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婷的诗歌创作散发出簇新的气息,既富有女性的温馨,又充满着青春的骄傲:既表现了对时代的深切关注,也毫不掩饰内心的忧郁。她的诗忠实于“自我”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去考察舒婷的诗歌创作,是客观评价这位当代女诗人的关键。因为,在和平建设的今天,我们既需要给太阳以进行曲,也需要月亮的小夜曲。  相似文献   

2.
《岁月是一条河》的主题是感悟和礼赞生命的丰盈。这一创作主题的形成,来自于作者对其父亲的感悟和继承。《岁月是一条河》从自然、社会、哲学三个领域或层面感悟和礼赞生命。  相似文献   

3.
1 台港著名诗人余光中,是台湾现代诗运动的首创者之一。早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时,便开始诗歌创作,此后三十多年,浪迹台、美、港各地,创作颇丰,先后出诗集十三、四种,散文、评论集七种,译作八种,以及十余种英文论著,在海外诗坛、文坛影响很大,据黄维梁先生统计,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七九年二十七年间,海外有关余先生的介绍、研究文章达一百八十余篇之多。近年来,大陆学界诗界对余先生的作品亦开始介绍,赴港大陆学者、作家和余先生之间也多有交流,以沟通两岸文化艺术信息,密切同胞手足之谊。观余光中先生诗歌创作的全部历程,私意以为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创作走的是一条由西方古典浪漫主义进入西方现代主义的道路,该时期作品,明显受西方现代哲学、文学影响,虽不乏佳句,诗风上不无虚无晦涩之弊,总的成就不敢恭维过高。他的第五本诗集《莲的联想》标志着他创作上的重大转变,进入了以乡愁为主要特征的后期  相似文献   

4.
帕斯捷尔纳克在俄罗斯现代诗人当中,是一位十分独特的诗人。他是在舍弃音乐和哲学的基础上,开始诗歌创作的。他的诗歌创作在兼容俄罗斯古典诗歌传统和现代诗歌革新精华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意蕴丰富的诗歌隐喻世界。在这个隐喻世界中诗人诗意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艺术及永恒等问题的哲学思考。本文试图对帕氏诗歌所隐喻的世界进行审美阐释,以深化对帕斯捷尔纳克诗歌创作成就和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生命的长歌--论李瑛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以来,李瑛在诗学观念、创作主题和情感基调等方面出现了迥异于过去40年的创作转向,这种转向形成其1990年代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对自我生命与时代的反省、对民族精神的探寻、对宇宙自然的思考,诗中体现出一种理性精神、历史感和现实情怀,在现实主义的艺术底色里,更广泛地运用了一些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本文通过比照李瑛过去40年的诗歌而对其1990年代的诗歌进行了一些诗学探讨.  相似文献   

6.
谭五昌 《齐鲁学刊》2014,(2):156-160
罗门是台湾现代诗坛及整个当代华语诗坛的重要诗人。罗门的现代诗创作经历了早期的浪漫主义诗风模仿期、中期的现代主义诗风形成与固化期、晚期的试图超越现代主义诗风的"综合性创造期"三个阶段。罗门的诗在台湾及大陆诗坛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真正确立罗门在台湾现代诗坛乃至整个当代华语诗坛独特的文学史地位的,还归功于他在现代都市诗与战争诗创作领域的突出建树。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情感与理智并重的诗人,王维的边塞诗创作既流露出诗人丰富复杂的主体情思,又折射出诗人理性的思辨。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揭示王维边塞诗的创作心理成因及心理流变,从而由此窥视诗人生机勃勃的生命意识与充满情趣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8.
应修人形成了“自由诗本体”诗歌观.一是认为情思是无限制的、自由的,主张新诗要自由表达主体真挚的情思,不能以形式摧残情思;二是提倡诗歌必须有含蓄隽永的诗味,反对浅白直露和散文化;三是提倡诗歌的音韵美,主张自然押韵,反对诗歌创作不顾音韵.这些诗歌观念,显示了应修人对于诗歌本体内在品质的把握和坚守,是对现代诗学观的补充和丰富,对于理解湖畔诗人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跨文化角度看台湾现代诗的语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艺术对语言本体化、自由化的确认使现代诗歌创作第一次获得了独立的地位而不必再附庸于自然的外观和规律。这对中国新诗的创作和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国新诗创作过分强调语言秩序与现实外观的吻合 ,始终没有脱离语言的逻辑性和经验的明彻性。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诗人是中国新文学创作中第一批自觉地探索语言的非逻辑形式、意象指涉的丰富性、审美诗境与客观实境之区别的开拓者。他们的诗歌创作从“超现实主义”出发创造一个不受自然律拘禁的“精神世界” ,使中国新诗产生了超越前人创作的审美冲击力。在理论上对“可解”与“可感”的区分表明台湾现代诗人已真正获得了现代意识 ;在创作中以“语境”印证“实境”则帮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现实的真理。台湾现代诗人较之前辈新诗人更重视诗歌的美学性 ,这是中国新诗观念发展成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接受了玄学思想的影响,但他把玄学思想落实于现实人生和诗歌创作,他的日常生活与诗文创作都灌注了一种诗性精神.他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玄学义理,呈现了"诗化哲学"的思维方式;以"任真"的原则指导日常生活,形成了"诗化哲学"的行为方式;通过"写意"的诗歌创作原则,形成了"诗化哲学"的表现方式.陶渊明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哲学家".  相似文献   

11.
所谓的"现代诗性",并不是单纯指作品的意象、语言等外在层面的诗化特征,而是主要体现在其反映人的生命的内在深度方面,即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以及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询。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萧红与师陀的独特性在于,对于生命感性与个体意识的叩问与反思成为其作品中的现代诗性的主要源头。在"乡土"与"自我"内在关联的建立上,他们站在了同时代作家的高度,同时也具备了某种超越性。本文主要以《呼兰河传》和《果园城记》两部作品为例,对两位作家建立在本体性存在基础上的"现代诗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流派林立的中国新诗史上,虽然没有出现一个非常明确的唯美主义诗歌流派,但唯美主义诗歌却表现出与其他流派诗歌迥异的一面,即它并未独立形成流派,而是坚实地附着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各流派的诗歌上,以一股潜流的方式贯穿了几乎整个中国新诗史。在现代诗人中,王独清和蓬子便是典型的具有"两面性"特点的诗人,他们的创作虽然被贴上了象征主义的标签,但唯美主义却是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不容否认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1917—1923年是新诗发生期,这一时期新诗批评多为新诗人所为,他们从不同角度批评新诗,分析新诗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其新诗观念。百年后重新研读这些新诗批评文章,不难发现其文本内部往往存在着新诗概念阐释上的矛盾、新诗创作法则与具体写作方法论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现象的产生,与新诗发生期的历史语境、新诗发展状况、诗评者身份及其进化论思维等相关,是中国诗歌转型期的一种重要现象,反映了新诗发生期现代诗学建构的真实情景,而且作为新诗史源头性现象特征,对后来新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罗振亚  柴高洁 《东岳论丛》2012,(11):101-105
1970年代是台湾现代诗的一个转捩点.前行代诗人戮力开拓,继而新世代诗人以“团体”姿态崛起;同时外省诗人与本省诗人交相辉映,并行互动,精彩纷呈.他们的创作既承续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艺术精神,又促成了1980年代现代诗多元化的展开;不仅融会了现代与传统、西方与本土的诗歌理念,还扭转了现代诗晦涩冷僻的诗风,实现了对传统重铸与再造的精神转向.  相似文献   

15.
江西诗派诸诗人对诗歌创作思维极为重视,而其理禅兼修的学术渊源使其观照外部世界的“活观”成为其诗歌创作思维论的核心.这种兼具儒释特色的活观照物的方式进入诗歌创作思维,使其诗歌明显倾向于书写创作主体所感悟到的生命本真存在的自得与欣然,此种书写内容上的转变,使其诗歌呈现出自在平和的整体风貌,也使“气象和平”与“贵富”成为其诗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6.
《明诗评选》对前代诗歌创作的批评与接受是船山诗学思想的体现。船山认为明诗学得古诗表达方式和谋篇布局的传统创作手法并有所突破而具有神韵性。船山还指出在诗歌创作中由于杜诗创作求格律风格和唐诗繁琐曲折传统造成对情感表达的伤害,而且唐宋诗对诗“意”不具有创造性,最终只会将“意”寄托于前人之诗歌以此来舍旧趋新。  相似文献   

17.
谢珊珊 《东岳论丛》2011,32(6):116-120
休闲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的生存状态,诗词创作是古代文人理想的审美体验方式。休闲之为理想在于进入了人类自在生命领域,创作之为审美理想在于进入了生命的自由体验状态。两者有着共同的心理前提与审美指向。休闲带给人自由体验,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诗词创作成为古人理想的审美实践,"闲"也作为重要的审美元素拓展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因此,我们在"哀怨起骚人"、"愤怒出诗人"之外,更应关注古代休闲文化对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舒婷与翟永明在上世纪80年代的女性诗坛上树立了两个高度.但两人的诗歌艺术迥异:在诗歌形式上,舒婷表现为理性雕琢,翟永明表现为感性喷发;在诗歌气质上,舒婷表现为情感的吟唱,翟永明表现为生命的独白;在诗学追求上:舒婷是为人写诗,翟永明是针对自身.两人不同的诗美品格不仅丰富了当代诗坛,被后来的诗人们纷纷仿效,而且对诗歌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女性诗歌的未来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艾青的诗歌很具个性,本文将其创作和作品置于“现代”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和评价。本文也初步探究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化环境对艾青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开放且规范的诗学环境、研究的深度模式、明晰的诗歌重建路向,以及诗歌和诗学历史研究、创作和文本研究、区域诗歌和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等内容,使中国现代诗学在新世纪里逐步建立起了和谐的研究生态,这也是新诗研究在跨入21世纪5年来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