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很多老人帮儿女带孩子都不是出于自愿,有些老人甚至理直气壮地跟儿女索要“带孙费”。对此,有些人不予理解,认为老人索要“带孙费”是亲情变异云云。但笔者不敢苟同,反倒认为老人索要“带孙费”于情、于理、于法都行得通。  相似文献   

2.
静一 《新天地》2016,(8):4-5
“老人就得有老人的样”!生活中时常听到人们以这样的口吻谈论老年人。那么,老人样到底该是什么样?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阿 Q 正传》发表已近六十年了。人们对阿 Q 的典型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对《阿 Q 正传》的主题思想,人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绝大多数论者认为主题包括两部分内容:批判国民性,批判辛亥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认为主题就是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批林批孔”时,又有人认为主题就是“批孔”。还有人认为主题是劳动人  相似文献   

4.
主题是一种观念形态,来自社会生活和作家的创作实践。这是一个基本的文艺常识。但是多年来,就是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却被“四人帮”搞的混乱不堪,以至批判了“主题先行”论,有人竟认为创作可以不需要先确定主题,把“主题先行”和创作时先确定主题混淆起来。为了在文艺上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真正按照文艺规律办事,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主题先行”是什么货色,创作时先确定主题又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被一位名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我暗暗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辽阔美、动态美、静寂美、人情美、风俗美等美呢?回来后,  相似文献   

6.
有些老年人在夜间睡眠中或白天休息时会发生腿抽筋。当老人将这一情况告知家人时,家人第一反应就是:“给您买些钙片吧,您老这是缺钙了!”但有些老人吃了钙片仍然不见抽筋好转,弄得家人跟着着急!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人腿抽筋不见好转呢?通常人们总是把腿抽筋和缺钙联系在一起,因为缺钙确实会引起腿抽筋,但是引起老人腿抽筋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由缺钙引起的,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发生腿抽筋是与腿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原来,老人多有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变窄,因而供血不足、循环不畅的情况较为普遍。当人在活动时,腿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会挤…  相似文献   

7.
不管是人教版的还是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写上都注意到,以精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构模型”,教会学生如何“潜心会文本”,然后迁移精读课文的学法,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人教课标版教材是直接用“%”号标注,而北师大版教材则用“拓展阅读”来呈现,一般按主题单元,每组教材安排两篇左右的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对鲁迅的小说《弟兄》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主人公张沛君在其兄弟“病危”之际睡梦里的种种想法,是他丑恶灵魂的暴露;而平日现实中对其兄弟的温良敦厚,则是其假仁假义的表现。由此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揭露了在私有财产制度长期统治下的旧知识分子的虚伪面目”。其实,无论是张沛君在睡梦里的种种想法,还是在现实中焦急地为其兄弟四处求医,对他来说,都是相当自然的事,即是说,都是他内在心灵真实的反映。存在于张沛君身上的这  相似文献   

9.
“衰老”是路易丝·格吕克后期诗作的一大主题,在评论《忠贞之夜》时诗人称其承担了一次宏大的关乎“衰退”的冒险之旅。该文通过文本细读探究诗人如何展现“衰老”主题以及该主题如何折射诗人老年时期的内心世界。结合形式诗学和文化诗学分析,文章认为诗人通过聚焦“旅行”隐喻、重复使用相同意象并融入自身晚年经历,来展现“人”所面对的身体机能衰退、灵感枯竭等内在和外在困境。诗人对衰老或刻意或隐喻的书写,是对人生与艺术的不懈思考。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这样那样的“星”可谓多矣。最近在天津开展的评选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孝星”活动,独具一格,值得称道。 正式为“孝星”命名的是天津市汉沽区。经过层层推荐,最后从20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的“十大孝星”,个个事迹感人。 “孝星”,顾名思义,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孝”字。如被评为“十大孝星”之首的汉沽盐场职工韩士和,20多年如一日,尽心尽力侍候家中的奶奶、岳父母和孤寡姑母四位老人,吃苦受累,无怨无悔。在岳父病重住院的半年中,他白天上班,晚上陪床,常常衣不解带,从不嫌脏怕累。周围的人们慨叹:“这个女婿比亲儿子还强!”其他的“孝星”也各有一部动人的故事,都离不开“尊老、爱老、孝敬老人”的共同特点,为人们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先生的名作《围城》自问世以来,其主题一直是学者们议论的焦点,人们不断地爬梳这一名作,总想给出一个令更多人信服的结论。由于观察角度、研究方法和所持的价值尺度的不同,持论者往往各论其是,见仁见智──“冲进逃出”的“围城”说、“爱情”说、“揭露现实”说、“人生境况”说、“新儒林”说、“忧时伤生”说等等,至今至少出现了十来种有相当影响的关于《围城》主题的说法。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存在着不够完美的地方,其中有些说法或扣其一点而不及其余,或脱离文本而随意穿凿,或论文时不“知人论世”。因此,笔者想谈谈《…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课文没有一篇是充数的。”前段时间,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热议。有网友说:“奈何当时学业繁重,只顾着赶路,功利潦草地背记,竟没来得及窥探古人风骨;而今再看,篇篇意味深远,美感尽现,只觉能穿越时空与他们对话是一件幸事。”这样的感悟,颇有“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之感。由此,笔者联想到,不仅是高中语文课文,小学、初中语文课文,同样都不是充数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 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疾 病,而且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关资料表明,长寿老人都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二者。 一、“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号。一份科研资料显示,对一个健康老人来说,影响寿命的诸多因素中良好的心理卫生占50%左右。据医学界统  相似文献   

14.
泛读课文是否应提前预习似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持两种观点和两种做法的都不乏其人。但是这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却是有关泛读课是否上档次的质的问题,是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予以阐明实质的。有一种认为不需要预习的观点是:“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上课时学生阅读已不再是获取新信息的交际活动。这样做不但会破坏阅读的交际性,影响阅读技能的培养,而且还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对这种观点,笔者持相反看法。尽管是否应提前预习课文这个问题涉及阅读性质、泛读课宗旨、泛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但笔…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期的孟获,由于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南征时,对他采取富有传奇色彩的“七擒七纵”,加之一些有关记载和演义小说的渲染,使其不仅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且在人们心目中,一般都认为他是一位少教民族的首领。这在一些辞书、中国通史、历史教科书等都有反映。这样,孟获是少数民族首领或彝族首领的看法,似已成为定论,有鉴于此,笔者不揣谫陋,就孟获的身份和族属问题提些看法,望有以匡正。  相似文献   

16.
钱龙在《水书老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夏日的夜晚,我经常踱步在长江大桥旁的街边公园,当踏着动感乐曲跳健身舞的人们渐渐散去,就会出现一位精神瞿烁的老人。他手执一支特大号毛笔,这是用竹竿自制的,竹竿中部穿过一个口朝下的饮料瓶,瓶中灌满了清水,通过一根细塑料管将水慢慢渗透到笔尖”。该文发表在2006年6月26日《金陵晚报》C16版《雨花石》副刊中。文中“精神瞿烁”有误,  相似文献   

17.
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小贾村,有一位104岁高龄的老人叫刘二女,大家都说老太太能有如此高寿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首先,儿女孝敬功不可没。特别是儿媳巧云伺候老人几十年如一日,老人爱吃什么她就做什么,擀面的薄厚软硬也只有她心中有数。至于平日生活的料理,洗衣叠被,端屎端尿,从不厌烦。当人们问她:“你这样尽心,老奶奶有没有责骂过你?”巧云笑言:“她现在是‘老小孩儿’,谁都得爱护她,让着她,只要她心里痛快,怎么都行。”巧云善待婆婆扬美名,去年被临汾市尧都区评为“十佳敬老好媳妇”。社会上的关爱也使老人心情舒畅。2…  相似文献   

18.
列宁认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第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由此可见,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分层次的。为了揭示理想的“二级”本质,我们首先要对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理想本质的认识进行必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居住在拉萨西郊堆龙德庆县东嘎镇的藏族农妇次杰这样介绍自己的年龄:“我的生肖属最老的羊。” 据地的家人说,次杰老人生于1895年。老人爱唾觉,每晚8点睡觉,早晨10点起床,夏天还要午睡,一日三餐几乎都是一碗加糖的糌耙。记者在采访老人时发现,这位“最老的羊”精神健旺,津津有味地吃完一大碗加白糖的糌粑后,认真舔干净勺子的神情显出几分童真。 这位寿星对记者的来访兴致很高,有问必答。她说,她吃完糌粑后喜欢在院子里转转,看看牲口圈里养的十来只鸡、六头牛,要不就坐在走  相似文献   

20.
风水 《社区》2007,(11)
有人认为,一切听似与“风水”相关的说法都是“迷信”,也有人偏偏爱听这样那样的说法,尤其是住宅方面的种种讲究。笔者从几位建筑师那里了解到,有些“说法”恰好与普遍的规划或设计常识相符合,从设计的角度和人们使用时心理感受的角度去理解,还颇有道理,权可当做是对某些设计规范的通俗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