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语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词缀化的倾向日益明显,派生构词法显现出了极强的构词能力。与传统派生词相比,派生词新词语在词根、词缀以及整体结构等几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英语的WORD和汉语的"字"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应的现象,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英语词缀与汉语偏旁的相似性。研究发现英语词缀和汉语偏旁都具有范畴化功能,是认知范畴化作用于不同语言文字的结果,不同语言文字在构造上所体现的相似性反应了人类认知的普遍性。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语言、思维和认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英汉语反义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义语"是描述词义之间对立现象的语义学术语.对于什么样的词义关系构成意义相反,英汉语言学家的观点并不一致.英语认为反义词表示一种对立关系,汉语研究则大多仅将反义词看作是词义相互矛盾或相反的关系.因此,英语一般将反义词分为互补、等级和关系三种类型,汉语大多仅分为矛盾和相反(等级)两种.在形态上.英语常通过否定词缀表示反义,汉语虽然对是否存在词缀有争议,但词缀化反义词呈现出上升趋势.在使用过程中汉语优先选择音节和构词对称的反义词.  相似文献   

4.
运用词缀附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构词方法.东安石期土话中的词缀"咑"可从类别、功能及与普通话词的对应三方面进行分析.类别上,"咑"尾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量词词尾;双音节"咑"尾词与普通话词之间有六种对应关系;功能上,"咑"尾不仅是一个构词的后缀,而且它具有附加性的词汇意义及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析取词是构词法中难以界定的边缘现象,往往是把词汇中的臆断部分作为词缀,逐渐固定使用。英语表音特征和汉语表意特征决定了英汉析取词汇形态特征各异。英语中的"析取"现象出现在词首和词尾,汉语则主要出现在词尾。尽管英汉社会文化基础不同,但是析取成分的产生共同遵循联想原则、经济原则和通用原则。对英汉析取词进行对比分析,可为增强语言学习的正向迁移,提升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词缀变化、新词缀出现、逆构词法和零位派生以及词缀发展的不稳定性等方面,英语和汉语词缀具有共性,即词缀化倾向和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借用。把握这些特点,对于词汇学习和英语、汉语教学及研究都将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代汉语自源性类词缀化是词根语素虚化为类词缀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派生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自源性类词缀数量逐年增加;词族扩容呈周期性变化;Abb式叠音后缀完全由词根语素构成。当代汉语自源性类词缀的逆同化现象是外来纯表音成分被实化为具有构词意义的词缀,再被实化为类词缀。条件是:复音外来词必须简化为单音节;汉语中必须有同音同构的语素作为逆同化的类推基础。路径是:在构词层面完成词缀化过程;在句法层面完成类词缀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清代满语中动词类汉语借词与满语固有词相同,具有构词功能,即在汉语名词或动词后面缀加动词词缀.根据构词特点,满语中动词类汉语借词可分为两类:一是依托于派生词缀的派生动词类借词,二是不依托于派生词缀的非派生动词类借词.其中,派生动词类借词在满语动词类汉语借词中占绝大多数.根据词法上的特征,非派生动词类借词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n或ng辅音结尾的,一类其词干是以元音结尾的,在该类借词中,对n型词干的构拟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具有相关特性的语素变体.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词化研究,对英汉语中的动词词化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现代英语和古汉语的动词词化程度较高,但现代汉语的动词词化程度较低;在表达动词的使役关系时,英语和古汉语大多采用了综合型词化表达法,而现代汉语大多依赖分析型的非词化表达;在表达动词的动宾关系时,英语和古汉语动词词化程度很高,现代汉语中的此类单纯动词词化程度低,但现代汉语中的表示动宾关系的复合动词词化程度很高;在表达动词的偏正关系、动补关系时,英语的动词词化程度明显高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0.
汉英派生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前缀的作用主要是改变意义、改变词性、表示附加意义,后缀的作用主要是改变词性、表示某种感情色彩;其词缀都是由词虚化演变而来;其使用都受严格的规约支配。其派生词的组合方式主要有非独用词根与词缀组合、独用词根与词缀组合等形式。在词缀的数量和来源、词缀的意义、词缀与词根的组合形式、词根的性质、叠音后缀等五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现代英语导游的内容选择和表达要善于运用"以我为主"和"以客为主"的综合策略,以保持较高的信息量和文化内涵。在导游讲解中"以客为主",考虑海外游客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信息差异,通过增补解释,使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传递最大化。在确定内容时"以我为主",突出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事物,注意使用汉译英异化方法,保留中国文化的精神和风味。  相似文献   

12.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的模式是IMRD,但是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始采用OM-RC模式。文章从问题解决模式和试验报告单入手,分别探讨IMRD和OMRC的体裁理据,并且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的异同。IMRD和OMRC分别是问题解决模式和试验报告单体裁化的结果,IMRD的构件比OMRC灵活,适合多学科的综合期刊摘要,而OMRC各项构件要求明确,易于作者和读者把握,适用于实验性较强的学术期刊摘要。对IMRD和OMRC摘要体裁理据的分析,有助于英汉研究论文体裁的认知理解,为我国科技论文摘要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一条龙"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几年我国外语界对英语教学"一条龙"研究作一综述,并对此提出有待于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以能引起外语教育界广大师生对我国大、中、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作为黄老道家的集大成之作,《淮南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是中华典籍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界对其英译研究的关注明显不足,研究方法仍以内省式、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性研究视角.文章基于语料库翻译学范式,以《淮南子》原文、白话译文及现有两个英文全译本建立汉英平行语料库,涉及语料收集、对齐、标注、检索等步骤,并对其应用于...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Hoey的词汇触发理论,依据真实语料,探析了汉语视觉动词“看”不同义项与其动后语的关系特征,进而对“看+动后语”结构模式的英译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汉语结构中“看”字的多义性引发其动后语触发的多样性,在汉英转换时表现出“一对多”的关系以及英译的相对多变性.  相似文献   

16.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合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短语动词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文章运用隐喻、意象图式和概念合成等理论对介词for以及由for构成的短语动词进行了认知语义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介词for表示前后方位概念的意义已经被front和before所代替,但其意义延伸仍然是以其基本空间意义即表示前后的意义为基础的;其演变的意象图式为包含“始源——路径——目的地”的运动图式,for的现行意义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一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延伸而产生;而for短语动词则是由动词的意义与for的各种现行意义进行匹配合成而来。  相似文献   

17.
漫谈“族”尾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汉语中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族”尾词,以指称“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列述此类“族”尾词的结构和意义类型,并对其产生的社会动因进行简要分析,可以发现此类“族”尾词还存在诸多有待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WORD和字分别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自然单位。汉语中的字等于或小于词,是汉语的构词单位,相当于英语中的词素。在形态结构上,汉语中的字和英语中的词大都可以分析成更小的音义单位。而分出的这些单位都相当于英语中的Morpheme。Morpheme可译成词素或字素,相当于汉语的偏旁部首。英语中的构词和汉语中的构字部件都不变,但洐生能力极强,掌握这些基本的构件,对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力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词汇文化内涵的产生,比较了中英语言中部分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借助于这些比较,说明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各自语言中同一植物词汇,却具有相似或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的差异,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与沟通,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有一句名言:“英文不是中文”。英语和汉语各有自己的规律。因此,把握好二者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或英汉翻译大有裨益。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英语中存在着一种为汉语所没有的语言现象:数个语言单位表示同一语义。而这一语言现象为不少人所忽略,因而,常常造成对英文理解的偏差或英汉互译的误差。为此,本文拟就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