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困境与治理: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志愿服务是完善社区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社区治理与善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目标,然而社区志愿服务的失灵阻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失灵的现状要求重构社区志愿服务结构,再造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机制。依据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观点,社区志愿服务包括意愿、激励、组织、资源、文化、技术六大内部要素和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三大外部要素,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化运作机制就是这些要素的有效组合,它涉及志愿微循环机制的完善、协商机制和参与机制的合理选择,以及事务分流机制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近代天津城市慈善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民间,包括地方官员以个人身份捐助的俸银,同时,也有一部分来自官方拨款和捐税收入。在人事管理方面,早期慈善组织一般采用轮值制,到后来采用董事制。在经营管理方面,清末的慈善组织有将存款存放到当商、银号生息的,有购买土地出租赚取租金的,还有购买房产地皮出租房屋的。到民国以后,大多数慈善组织的经营模式以存款取息为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明“非生命世界是一个自组织世界,生命世界也具有自组织现象,人类社会亦不例外”这一观点,揭示出社会自组织的主要隐性特征有系统开放性、非平衡非线性、自下而上性等,以区别于社会自组织的自愿性、组织性、灵活性等显性特征,有利于更进一步探究其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社会作用,并以山东省莒县农民志愿救援队为例对其客观存在性进行了例证.文章的独到之处是把社会自组织的系统开放性、非平衡非线性、自下而上性等特征界定为隐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既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增进了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探讨峨眉山市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主要做法,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得出结论,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主要依赖其自身组织体系的健全与运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组织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志愿服务组织渐入到公众视野,笔者通过到包头义工联合会的实地参与、了解、发现包头志愿服务组织在管理上、生存发展的延续性上及对外交流、学习、借鉴上都有其局限性,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志愿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社会、政府、民间组织相互协调,政府、社会要为组织提供足够强大的外部社会保障。民间组织要加强对其自身发展能力方面的建设,只有这样多方全面的合作,才能使志愿服务组织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模式在运用新媒体上主要存在几个问题:新媒体运用的满意度较低,舆论宣传和项目运作的机制不健全,人员招募和培训指导的自主性不强,激励管理和评价考核手段的创新性不够及新媒体运用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扶助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平台搭建与内容供给明显不足、师资力量与组织保障严重缺乏。因此,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运用新媒体的具体方略可以从综合施策,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新媒体平台体系;协同互动,创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衔接的工作方式;注重实效,构建运用新媒体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出现了以农民工与下岗职工为主要组成人员自发形成的非正规就业渠道,即马路劳务市场。目前,马路劳务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里的一种重要的短工交易平台。笔者对南宁市A马路劳务市场进行了相关研究,进一步认识了社会转型期马路劳务市场的形成原因、存在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人们对志愿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构建志愿服务的有效供给机制势在必行。基于在河南省进行的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有效的志愿服务供给机制应该由五要素构成:健全的法律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高效的运行机制、全方位的支持体制以及合理的评估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9.
培育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需要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平台.高校须精心组织,积极宣传,加强引导,将志愿服务与学生成长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利用志愿服务活动这一平台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路径,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效果。以志愿服务强省山东省志愿服务组织为对象,综合使用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与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性由组织发展、公众倡导和治理功效三个维度组成。组织活力是影响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性提升的直接因素,受到制度环境和社会资本的双重影响。为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志愿服务组织应该积极构建纵向和横向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化出现复兴热潮,庙会研究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渡庙会的复兴是地方精英、普通民众、民俗文化协会与地方政府之间不断协商、合作的结果。庙会发展背后蕴涵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镶嵌着当地社会文化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江苏徐州地区经济呈跨越式发展,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以经济利益矛盾为主要形态的社会矛盾显著增多,各类社会纠纷数量持续高位运行。这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针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调处社会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社会公平、利益均衡与利益共享、民主法治与安定有序、政府主导与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的责任分担机制、源头治理机制、多元化解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追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志愿活动在主观认知、组织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尚存不少问题,需要从参与、管理、保障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杨叙 《社区》2003,(23):32-32
丹麦人素有热心公益事业、投身志愿服务的传统。在丹麦,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定期或不定期地从事志愿者工作。想从事志愿工作的人可以到地方志愿者办事处报名,志愿组织也可以通过办事处招募志愿者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志愿服务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丰硕。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对我国志愿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升大有裨益。总体来看,国外研究者大致将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分为经济功能、民主与政治功能、个体功能、社会功能四类。中国与之相似,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与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四类。国外研究强调理论思瓣和实证分析,并对社会政治决策有可操作性的影响。国内研究分类清晰,对德育功能的分析较为深入,并注意到了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联动的重要意义,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较分散、理论基础较薄弱、对政治功能研究不够、缺乏评估指标体系、没有提出以社会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志愿服务发展途径等。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是对这些缺陷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等重大事件见证了民间志愿者参与公益的热情和力量,这些民间志愿者组织服务在志愿活动中显示出独特的影响,初步形成了与"体制内"志愿者组织共生共存的格局。上海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社会治理及其创新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防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风险共生"这一转型期社会风险特征及主要风险因素的分析,指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防范社会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在对典型社会风险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社会风险防范的若干机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意识,建立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志愿组织以其内涵的高尚的志愿精神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在公民精神培育、创造社会资本、提供公众参与平台等方面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了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组织属于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志愿服务参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形式。安徽省长丰县马郢社区提供了政府引入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案例,其成功经验可以从社会质量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本文从社会质量理论的4个条件性因素维度,对“马郢计划”进行评估分析,探索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制度路径、理念路径、治理路径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20.
侨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时,对于境外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志愿服务专业性不强,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等.通过对华侨大学境外生志愿服务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在侨校应该开展针对境外生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并优化境外生志愿服务队伍等多途径来健全志愿服务机制,保证志愿服务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