学特征以及轻声的读法等方面探讨了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中有关轻声的评分标准及受训者学习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茜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6):123-126
针对声乐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阐述轻声唱法概念与特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声乐训练中适用轻声唱法的三种情形,具体分析了如何运用轻声唱法进行声乐训练以及可以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谈轻声词整理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声词整理是普通话教学和测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整理轻声词要有全面、系统的考虑和明确、一致的标准 ,不同类型的轻声词有不同的整理原则。目的是方便群众掌握和应用 ,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依据形式标记、注重语音发展、适当兼顾方言”三个原则 ,提出了对于《大纲》中轻声词规范的具体方式和设想 :1.从语法、意义、语音三个方面寻求轻声词的形式标记 ,划出最低限度必读轻声词的范围。 2 .将一批带类后缀的词中占少数的轻声词归并为非轻声。 3.参考各地方言确定一些轻声词的取舍。 4.对难以归入以上各类的词允许存在非轻声的读法。  相似文献   

8.
石门方言里,每个词语都有与语法结构相对应的轻重格式.轻重格式里的轻读音为石门方言的轻声.石门方言的轻声不限于重轻式,轻声音变主要表现为原有声调的变形.这种轻声引起的声调的变化是石门方言里惟一的变调形式.轻声变调所产生的调值一般与本调有关,与前后音节的声调无关,可分为语法变调、区别新旧词的变调和别义变调等.语法变调中的结构变调是石门方言轻声变调的主流.这些不同类型的轻声变调目前已出现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和普通话的轻声不同,各方言轻声的表现形式或同或异,类型多样。根据决定轻声音节调值的不同因素,方言中的轻声可以分为四种情况:轻声调值受前重读音节单字调的影响,轻声调值由本音节的单字调决定,轻声调值跟二者都有关,轻声调值跟二者都无关。通过对方言轻声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求更全面地认识轻声,更规范地掌握和运用普通话的轻声。  相似文献   

10.
轻声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汉语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对其性质的界定仍莫衷一是.描写、分析汉语方言中轻声的语音表现,具有典型性的方言的例证说明,轻声不仅仅是一种声调的变化,更是一种与语义相关的特殊变音.  相似文献   

11.
三音节词、短语词和惯用语的轻声音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现代汉语的轻声,对于促进语言规范化,推广普通话,改进语言教学都是有意义的。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三音节词的轻声,也探讨三音节短语词和惯用语的轻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通过大量轻声词的实例分析,认为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十分重要,指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逐渐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原则,提出在普通话的实际运用中,要保留能区分词义和词性的轻声,减少不具有区别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注音不一致、北京话读轻声而其它地区方言很少读轻声的词。  相似文献   

13.
松滋方言的轻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滋方言轻声的特点是音长缩短和音高变化,其音高延续了前字声调的终点音高;松滋方言的轻声音节只有音高特征,但轻声前字曲拱特征仍然保留着;前字为阳平和上声的有变调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普通话中,有一种读起来又轻又短,听起来不太明显的音节。这种音节多数出现在词语的连续音节中,发音时用力很小,致使声调模糊,失去了原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对于这种音节,我们把它称为轻声。例如“走吧、拿着、舌头、屋里、写封信、上去、妹妹、说说、叫他、稀里糊涂、试一试、去不去、柴火”等等(加点的音节读轻声)。这类音节在汉语词汇中,数量不少,使用的频率也很高,它们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有的能区别意义;有的能体现普通话的风格,增强表达效果。但是在长期的汉语教学中,人们对于轻声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只作一般的简单介绍就过去了。对于轻声的发音规律,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对于我们的教学对  相似文献   

15.
试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普通话的轻声词也在逐渐变化.通过大量轻声词的实例分析,认为对普通话轻声词进行规范十分重要,指出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要根据语音发展实际,确立"必读轻声词语逐渐减少,可轻可不轻词语总数增加"的原则,提出在普通话的实际运用中,要保留能区分词义和词性的轻声,减少不具有区别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注音不一致、北京话读轻声而其它地区方言很少读轻声的词.  相似文献   

16.
河北沧州地区方言轻声系统特征鲜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东部地区阳平上单字调在轻声前可区分阳平和上声;部分县市方言在“*阳平+轻”、“去声+轻”连调式中前字调值相同,轻声后字根据前字调类不同而进行区分;部分轻声音节音高实现途径为前字音节“终点延伸”.  相似文献   

17.
轻声由于读得轻而短,所以就失去了原先的调子。普通话中的轻声是一种变调现象。普通话中由于前面字的声调不同,后边轻声的音高也有所区别。从宝鸡方言具体的语音图谱中观察分析得出:普通话四声后的轻声在宝鸡方言中音高也有所区别,大概排列的顺序为:阳平(35-24)——高;去声(51-44)——中;上声(214—53)——半低;阴平(55-21)——低。  相似文献   

18.
湘潭方言单字调和双字组变调的语音实验研究发现,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4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湘潭方言的连读变调有两种形式:上声在二字组无论做前字还是后字,均由42变为44;入声在阴平、阳平、入声字后时,由24变为33;湘潭方言的轻声时长大约是非轻声的一半,调值为3,上声在轻声前也发生变调,由42变为44。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并从多个角度就如何区分有区别词性词义作用的轻声词和同形的非轻声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音实验证实在乌鲁木齐汉语方言中,轻声音节既不轻也不短。在乌汉话中,辨别轻声与非轻声主要是音高在起作用。乌汉话轻声的另一个特点是它能引起前字变调。通过优选论分析,探讨影响乌汉话变调的7种制约条件及其层级排列,使乌汉话的轻声前字变调和轻声的调值得以在统一的模式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