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民生新闻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这个关键词在我们当今社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民生新闻也随之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电视台就纷纷开设了诸多"民生新闻"类型的新闻栏目,甚至有人把"民生新闻"作为十年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为了使其更充分地发挥其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健康地发展下去,本文试从其产生、内涵与发展现状三方面对其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广泛兴起,各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传者本位的研究观念已让位于受者本位,以三接近为原则的电视民生新闻受到广泛的青睐,一些民生新闻栏目的本土化现象日趋限制。电视民生新闻在对受众道德引导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电视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原则入手,归纳总结了"贴近性"的三个表现:采取平视的拍摄角度、采用平民化的表达方式和感同身受的评点立场,进而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在"贴近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7.
试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民生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 相似文献
8.
民生宣传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紧贴事涉民生的各项工作实际,进一步增强宣传工作的主动性,认真履行民生方面宣传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一、充分认识民生宣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1.
每年三月上中旬的全国“两会”也即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年度例会,被学界形象地标定为“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季”。鉴于这些年“两会”越来越民生,外加代表委员在“两会”上的发言、质疑甚至于“放炮”均不受事后追责,故,每年“两会”前和“两会”期间,言路通常较开放。会上如此会外亦然。 相似文献
12.
新闻欲、好奇心作为新闻学传播领域的一种客观现象,它们在新闻传播中既能起正面、积极作用,也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和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分析它们的作用机理,以便使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栾川县人社局将坚持实施“春风”行动、“春风”服务、“春风”政策三股春风.让县里的劳动人民能够更体面地劳动.让党的惠农政策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开启民生的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民生事业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切实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实现解决民生问题的观念变革。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必要性,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16.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他人民事权利的损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新闻侵权。随着法制社会进程的加快,作为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应如何面对新闻侵权法律责任问题呢?本文通过分析新闻侵权的涵义,针对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及我国对新闻侵权的法律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4日首次发表公开演讲.他出席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时表示,中国新一轮的财税改革会取得更为长足的进展.并指出,民生政策"应该帮助穷人,而不应该帮助懒人". 相似文献
18.
“评论是新闻的最高台阶,它起到一种灯塔的导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电视评论的价值有时会超越新闻报道本身.”[1]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溯源与界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个概念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并且争论不休,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定论.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并不是首先自觉地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类型被看待,而是在一个创作集体的命名过程中逐渐被认同.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由于部分领导干部对笔杆子认识上的斜视和培养上的短视,使笔杆子在使用上遇到阻塞,形成笔杆子成长与出路的堰塞湖现象.基层好笔杆子难寻,除了笔杆子培养周期较长,工作压力大,年轻干部不愿自我加压外,还与领导干部的培养目的和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而新闻界中接二连三发生的丑闻事件严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严重者甚至给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的假新闻"纸箱馅包子"事件;2008年陕西矿难事件中出现的真假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丑闻。当事人上至国家级媒体,下至地方小报、甚至冒牌记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