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理论界》2016,(4)
财税法的生成、存在、发展,则不论其客观生成与理论、学科存在并不依附于其他学科,因为它直接伴随着国家、包括政府或对国家管理的出现,故而直接出现而并非产生于在所谓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之后。财税法在这一客观基础上,具有特有的财税法理论范围、学科内在和发展趋向。为此,需要深刻研究财税法的经济关系社会化表现以及财税法理论与相关相近学科的不同,辨析和观察财税法所面向的客观边界与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儒学文化—意义体系的整体视野出发,文学领域的范畴比兴与伦理及文化实践领域的范畴忠恕之间,或许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比和忠代表一种强调强制的内在同一性的意义机制,而兴和恕则代表一种对于差异性的尊重和综合的意义机制。由于比和兴属于诗学与文学范畴,它们没有实践性的经验指涉与连接,因此是一种空的意义机制,但正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元意义机制;而忠与恕,则是伦理与文化实践领域的意义机制,它们起着对于实践图式与实践关系的规定作用。同时,在对于比、兴、忠、恕进行的交叉释义和两相比照当中,涉及这些范畴的一些疑难和有关儒学文化整体上的一些问题,也有可能变得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3.
郜积意 《人文杂志》2007,(4):118-122
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刘勰区分了比义和比体,扬比义、贬比体。此种论述与汉代经学的比兴论不同,比、兴均为诗之六义,不存在价值的高低。刘勰所以如此立论,是因为他以辞赋为考察对象,故刘勰提倡"宗经",也和汉代经学的经典观有明显区别。注意到此种区别,对于把握〈比兴篇〉、〈宗经篇〉的涵义及其相关的文学思想史问题,将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4.
比兴与写人     
从中国文学史上看,历来就是把比兴作为诗歌的正宗表现手法来对待的。从《诗经》开始,一直到近代的诗歌,都继承了比兴手法。朱自清先生认为,《诗》中的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这当然是对的。不过,若从美学的角度看,比兴除了是古代诗论的“开山纲领”外,它  相似文献   

5.
再说比兴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我在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任教,写了篇《说比兴》,在浦江清教授主编的《国文月刊》第三十四期发表。那篇《说比兴》,今天看来虽然存在不少缺点,有些根据我国诗歌历史发展的实际和个人创作实践的体会作出来的结论,三十多年来仍一直左右我个人的诗歌创作,也为我在理论上继续探讨诗歌创作的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象征为中心阐述了如下三个问题:一、简述赋比兴;二、从语用角度分析比兴如何转变为象征;三、阐释象征与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清代常州词派崛起于浙西词派式微之际,此派不仅在创作上扭转了词坛颓风,而且在理论上也卓有建树。而比兴寄托的词学理论,则是词派词论的核心。常州词派的比兴寄托理论包含三重内涵,即:比兴寄托修辞论、比兴寄托创作论和比兴寄托批评论。  相似文献   

8.
比兴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范畴,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准备与发展过程。这一范畴的内涵经历了从言说的诗性表现方式到诗的艺术表现方式的转换,这一理论范畴也从义蕴朦胧的初步形态发展成为意象丰富的经典形态。在这一范畴内涵的转变提升过程中,郑玄的理论探讨与阐述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毛诗学派比兴论的完成,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比兴经典形态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比兴别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兴历来受人重视。在我国历代的诗歌理论中,比兴始终被视为诗歌的重要表现方法。前人关于比兴的论述极多,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整理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使含糊的概念得到澄清,使朦胧的感受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比兴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广泛的领域,需要很多人综合的、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以下两个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扼要分析古人有关比兴的几种代表性意见,探索引起比兴概念混乱的原因。二、略论比兴所取的形象具有的特殊性质。分析思维、语言和比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和科技进步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要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以科技进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整体性的体现,也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儒家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取得统治地位,更远的尧舜禹夏商不说,从西周开国时代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可以作为儒家哲学开辟出来的新纪元。中国的文学史,也同样从这个时代开始诞生。换言之,正是儒家思想真正成为了华夏的国家哲学,才孕育并诞生了中国的文学,也同时在真正意义上诞生了中国的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儒家文化之丰富、之必要、之伟大,自毋庸赘述。但也正由于其思想体系之丰富,人生社会之教化无所不包,也就同时具有其"过犹不及"的反面性,具有对于人性的束缚性、压迫性和虚伪性。中国历史文化的这一特征,同时影响了,或说是反射在文学史演变的历程之中。其中一个具有规律性的特征是:每当有中  相似文献   

12.
取象完全一致,但喻意不尽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的"象同意异"现象与取象全然不同,喻意却大致相仿甚至完全一样的"象异意同"现象在先秦诗文中大量存在,成为先秦诗文比兴手法运用的一大特色,文中主要研究探讨形成这一现象的诸多原因、所取得的独特效果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现代性工程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制度建设、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欧美等现代化"先行者"相比还存在某些差距和不足;另外,作为社会状况的"后现代性"也在悄悄出现并与现代性共存.这是中国社会"客观现代性"的特征.与此同时,诸如"发展"、"和谐"、"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等话语又塑造了中国社会"表达现代性"的形象.在城乡对比的意义上,城市代表着现代性的国家形象,而农民、农民工往往被看做"表达现代性"的"他者".这种"问题化农村-梦想化城市"的叙事体现了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多重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诗学史上,“比兴”这一概念运用的普遍性,在诗评、诗论中的重要意义,恐怕只有意境一语才可与之相比。可以说,不理解古代诗论、诗评中的“比兴”说,就无法对中国诗学的体系作出完整的叙述。然而,古人对“比”、“兴”以及“比兴”的解说,自汉代经师,直至清代词论、诗论家,又常常相互歧异。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一些论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围内来解说比、兴;对比、兴解说的分歧,乃是其方法论的对立的表现。关于比兴的解说的分歧及其流变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中国诗学发展的某种趋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15.
词体的短小篇幅与抒情特质让人们在对它诠释时不得不向文本外求助,从而形成"外文本".外文本的形成途径略有两种:其一为作者本人陈述,包括词题、词序以及其他讲明创作缘由、作品意义的书信、诗歌等;其二为他人叙述,这种外文本又可分为在场叙述与不在场叙述两种,大量的词本事即属于不在场他人叙述.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读者在心里推导出一个作者形象即"隐合作者",此形象又通过对词文本的演绎被具象化为本事.在阅读中会有更多符合这一隐含作者形象的本事产生,并加入隐含作者形象的具象化编织中,影响读者阅读时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本事所逐渐勾勒出的作者形象代替了作者本身,使"作者"作为符号文本脱离真实主体,参与到二次叙述的"外文本"中发声.词文体在阐释过程中的"外文本"传统是"比兴寄托"形成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正在向深入发展,并取得愈益明显的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进头脑”的实效性仍有待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如何对“进头脑”的实效进行客观评判,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度颇大的课题。本课题试结合“三进”的实际,在研究增强“进头脑”实效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对这种实效如何进行客观评判。 一、客观评判的基础 对“进头脑”进行客观评判,必须明确什么是“进头脑”及其客观评判。客观评判必须建立在已经具有和不断增强“进头脑”实效性的基础上,并以增强这种实效性作为其根本…  相似文献   

17.
理论是时代经验的总结。当下语境里,古文论经典正遭遇着西方各种哲学思潮、理论翻译话语激流的冲刷。然而,平静地回溯当前的文论现状可以发现,古代文论经典作为融汇在文化血脉里的思维潜流,仍旧生机勃勃地生存于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论域之中,从对"赋诗断章"到"妙悟"的讨论正可见一斑。"比兴"思维和"妙悟"审美理论蔚为大观,是中国文化语境里一个伟大而古老的诗学传统,展现着古代文论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自洽弹性。  相似文献   

18.
比兴方法是形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极为突出的传统表现手法。刘勰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起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沈祥龙也说:“或借景以引其情,兴也;或借物以寓其意,比也。”这就是说:诗人摄取并描绘外界的物象来寄托内心的意愿,叫做此。因接触外界景物而激发内心的感情,叫做兴。托物寄意,触物起情,比兴互陈,既能帮助诗人完成艺术的创造,又能使读者深刻地认识现实,并产生强烈的联想与共鸣。  相似文献   

19.
王富 《学术界》2006,(2):233-236
本文探讨了“失语症”理论与后殖民理论的关系,指出二者并无渊源关系但都抓住了学术界的要害问题———关注东西方文化关系,竭力消除西方中心主义,因而二者仍具有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话语的潜义是“言内”的,即词语组合本身可能产生但尚未被采用的的意义,而诗歌的比兴寄托是“言外”的,主要受语言外因素(如物理、文化、心理等)的制约,所以不能看作是话语潜义。每一个有比兴寄托的诗歌文本都相当于修辞学中隐喻的喻体,本体是隐藏的与之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对象。由于同一个喻体可能指向很多本体,后人难以在众多的本体中确定作者的写作缘起,所以有些诗歌的解读常常会出现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