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依据“三维转换”的观点,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探讨公示语翻译补偿中的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可以弥补和减少公示语译文的语义、文化信息、交际意图及功能的损失。公示语的三维翻译补偿共同作用并服务于译文质量的提升以求实现最佳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2.
句子翻译限制因素的本质一直是语言翻译者感到困惑的问题:究竟是句法问题,还是语义学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某些句子翻译中的限制因素分析,可得出新的结论:句子翻译中限制因素的本质是句法与语义学界面问题。语义比句法更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语义决定句法,即句法不能独立于语义获得描述,二者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运用了大量新颖的通感,为小说增色不少,但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以《围城》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茅国权和简·凯利合译的英译文进行语料库对比研究,将原文和译文中通感按照通觉的不同进行分类和检索,并借助一定的语料库软件检索得出数据,考察《围城》中通感分布规律,并从语篇和通感构词两方面对典型范例进行观察,分析其文体效果及其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研究发现《围城》中语篇类通感34处,在译文中除了1处通觉发生转移,其余均保留了原文的通感;而通感构词类艺术手法在原文中共计出现30处,译文仅保留10处,译文通过意译的方式只传达了语义,但通感的微妙意蕴却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4.
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又是两种文化的对接。本文探讨了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词、词序、文化、语义等方面的问题 ,旨在摸索出语言翻译中相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等效翻译理论为基础,从语义、语用、风格、内容和语言文化对等的角度对《在亚当之前》译文作了粗浅的分析,指出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语际翻译实践 ,对语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得出了如下结论 :在语际翻译过程中 ,只有统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 ,才能做到“尽可能的等值  相似文献   

7.
汉语流水式的短句形成长短不一的句群,以意义关系紧密的句群即话语为语义单位,在汉英语言对比基础上,综合运用语块、搭配、介词、分词、插入语、连接副词,构建主次分明、伸缩自如、逻辑清晰的英语句子,能有效提高汉英翻译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黄卫峰 《学术界》2003,(1):127-135
翻译教材中的译文理应是理解和表达两方面的典范 ,对学生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然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翻译课程《英汉翻译教程》的指定辅导用书《英汉翻译教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步辅导 /同步训练》存在极其严重的理解和表达方面的错误 ,译文质量较差 ,对广大自考考生不仅起不到辅导、示范作用 ,而且会严重误导考生。此外 ,《英汉翻译教程》本身也存在一些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宗旨在于传递信息,翻译新闻可视为信息的再次传递。新闻标题的翻译重在信息功能的体现,兼顾其美感功能;导语的翻译应以译文信息的有效传递为目的,重新整合信息,重建语义结构;正文的翻译应考虑源语和目标语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而进行“编译”,以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需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不朽之作,其回目的语言别具特色、异彩纷呈,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红楼梦》前56回回目中的修辞格及其在三个英译本中的翻译,从重复、对偶、隐喻、借代、委婉语等语义修辞格的视角研究原文修辞格在译文文本中"音形意"三美的再现情况,剖析译者的翻译手法和翻译技巧,旨在探寻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回目汉英翻译的可行性与翻译限度等问题,以期达到对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回目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对大连市旅游景点公示语译文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收集海滨休闲、历史文化和科技人文三类旅游资源的707条公示语进行错误诊断、分类。结果显示译文存在拼写错误、语法不通、中国式英语、语义错误、跨文化语用失误等诸多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际效果。在此从翻译理论、翻译策略和翻译工具的角度提出翻译产品质量改善建议,同时从监管的角度提出公示语规范化管理措施,希望为净化大连公示语语言环境、加强公示语学术与行政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翻译追求的是一种信、达、雅的意境,“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诗歌的翻译反映的是异域的风土人情,诗歌翻译对加强地区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诗歌翻译过程中在诗词风格、文化意境、形体比喻及表现的手法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别,外国诗歌在我国出版和翻译上存在不少的难点,将外国诗歌的意境在翻译的文体中体现出来是艺术性较高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每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街头的广告词中、在我们的英语报刊中、甚至于在政府报告的英译文本中,各种带有赘词或冗句的英译文随处可见。下面我们对这些须“减肥”的汉译英译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类剖析。一、汉译英译文中包括了重复或不必要的名词、动词等汉语和英语对名词、动词的用法不同,所以对重复强调的用法也不一样。汉语中经常出现重复使用名词的现象,而英语则较多地用代词或省略来表达。另外,由于汉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了行文用字宜双不宜单的习惯和四六骈体的传统,因而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构成了广泛使用形式整齐、字词对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从诺德提出的"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的角度,分析诗句和成语俗语的翻译特征.文献型翻译较多地保留了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征; 而工具型翻译以更易于译文读者理解的方式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译文中两种方法综合体现、相得益彰,在确保译文与英语读者的认知理念不相冲突的同时,较为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贺鸿莉 《船山学刊》2008,11(1):143-145
如何解决翻译主体问性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通过对林纾翻译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对整个翻译过程具有控制力并占有中心地位.只要译者的视界与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视界部分融合,主体间性问题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汉语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研究汉语成语的翻译,发现该理论对汉语成语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汉语成语的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的交际活动,译者应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努力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关照下的商务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探讨了商务翻译译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由此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目的论的关照下进行商务翻译.随后,分别讨论了在目的论的关照下如何解决商务广告、商务信函、说明书、公司简介、外贸合同等商务文本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功能主义理论的实质是把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与翻译方法相联系。广告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广告译文的功能。为了使译文保持原广告的宣传效果,翻译时需要创造性地进行文化转换。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性原则和文本类型理论在广告文化转换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与展示。  相似文献   

19.
不讲科学性的《格萨尔》翻译,就不是再现原作,而是歪曲、背叛原作。所谓“科学本”(资料本),如果翻译不好——若不能准确表达史诗的语义、逻辑和风格,就不能体现《格萨尔》多功能的研究价值,是无法体现所谓其“科学性”的。《格萨尔》翻译的科学性,应最大限度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其“科学性”首先体现在“信”上。准确理解和译好字词是译文“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用等效翻译的实质可以从语境和言语行为理论两个方面来论述。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话语的真正含义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以实现。言语行为分为言之发、示言外之力和收言后之果,其中示言外之力是言语行为的核心,传达言外之意是语用翻译的重要内容。具体运用英汉互译实例分析说明语用等效是指译文与原文的交际价值的对等,而非表达形式及方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