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同书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4,(1)
施耐庵的生、卒年,一般沿用1944年刊行的《兴化县续志》所载王道生《施耐庵墓志》里的说法:“生于元元贞丙申(1296年).”“殁于明洪武庚戌”(1370年).虽然其与“享年七十有五”吻合,也与“至顺辛未进士”不悖,但是,拙见以为这个生、卒年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应为施耐庵约生于元泰定戊辰(1328年),殁于明永乐癸未(1403年)左右.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褒卒年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润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1):79-81
该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王褒的主要生平事迹之考证,推断出王褒约卒于汉宣帝甘露四年。 相似文献
3.
邓新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3):91-92
杨慎是正德六年(1511)状元,也是明代最为渊博的大学者与颇有影响的文学家,可是,关于杨慎的去世与享年,一直是学术史上的疑案。 相似文献
4.
万里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73-78
关于舜帝的卒葬地,传统一般认为在湖南省宁远县的九疑山。这本来不成问题。然而近些年来,某些地区,例如山西的学者,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一些并不可靠的资料加以演绎,将当代的语言、思维和行为强加到古人身上,提出了"舜帝归葬山西"说,并在山西永济修建了规模庞大的舜帝陵墓。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详细考察和缜密辨析,可以认为,舜帝的归葬地为九疑山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5.
季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红学界一般都将壬午看成曹雪芹的半年,本文认为,“壬午除夕”中的壬午,不是年历,而是除夕那天的日历,因此,曹雪芹确切的半年应该是1759年。 相似文献
6.
胡世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3)
关汉卿的生卒年,近百年来,许多知名学者精心考证,推断出许多观点。他们的依据资料基本相同,生年依据是《青楼集序》《录鬼簿》,卒年依据是[双调·大德歌]。观点虽不尽相同,但绝大数观点有一共同点:关汉卿是由金入元之人,活了八十多岁,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我今以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为据,进行考证,断定关汉卿卒于大德八年(1304)春以后不远。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5)
汉武帝在元狩三年(前120) 立乐府,似属定论.但是,考武帝立乐府之事,史有明文,而立于元狩三年之说,始见《资治通鉴》卷19。其文曰: 是岁,得神马于渥洼水中.上方立乐府,使司马相如等造为诗赋,以宦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絃次初诗以合八音之调.诗多《尔雅》之文,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必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及得神马,次以为歌.汲黯曰:"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协于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邪? 相似文献
8.
朱玖昀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宋代自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立国,到1279年末帝赵昺在崖山跳海自尽,南宋随之死亡,共历18帝,320年。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宋代有一个迥异于其他王朝的特点:既不严循嫡长继承制,皇帝在继位之初也从不及时立储,而这一规律的形成却又并非由于各代帝王的有意遵守。考察清宋朝历代君王在立储问题上的种种不如意、不得已,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宋初金匮之盟事件的有无及斧声烛影谜案的发生背景,理解宋代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原因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文航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5-11
司空曙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其卒年,学界一般认为是德宗贞元六年(790)左右,本文考订应推迟到顺宗永贞元年(805)秋以后。此外,司空曙遭贬、遇赦及入西川节度使幕府等行迹,学界一直认为司空曙于德宗贞元元年(785)以后入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府,本文考证司空曙至迟于德宗建中二年(781)十二月之前已入西川节度使张延赏幕府,后再入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府。由这些事实的考订,可重新认识"大历十才子"的创作活动年代和活动地域。 相似文献
10.
11.
刘向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2-78
枚乘约于文帝后元七年与或景帝前元元年去吴游梁,景帝后元元年返回淮阴,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卒,时年约七十三岁;枚皋生于景帝前元元年(前156),武帝建元二年上书梁共王后为郎,建元四年获罪后逃亡长安,元光元年(前134年)遇赦,并上书自荐,以赋才为郎。 相似文献
12.
鸿都门学、曹氏家风与汉魏文艺的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旭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12(4):62-68
汉末、建安时期,伴随着儒家思想的衰落而出现的鸿都门学和曹氏家风,对当时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汉灵帝和曹氏父子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改变了汉儒重经术、轻文艺的价值观念,促进了汉魏文艺的繁荣.同时,文学与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又渐趋融通,其时文人多才多艺.汉魏文艺的繁荣,开启了六朝文、艺并重的风气. 相似文献
13.
郭丹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5
公元前926年,古代埃及国王沙桑克一世曾在巴勒斯坦作战。然而此次战争的影响并不广泛,相反,它的目的仅仅在于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本身也没有被完全摧毁。这就意味着在勘定公元前10世纪的巴勒斯坦考古地层上,考古学家们需要寻找其他依据。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对从前被勘定为沙桑克所毁坏的地层进行重新研究,进而找出真正的毁坏者。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毁坏地层或许是以色列内部纷争造成的。不管怎样,在公元前10世纪的巴勒斯坦考古地层的毁坏上,沙桑克战争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相似文献
14.
張映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4)
1958年10月20日,以乃沙立·他納叻为首的軍人集团發动的第二次政变,是一次彻头彻尾亲美反人民的罪恶行动.政变后所建立的以乃沙立·他納叻为首的新政权,是泰国反动买办資产阶級和美帝国主义的工具。这次政变是在国內經济极端困难和反美情緒高漲的形势下爆发的,同时又是在美帝国主义者亲自导演和威迫下进行的。酝酿政变早在1958年上半年就开始了。1958年5月,乃沙立要求“美援”先后与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会談之后,即叫嚷“共产党从內部顛复泰国的危險是直接而十分紧迫的”,并于6月28日匆忙返泰,即准备改組內閣,想在統 相似文献
15.
许威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郭在贻《训诂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189页写了这么一段话: 《孙子兵法·势篇》:“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文中“以卒待之”的卒字,旧注大都训为兵卒之卒,近年来的注本也都采此说。按:此解可商。清人俞樾在所著《诸子平议补录》卷三中,对此卒字曾有考辨,其说曰:“卒字疑诈之误。《军争篇》:‘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亦以利与诈对言,是其证也。此言敌之未至,则以利诱之,使之从我;及其既至,又必出奇;乃能制 相似文献
16.
刘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5):147-149
刘生和王昌都是乐府诗里颇引人注目的人物,尤其是王昌,从唐代起,还时常出现在其他诗歌中。但王昌和刘生究竟是谁,却一直不曾弄清楚。《襄阳耆旧记·人物·王昌》对王昌其人作过一番考证:“王昌,字公伯,为东平相、散骑常侍。早卒。妇是任城王曹子文女。昌弟式,字公仪,为渡辽将军长史;妇是尚书令桓阶女。昌母聪明有教典,二妇入门,皆令变服下车,不得逾侈。后阶子嘉尚魏主,主欲金缕衣见式妇,嘉止之曰:‘其妪严固,不听,不须持往,犯人家法。’其畏如此。似非佻闼之流也。盖别是一人,然他书无考。”①此王昌不是彼王昌固已明矣,“他书无考”却未必… 相似文献
17.
陈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夏承焘先生有关姜夔生年年的推考及石帚辨一说,早已被词学界视作定案。本文则对夏说提出商榷意见:(一)关于姜夔卒年的推测,夏老不从吴潜《履带诗余》卷1《暗香》《疏影》序中之说,反据版本可信度不高的四库本韩滤《涧泉集》卷12诗《盖稀之作乌程县》原注中所云,认定姜夔卒子1221年,终究失之未能详考。而本文以为姜实卒于1231年左右。(二’夏老力辨白石、石帚为二人,所持四条理由均难以信服.本文对此予以逐条辨正,故石帚辨一说不能成立.而从现今所掌握的材料来看,白石,石帚的情形则恰好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8.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侯苞、侯包、侯芭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韩诗翼要》十卷,武英殿本题侯芭撰,中华书局点校本题侯苞撰。《旧唐书·经籍志》亦著录此书,题卜商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韩诗》,卜商《集序》二卷又《翼要》十卷”。《经义考》作“侯氏包《韩诗翼要》,《隋志》... 相似文献
19.
苏舜钦生卒、籍贯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植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文革新的健将之一,有《苏学士文集》16卷传世。晚岁谪居苏州,曾置园为沧浪亭,故其集又以《沧浪》为名。关于他的生卒及籍贯,解放前后出版的各种年里总表、文学史著作和苏舜钦年谱,并作“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卒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其实苏舜钦乃开封人,先世尝居绵州盐泉县(今四川绵阳),亦非梓州铜山人;生于大中祥符元年云云,亦系大中祥符二年(1009)之误,兹考辨如下。先说生卒年。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 相似文献
20.
蒋国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
两汉儒家诠释儒家经典,恪守师法、家法.关于两者的本义,学者的认识尚有不小的分歧.仔细梳理<汉书>、<后汉书>,可知师法、家法各自的含义及其同异.家法出于师法,不违背师法,但师法指本门诸师的经说,家法特指亲炙老师的经说.西汉儒者只讲师法,东汉儒者主要讲家法.师法不排斥兼(本门)诸师说,家法则排斥兼(本门)诸师说.较之师法,家法是更为严格的身份认同,目的就是杜绝不具备这一身份的人担任某名分下的博士官,将担任某名分下博士官的权利只给予某博士亲授的弟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