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对资本自由度与区域创新绩效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本自由度对区域创新绩效有着很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创新绩效不同的地区,资本自由度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呈现阶段性特征。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政府及制度因素、经济因素、货币供给及金融发育程度对创新绩效有着正向的影响,而金融市场化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还不是很明确,有待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改革,这种正向影响才会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
深入研究福建省环境管理的区域差异,对丰富和完善环境政策、提高环境管理绩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4—2014年福建省九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环境管理效果区域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各区域间环境污染存在空间相关性;在影响因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程度对环境管理效果有正向作用,而环境规制、城镇化水平和投资程度的影响效果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主要利用30个省市1997—2012年共16年间的面板数据,结合STIRPAT模型,考虑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工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程度等6种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对我国东中西3个区域~1的碳排放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对外贸易程度的提高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城镇化水平则是影响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工业结构是影响中部区域的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西部区域的碳排放影响作用最大。不同区域应当根据区域特点,制定符合区域特色的节能减排对策,实施区域差异化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4.
依据2009-2020年我国31个地区(港澳台除外)省际面板数据,对绿色金融及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后,采用融入绿色金融因素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农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状况进行整体网络特征、网络个体特征、块模型以及QAP相关和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9-202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网络形态较稳定,不存在孤立的点,各地区农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性水平及紧密程度均不高,网络结构有待优化;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陕西一直为网络中心;京津冀、东北部、东中部地区位于“双向溢出”板块,部分西部地区位于“净溢出”板块,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净受益”板块,东南与西南部分地区为“经纪人”板块;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其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越强,对各地区农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稳定性越有利,且2015年后绿色金融对其影响不显著,表明绿色金融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有待提升。除技术水平差异外,空间邻接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业生产结构差异对农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存在不同影响。由此提出如下建议:充分利用空间关联关系,实现区域协同减排;提升各地区绿色金融水平,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内外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沿海发达地区表现为高水平区域创新能力集聚;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及其溢出效应与地区内外创新能力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此外,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水平和研发人员投入均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此政府需正视区域间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加大教育支出投入,提升市场化水平,鼓励并支持更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规模,以此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加强地市碳减排、提高地市碳排放效率是山东省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构建考虑能源替代效应的RAM模型对山东省地市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运用Moran’s I自相关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7地市碳排放效率呈现空间聚集效应,多数地市表现为空间依赖性;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化对碳排放效率有负向影响,对外开放与科技支持水平对其有正向影响;各地市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合理推进城市化、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区域碳减排合作机制等提升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形势下,农业生产绩效的提升是否有益于农业生态的改善?以这一问题为出发点,该文利用中国31个省(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采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中国农业生产绩效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系,考察两者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绩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呈现显著的双门槛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发现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农业生产绩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绩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着负向非线性影响效应,表现出先梯度降低再增加的走势;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绩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也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但表现出先增加、继之降低、再增加的倒"N"型走势;西部地区表现出先增加再梯度降低的趋势。因此,根据农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的农业碳减排政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集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推广益生态且经济的农业技术,加大农业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绩效的绿色农业道路是我国实现农业转型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交通便利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提高可以抑制区域碳排放总量,劳动力水平、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合理化、第二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提升会刺激碳排放总量提升;(2)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城镇化进程的变化会对当地碳排放造成影响,同时还可以对相邻区域的碳排放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刺激或抑制;(3)环境规制、发展智慧交通、引入外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是当前达成低碳低排目标的高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研究中国市场化程度、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对国家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企业对投资者与公益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对国家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企业对员工、投资人、公益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研究认为,在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企业和政府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效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两个系统的综合因子得分。据此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创新绩效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和创新绩效发展态势良好,数字经济与创新绩效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但全国整体耦合协调度水平偏低,大部分省份还处于初级或中级协调阶段。(2)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水平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形成了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的空间分布格局。(3)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才储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数字经济与创新绩效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政府调控不利于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为此,根据研究结论对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超效率SBM-DEA扩展模型测度2010年河南省银行业分地区的技术效率、建立Tobit模型分析其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结果显示,银行业区域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分布也不均衡,纯技术效率成为提高技术效率的主要途径;银行业技术效率呈现出空间的集聚性,中北部地区银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高于西部和南部地区,各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当地银行业的技术效率构成显著影响。各地银行应该立足自身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与当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区域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然而在经济总量日益增长的前提下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却越来越显著,特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区际分配的理论指导下,运用面板计量分析,考察了区域产业份额、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产品支出份额对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东、中、西三大地区在这些变量系数上的不同,探讨造成我国不同地区实际收入水平差距的因素.从而也验证了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区际收入差距理论,即区域产业份额是影响区际收入水平的关键变量,同时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产品的支出份额也对区域实际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区域的非市场化程度、政府财政政策力量以及对外经济开放度也会影响区域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区域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区域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严峻。如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选取西部地区为样本,深入分析影响西部地区碳排放效应变动的因素,在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的基础上,科学验证碳排放效应的路径依赖特征,分析人均GDP、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资本劳动比、政府管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同时,对西部地区2020年的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综合发现,西部地区在调整贸易结构和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以及加强技术改进等措施后会提高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体现出鲜明的区域和阶层特色。而区域收入差异程度同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因此,本文运用东部和西部1984-2012年省际间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东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加大了省市之间市场化差距,进而使得不同地区经济效率差异越来越显著,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9—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地区税收竞争的影响。典型化事实表明产业聚集与地区税收负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空间计量结果及其稳健性检验显示,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负担、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正向影响地区税收负担,即产业聚集程度高的地区可以增加其税收负担,从而在税收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提高产业聚集水平是提高区域税收进而改善公共福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秦岭陕西段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低碳化发展水平对我国如期完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秦岭陕西段6市农业作为研究单元,首先,从农作物耕作活动碳排放、畜牧养殖碳排放和农田土壤碳排放3个维度构建农业碳排放衍生指标体系,以此测算秦岭陕西段6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其次,对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TOPSIS法对各地农业低碳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秦岭陕西段农业碳排放量时间上呈上升趋向,空间上分为4个区域,即商洛与安康处于轻型区域,汉中、西安属于中型区域,宝鸡属于重型区域,渭南处于超重型区域。2003-2022年间各地农业低碳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是渭南,较高水平是商洛、安康与汉中。  相似文献   

17.
依据我国30个省(区、市)2015—2020年乡村物流相关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整体及各区域乡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四大板块间的整体性空间差异不断缩小,但各板块内的差异逐渐扩大并成为发展差距变动的主导因素。(2)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态势,地理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发展具有显著影响。(3)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最强,市场开放度主要对中、西部产生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够明显,他们与政府支持度和信息化程度一起影响着我国乡村物流的时空格局形成与演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域生活能源碳排放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6—2011年中国各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省域之间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分析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域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效应最为显著,生活能源消费综合碳排放系数以及生活能源价格对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也较大。在生活能源价格较难调整以及经济不断增长和人口规模不断增加趋势下,优化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减小生活能源消费综合碳排放系数,以及提倡居民生活节能,是减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建立考虑资源禀赋限制的全要素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十一五"期间碳排放绩效予以评价,在此基础上梳理各区域碳排放绩效演化特征,进而把握各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差异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十一五"期间,中国整体碳排放绩效保持较高水平,但提升速度相对较缓慢;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绩效最高,西部地区提升速度最快;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间在2006—2009年差异较稳定,之后呈发散态势,东部地区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中部地区发生α收敛,西部地区差异变动较大,三大地区间的差异变动较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31个省(市、区)相关数据,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平台建设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数字化发展指标,探究区域数字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平台建设的加强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绩效;(2)数字金融越发达的地区,区域数字化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越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宽区域数字化的研究视野,丰富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