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先 《山西老年》2009,(2):63-63
现实生活中,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个现象用法律的观点去分析,主要源自五种误区。误区一:出嫁的女儿不赡养。张老汉夫妇是一对年届古稀的农村夫妇,生有三子一女。小儿子自小痴呆,其余两个儿子在本村务  相似文献   

2.
叶启橡 《老友》2014,(3):1-1
正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雷锋身上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乐于帮助他人,并一生以此为乐。我想,帮助人,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真善美的高贵品格。我的邻居老李,年过六旬,每天负责接送自家的小孙女上幼儿园。他楼下的小刘夫妇有个4岁的儿子,刚好也在同一个幼儿园,但小刘夫妇都在上班,正为接送儿子发愁。老李知道后,主动找到小刘夫妇说:"你把钥匙交给我吧,我帮助你们接送小孩。"这一帮就是3年。老李的行  相似文献   

3.
青蛙公主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一天,国王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说:"孩子们,我想给你们娶亲。你们各取一支箭,到田野里把箭射出去,箭落之处,就是你们的缘分所在。"三个儿子各取一支箭,来到田野。大儿子的箭射到一个贵族的院子里,  相似文献   

4.
李文翰夫妇的女儿在加拿大博士毕业后,在当地的一家IT公司找到了工作,收入很丰厚。自打前年李文翰夫妇退休以后,就三番五次地写信打电话,让老两口过去团聚。在女儿的一再催促下,老李夫妇决定今年春节赴加国和女儿过一个团圆年。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女儿也寄来了机票,眼看不久就要见到女儿了,老两口却又发了愁:这一去就是半年,家里没有人,万一有个像暖气管漏水这样的麻烦事可怎么解决。可是,大过年的,谁愿意住在别人家里呢?老李夫妇一连几天也没有想出个合适的人来。 临行前一个月的一天,老李夫妇正在家里忙碌,“叮咚,叮咚” 有人按门  相似文献   

5.
杨燕 《华人时刊》2011,(6):72-74
富商周家军有个心病,妻子黄燕为他生了双胞胎女儿后没有再生育,而他特别想要一个儿子。后来,周家军在南美做生意时结识并包养了一个叫艾莉丝的女子,艾莉丝还真的生下一个男孩。当周家军开始怀疑儿子不是自己的时候,艾莉丝立即伙同哥哥布下一个陷阱……知悉丈夫身陷险境,黄燕不计前嫌,跨国救夫。妻子的爱终于感动了周家军,两人重新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源流》2007,(11)
2006年5月,沈冬老人因病逝世了。但他在九泉之下,万万没想到,因为他的两份遗嘱,引起了家庭纠纷,让子女们互相打起了官司。沈冬老人生前育有4个女儿,没儿子。几  相似文献   

7.
城市幽默     
《社区》2001,(1):52-52
有偿吃饭 冯主任有个宝贝儿子,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长得还像幼儿园小朋友似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爱吃饭,一日三餐像是受刑一样,动不动就推开吃了半天还是满满一碗的饭,说:“我再也不给你们吃饭了。” 冯主任夫妇十分苦恼,为哄儿子多吃一口饭,什么招都试过了,就是没有效果。这一天,冯主任跟在日报社当记者的老婆商量对策,冯主任说:“我想了好久,看来可以试试这一招,有偿吃饭,积极性一定一下子就提高起来。”接着,冯主任夫妇制定了有偿价目并随即向儿子宣布:  相似文献   

8.
1998年感恩节的前一天,女儿带我和老伴到美国俄亥俄大学的莱瑞(译音)教授家。驱车12小时,到达时,教授夫妇已等候在门口。我与莱瑞夫妇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了。第一次是女儿生孩子后,他们远道来为我的小外孙祝福并赠送钱物。教授夫妇把我们迎进屋后,寒喧片刻,便引我们上楼,他们为我们安排的房间非常整洁干净。女儿三口一间,我和老伴一间。 莱瑞是俄亥俄大学的一名终身教授,年近花甲,身体清癯矍铄,喜欢长跑。教授夫妇有两个上大学的儿子,但都不住在家里,家中成年累月住着学生,多半是一时租不到房子或租不起房子的留学生。当年女儿女婿一下飞机就被老教授的妻子接到家里,等租到房子后才搬走。  相似文献   

9.
儿子越来越蛮横了。邻居家的女儿到家里玩,我拿了同事送的南方水果给孩子们吃,可是他非要我先递到他的手里。吃完水果后,给他们两个洗手,也非要先帮他洗,他做第一个。  相似文献   

10.
一捆木柴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有三个儿子,这应该是很好的事,可是,令农夫头疼的是,三个儿子总是不停地吵架,谁也不肯让谁。一天,农夫想到一个好办法,把儿子们叫到面前,又抱来一捆木柴。农夫把木柴捆得结结实实,对三个儿子说:"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来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折断。"  相似文献   

11.
“没有儿子”是寡居多年的李玉大妈的一块心病。但是,这样的想法随着两个女儿的长大也渐渐淡漠了,她看着如花似玉的两个女儿,又有了新的打算:给她们中间的一个招上门女婿。人家常说,嫁个女儿,拉回一个女婿;娶个媳妇,赔掉一个儿子。再说,要在一个家里过,还是女儿跟妈妈贴,可比那媳妇子好处。思来想去,她觉得这样的好事办得越早越好,便决定给大女儿李丽招亲,好让女婿顶起家里塌了的那半边天。 果然不出所料,女婿王文进门后,对李玉老人孝敬有加,小两口也十分恩爱。婚后的第三年,李丽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下,大妈整天乐呵呵地,嘴也合不上了。但是,在给孩子的取名问题上,闹出矛盾来了,大妈说:“你是我家招女婿,孩子当然得姓李。”女婿说:“儿子姓父亲的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这个时候,李丽对丈夫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太偏远     
张心阳 《社区》2011,(17):60-60
贾平凹受邀到四川二郎镇采风,清晨在镇子里溜达,遇到一位老者,于是攀谈起来。老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酒厂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在北京,他在北京住了一个月刚回来。贾平凹说:“北京多好啊.怎么不在北京多住些日子。”老者说:“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相似文献   

13.
汝平 《百姓生活》2010,(4):15-15
维尔斯是苏格兰乡下的农民,妻子不幸病逝后,他独自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生活。常年的辛劳让维尔斯看上去非常苍老,好在孩子们都很懂事,这让维尔斯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14.
赵常民 《社区》2011,(4):36
案例: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孙女士经人介绍于1998年5月1日与张先生再婚,婚后双方没有生育子女。张先生与前妻生育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孙女士与张先生再婚时张先生的儿子及孙女士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并独立生活,只有张先生的女儿正在上初中。孙女士与张先生再婚后,  相似文献   

15.
家有儿女万事足。作为父亲,著名笑星姜昆应该心满意足了:女儿姜珊的影视文化公司蒸蒸日上,儿子姜河也在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崭露头角。这时,姜昆夫妇却发出了寻人启事,要帮姜河寻找亲生父母……  相似文献   

16.
飞翔的信念     
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山坡上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一篇佳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几代人,可谓家喻户晓;而他的一首叫《塞外晚歌》的诗却鲜为人知,这是他专门写给自己的夫人刘秋华的。魏老与夫人刘秋华是1946年结婚的,到如今,夫妇俩已经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魏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女们早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一座小城有位叫弗雷德的邮局职员,是个送死信的高手,凡地址不详或字迹不清的信,经他之手投送无一不中,死信就变成了活信。弗雷德每天下班回到家,总是喜形于色地把一些新发现告诉妻子。吃过晚饭,他总是点了烟斗,牵了小儿子、小女儿的手到院子里讲故事,他像一个成功的侦探那样快活。可就在一个不幸的日子里,他的小儿子病  相似文献   

19.
黄桂菊的家在湖北随州大洪山崔家湾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家境贫寒。她本来有3个儿女,两个女儿先后不幸夭折,只留下儿子金胜强。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听说网上有一篇名为"女儿女婿已经三个月没给生活费了,我还该不该继续给他带儿子"的帖子,这个事情引发了我周围老年朋友的热议。老人向女儿女婿收取"带孙费"的理由是:现在孩子每天的吃喝都是老两口在负担,这笔费用对于两个退休在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