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本土作家.纵览他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里程碑的文学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由1981年登上文坛,80年代末已经引起了海外读者的关注,90年代起其作品开始向欧洲、东亚、中东诸国广泛传播、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早被译介、影响范围最广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新世纪以来,莫言作品的传播版图不断开拓、引发“莫言效应”、“莫言旋风”的同时,进一步赢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本文综述莫言文学作品在国外的传播历程,莫言的文学传播路线图或能为其他中国作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无疑成为文学界的最热话题,对于莫言的获奖各方评价分析不一。但莫言的获奖就真的是中国文学得到世界认同,还是另有原因。本文试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浅谈中国文学及背后的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及认同。  相似文献   

3.
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外舆论褒贬参半.一方面有人认为莫言获奖能推动中西文学交流,对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却是中西方媒体和个人对莫言的贬损.但是,即使那些赞美之辞也并未真正言明莫言获奖的深层原因,无法确立莫言创作的独特性.作为当代中国难得的一位有思想的小说家,莫言创作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始终如一的新历史主义立场和“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本土作家.纵览他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里程碑的文学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由1981年登上文坛并获得前辈艺术家的赏识,1985年开始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引起学术界的积极关注,90年代以来,他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佳作不断涌现,赢得学术界的激赏与期许,成为当代文学与世界之间“新航道”的领军人物之一.莫言的文学路线图为中国当代文学今后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莫言作品入选《诺顿世界文学选》,跻身世界文学。然而,学界过于强调经济、政治、诺奖的象征资本等外在因素,忽视莫言作品的内在文学价值。从莫言作品的文学性本土化过程及文学性的英译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探讨了莫言作品的世界文学之旅。从作者角度,莫言借鉴外国文学写作手法和叙事风格,同时扎根中国乡土,其作品具有特殊文学意义。从译者角度,葛浩文不仅注重文学性的传递,而且通过增加文学元素,如增加韵律、意象、隐喻等,提高译文审美价值。中国文学能否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学,涉及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过程,受作者和译者主体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文学性的准确传递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莫言荣获诺奖凸显出中国文学外译的乏力;凸显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困境:译入过多译出过少,现当代文学比例偏低,中国文学外译到底由谁来承担.应提高翻译报酬重视文学翻译学术价值,加大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力度,采用“中国人为主,汉学家为辅”的译者模式.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中国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与非传统文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加说明翻译在我国文学对外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潮下,该文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在西方文学中被视为边缘文学。莫言荣获诺贝尔奖的事实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文学中已由边缘步入中心,其发展变化符合文学多元系统论的发展规律,成为阐释边缘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论中地位变化的有力佐证。文章在分析莫言作品成功走出去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外,也阐明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所遇到的翻译策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到《白狗秋千架》,相关研究者知道这是莫言受《雪国》影响而创作出的短篇小说,却很少有人重视白狗意象在莫言小说动物意象的转折点处所承担的重要作用。白狗意象是莫言小说动物叙事的一个新起点,之后才有《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等作品对于动物意象的扩展,甚至以动物指代人类进入小说故事、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了莫言文学的魔幻主义。在动物意象的创作上,秋田犬的启示意义固然不可忽视,但也不能否认莫言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是莫言的动物叙事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学来源,是莫言文学动物叙事的特色。基于川端康成的影响,白狗和秋田犬的意象关联作为其切入口,展示了莫言文学中动物意象从神秘性到魔幻性再到批判性这一流变的具体过程,同时也为解读莫言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周年之际,为了推进和深化莫言及百年中国文学研究,开拓新的学术疆域,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莫言:全球视野与本土经验”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2月7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