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者的歌吟──东北抗日爱国文学铁峰抗日爱国文学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反帝爱国文学.它是中国人民长期抗日救国斗争的历史见证,亦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抗日到底的艺术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浓郁的民族意识,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战斗精神,既有历史...  相似文献   

2.
一东北抗日义勇军是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总称。是一九三二年前,东北沦陷初期,以原东北军为基础的一支自发的群众爱国抗日武装力量。参加义勇军的不仅有原东北军中的广大爱国官兵和警察,而且更多的是破产的农民、工人、爱国的知识分子。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愤于日寇入侵的绿林中的爱国分子。成份极为复杂,组织名目繁多,没有统一领导,但革命力量甚为雄厚。为了便于了解和研究东北义勇军的基本情况,可按地区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为结束内战、逼蒋抗日,和杨虎城及十七路军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此张学良被蒋介石无理关押。东北军虽然失去了统帅,但广大爱国官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独立,为复土还乡,英勇杀敌,许多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样一支抗日的武装队伍,竟被蒋介石分化瓦解了。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东北各抗日阶级、各种爱国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建立起了东北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大体经过二个阶段,即建立人民革命军阶段和抗日联军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周保中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哈尔滨,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书记。后到吉东地区组建抗日联军,先后任抗联五军军长、抗联二路军总指挥、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等职,与日寇长期殊死斗争,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周保中同志坚持写下了百万字的《抗联日记》,揭露了日寇野蛮残暴的法西斯罪行,歌颂了东北人民和抗联战士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与日寇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记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总结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周保中《抗联日记》(1936年—1945年),系由周保中同志爱人王一知同志提供。现摘抄部分内容,供研究抗联史的同志及广大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6.
65年前,我国东北惨遭日本关东军铁蹄的践踏,在人民沦为亡国奴的黑暗日子里,给人们以阳光和希望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他们高举武装抗日大旗, 以血肉之躯在南满、北满和东满筑起反日长城,不仅挫灭了侵略者不可一世的凶焰,更显示了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勇敢顽强的战斗气概.东北抗联以自己鲜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新的民族“正气歌”,其中旋律最激扬者当属东北抗联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  相似文献   

7.
东北现代散文,有一个突变的时期,那就是以“九·一八”事变为界限的爱国抗日散文的突起。在此之前,东北现代散文缓慢地进行了十三年的文学革命。可是“九·一八”事变炮声一响,东北现代散文就象睡狮一样猛醒过来,一改过去的局面,抛弃了旧时的感伤和哀愁,去掉了圈圈点点半文半白的语句,从内容到形式,完全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东北文坛上,这就是东北沦陷时期的爱国抗日散文。  相似文献   

8.
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 ,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的抗日游击区里存在过游击根据地 ,其中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就是由杨靖宇将军和他指挥的抗日军队所创建。这一根据地虽然只坚持 7年 ,但对南满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丧失 ,主要原因在于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仅靠其自身力量是难以取胜的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略我国。面对民族危亡,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寇侵略的伟大号召下,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运动。然而,在反动政府和封建势力长期残酷统治下的甘肃,却是一潭死水,十分沉寂。这时,教育厅长田炯锦还顽固地提倡尊孔读经,束缚学生思想,禁止学生涉足政治。但是,隆隆的抗日炮声,还是惊醒了沉睡中的甘肃大地,唤起了甘肃民众。兰州女师的两个学生,为抵抗日寇侵略,愤然女扮男装,投奔抗日前方。许多爱国青年不满国民党对抗日的消极态度,寻找抗日救国途径,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他们的爱国行动,在这一潭死水中,激起了波澜。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事变”的发动,是为了逼蒋抗日,是完全“为了抗日救国”,“是要以西北的抗日统一战线去推动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张学良陪送蒋介石从西安飞往南京,是逼蒋抗日的继续,既有助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表现了他为抗日救国,不计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一人承担了西安发难的全部责任,为抗日救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伟大功绩。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纵容下,日本关东军大肆武装侵略我国东北,仅百余日,东北三省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三千余万同胞,四千余公里铁路和无尽的资源宝藏,就全部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直接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害而流亡关内的东北各界民众,立即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救国活动。其中,成千上万富于政治敏感的东北流亡学生最为活跃。他们深感亲人离散、家乡沦陷、经济来源枯竭之痛苦,热情赞助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号  相似文献   

12.
蒋桂冲突和平解决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桂冲突和平解决原因新探盘福东1936年6月1日,“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通电全国,要求南京政府对日宣战,并将两广部队改称“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由陈济棠、李宗仁任总、副司令,“北上抗日,收复失地”。由于南京政府拒绝两...  相似文献   

13.
董说平 《理论界》2000,(5):55-56
张学良在其政治生涯中 ,曾经两次离开东北军 ,第一次是在 1933年 ,热河战役失败后 ,他代蒋受过 ,背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 ,下野出洋 ;第二次是在 1936年 ,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实现全民族统一抗日之目的 ,他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被蒋扣压 ,一扣就是半个世纪 ,再也没回到东北军中。在两次离军之时 ,张学良均指定客籍军官 ,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为其代理人 ,授予他统率东北军的权力。本文就张学良两次启用于学忠的原因 ,作初步探讨。 一东北军与其前身奉军相比 ,是一支新型的 ,具有进步性的队伍 ,但是 ,奉军原有的封建忠君思想依然被原封…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和深远意义.东北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响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终于响彻全国,迎来了全国抗战爆发的新局面.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实际上是全国抗战的第一步,也是全国抗战的有力准备.它赢得了祖国东北的光复,对东北人民革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日不抵抗政策”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方针下执行的一条对日投降卖国政策。早在“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即一再电令东北当局和张学良对日军的挑衅“宜隐忍自重”,“我方应于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对于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命令,张学良不仅在口头上表示服从,而且在行动中绝对执行,命令东北军遇日军挑衅,不抵抗或躲进兵营,并收缴士兵军械,存于库房,甚至在获悉日军要发劝事变后亦未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张学良奉行对日不抵抗政策,一方面是受蒋介石“不抗日”的影响。张学良在“抗日须全国一致”的思想支配下,担心在政府不抗日情况下,东北军假如违令抗日,孤  相似文献   

16.
一、坚决抗日,誓死收复旧山河万毅原名万允和,1907年8月8日生于辽宁省金县四十里铺的一户农家.8岁时,入蒙学堂.1930年6月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同年7月,调到东北军第二十旅二十团任少校团副.1931年9月18日,万毅所在3队到南满铁路西侧训练,并且随身携带武器弹药,这是与以往训练不同的.说明东北军的当权者们已在相当程度上知道了日军将有异常行动的消息.果然,当夜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万毅所在部队因远在郊外,士兵们没有听到炮声,还蒙在鼓里.在蒋介石“不抵抗”的军令下,部队撤到锦州、北平,后调到陕西去“剿共”.  相似文献   

17.
李辉英和他的抗战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怀念为中国抗战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东北爱国作家李辉英。 吉林省籍香港作家李辉英(1911—1991)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这位左联老战士,三十年代初崛起于文坛,始终把反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作为自己创作的主旋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抗战题材作品写得最早也最多的一位作家。 “九·一八”东北沦陷后,21岁的李辉英,以一个不甘心做亡国奴的爱国青年不可抑制的愤怒和仇恨,投身子抗日文学的创作。 五十多年来,李辉英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抗战烽火中,还是在灯红酒绿的烟花港岛,他都以反映抗日斗争为自己文学创作的母题。他先后出版了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集9部,散文集3部。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一周之内,辽、吉两省的千里河山,辽河之滨哲里木盟的广阔平原,大部分土地沦于日寇铁蹄之下.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各部爱国军民纷纷投入了抗日斗争的洪流.同年十月,李海山挺身而出,自行起兵抗日,他组织和领导了一支约五千余名蒙古骑兵的抗日武装队伍,初为收复失地,血战通辽;后又转战赤峰、热河、察哈尔等地,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多次的英勇战斗.他在蒙古民族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占领东北进而灭亡中国的罪恶阴谋,中共满洲省委明确提出无论在工运、农运、兵运、学运和市民群众运动中,都把反日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东北青年运动通过发动青年学生开展反日爱国斗争,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谋取东北路权的阴谋,最终,促成"反帝大同盟"的成立.为"九·一八"事变后中共迅速组织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全民抗日,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64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武装入侵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侵略军的铁蹄蹂躏了壮丽的东北河山,东三省人民陷于腥风血雨的灾难深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军民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振长缨,缚强奴,共赴国难.于白山黑水之间,在桦江辽河两岸,与日本侵略者喋血奋战,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抗日斗争,“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佳木斯地处三江平原门户,北靠俄罗斯.水陆交通便利,是军事战略要地.日本侵略者为加紧镇压抗日力量,在这里派驻重兵,妄图把佳木斯变成围剿抗日联军,向北进攻俄罗斯的军事基地.在东北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佳木斯地下党活动在敌人重兵据守的心脏.发展组织,宣传群众.武装群众,配合抗日联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地下党中的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献身.血沃三江!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今天,抚今追昔.佳木斯人民不能忘记过去的悲痛历史,也永远不会忘记佳木斯地下党在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佳木斯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在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形势的影响下,佳木斯成为东北地区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早在1930年夏秋之际.共产党员唐瑶圃(原名唐吉昆,化名姚新一)从北京弘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