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手机不良短信的社会影响及其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针对目前手机短信流行的现状,提出了短信普及的原因;从冗余信息,虚假诈骗性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政治信息,恫吓、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信息,淫秽色情信息,破坏性信息等方面分析了不良短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同时从手机运营商、政府、手机制造商和手机用户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手机短信成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及进行信息、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文章就短信文化流行的原因,从学生个人需求、技术发展和短信自身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了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族”,创造了新的“第五媒体”——短信新文化。信息联络、祝福传情、幽默调侃、评论宣泄;拓展交际、追求时尚、获得认同、彰显个性、缓解压力;新生活方式的“快乐”与“陷阱”并存。对青年短信文化要作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论短信文学的社会表征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媒体的普及率和覆盖率是其他传统媒体乃至网络媒体无可比拟的,这使得以手机为载体的短信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更全面、真实和准确.在反映民声、直陈时弊、记录历史等方面,短信文学称职而又忠实地承担着社会表征的功能,既体现出了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暴露了只是提出问题、点到为止、无法进行深入剖析的文体劣势.  相似文献   

5.
浅谈短信文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短信的普遍运用,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短信文学以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全新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形成于2002年下半年。从文学、语言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角度来分析短信文学,可以发现其类型有诗歌、散文、情书、小说;其特点表现为语言生动性、短小精巧性、民间世俗性、流通的便捷性。短信文学带来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也改变了文学的文体形式。其最大意义是让文学在手机时代或信息时代,走进了千百万参与者甚至写作者的心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让我们的民俗文化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6.
短信文学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行程,在显示出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语言的口水化、意蕴的扁平化、内容的复制性和理论的滞后性,等等.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后现代文化的渗透;创作主体生活体验的贫瘠;商业化的运作;手机技术的制约.短信文学若要走得更远,首先还得依赖于手机技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此外,还必须整体提升短信写手的综合素养;对批评理论家而言,确立一种“大文学观”,具有一种理论的包容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短信文学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行程,在显示出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语言的口水化、意蕴的扁平化、内容的复制性和理论的滞后性,等等。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后现代文化的渗透;创作主体生活体验的贫瘠;商业化的运作;手机技术的制约。短信文学若要走得更远,首先还得依赖于手机技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此外,还必须整体提升短信写手的综合素养;对批评理论家而言,确立一种“大文学观”,具有一种理论的包容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4个短信服务失误的情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N=175)手机使用者进行凋研,探讨短信服务失误对品牌信任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短信服务失误与品牌信任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短信发送出现乱码和垃圾短信对短信品牌信任负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垃圾短信的“双维度”分析和治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业的飞速发展,手机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垃圾短信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通信环境.本文通过对垃圾短信样本的广泛收集整理,从"内容"和"发送者"两个维度,对垃圾短信进行详细分类和分析,并针对各类垃圾短信的主要特征,提出重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桓晓虹 《南都学坛》2009,29(1):73-74
短信文学是在多元化语境下,伴随着手机短信功能的日益加强而诞生的文学新样式,既有对文学传统特点的继承,具有"代码"性、审美性、讽怨美刺性等特点;也有现代性的更新:以手机为主媒介、商品化、符号的共融性等;更有后现代文化特征的传达:异化性、开放性、平民性、游戏性、快餐性,从而使短信文学体现出多元交融的复杂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信息时代,手机短信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手机短信中比喻修辞格的使用频率极高。从格式上看,用于手机短信的比喻既有明喻式、暗喻式、借喻式三种基本格式,又有博喻式、较喻式、反喻式、引喻式等几种变化格式。多种格式的比喻灵活运用于手机短信中,呈现出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机短信业务的发展,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短信诈骗行为的泛滥,不仅严重侵犯了人们的财产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手机短信诈骗,应强化监管和打击,建立和完善手机号码实名制和储蓄实名制,加强宣传教育,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手机短信的突出表现使人们开始将其视为"第五媒体"。本文在否定这一说法的同时,分析了短信传播在基本特征方面与网络传播的一致性,并提出短信传播可以被视为网络传播的有效补充与延伸。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以手机短信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远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手段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学会利用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使之成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剂,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革命的不断推进,一种新的媒体,即依托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继“第四媒体”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短信的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初具规模的相关产业链,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文化和信息传播方式,并随之形成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根本的、新兴的文化——“短信文化”。“短信文化”带动了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手机短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短信在大学校园的信息传播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借助手机短信的功能优势,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身份多样化发展的新态势,拓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功能和形态。深入探索手机短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终端设备的GPS智能手机越多地应用于诸如公安、物流、测绘、车队管理等行业。定位精度高,使用方便稳定等优点,使得GPS智能手机成为这些行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时的首选。GPS手机出警导航系统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采用了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监控中心通过解读GPS信息定位出巡逻警员当前位置和出警目标点位置,巡逻警员使用解码函数来解析监控中心发送的出警短信内容,通过GPS手机导航及特设时时通讯和高精度放大/缩小地图功能到达出警目标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短信语言的话语结构形态出发,分析短信语言的5种语句结构形态即重复型结构形态、谐音型结构形态、隐晦型结构形态、含蓄型结构形态和断裂型结构形态,通过分析其语句结构形态可以发现,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往往借助语句结构形态这种特异的表达方式,影响受话人心理,传递那些隐晦、委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当前短信业务已延伸到互联网、移动支付等应用领域,而传统的基于号段的短信分发体系效率低,出错率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路由的短信分发控制方法,引入业务前缀码与用户号码进行一一对应,精确化短信路由方向,提高短信中心分发短信效率,避免业务重叠、冗余,最后设计实现了相应的SDCC网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