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是我国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尤其在是犯罪低龄化趋势日渐凸显的当下,为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亦为使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分析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确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老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通过对当今社会老年人犯罪现象及社会危害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应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上限,体现我国尊老这一思想。而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的现状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为14周岁,使得一些不满14周岁的"少年惯犯"盛行,不论是出于规范社会秩序还是拯救少年犯的未来,法律都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不能放纵这种行为的发生。所以下调刑事责任年龄为13周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1979年刑法和1997年再次修订的刑法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成立条件、防卫过当以及其刑事责任做出了明文的规定。但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界围绕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问题依然存在着争论,这种争论直接影响着司法的实践。因而,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适应全社会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为了使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重新研究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的。  相似文献   

4.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一种特殊的犯罪主体,只对特定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笔者以为,为了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素质、职责、伦理道德的建设,刑法总则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应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5.
醉酒,在医学上又称为酒精中毒、乙醇中毒,是指由于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1]这里的精神障碍并不是在刑法领域通常理解的精神障碍,而是指因饮酒而导致的兴奋、过于自信及昏迷等现象。酒精是酒类饮料的主要成分,它对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全球犯罪年龄也越来越低,对于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已经引起国际上的重点关注,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进行预防,这也是当前社会刑事法律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我国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在对未成年人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能很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因此应当寻求更加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治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刑法建立无限防卫权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尽管该法律制度已实施了很多年,有些公民对我国刑法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的理解仍有歧义和问题,司法实务中对无限防卫权的应用也不尽一致。为此,本文欲对我国刑法中无限防卫权制度进行探析和研究,以达到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适用这一法律。  相似文献   

8.
用人上对年龄线的“一刀切”,已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投下了阴影;树立科学的用人年龄观才能更广泛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一种资本和和生产力,谁拥有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能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新形势下,大力开发黄金年龄人才资源,是各级领导及组织人事部门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黄金年龄人才的特征和作用 人才,有老中青之分。所谓黄金年龄人才,系指他们的年龄在25岁至45岁年龄段之间。黄金年龄人才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们是人才的集束区、高发区和成才区,是高层次人才的未来开发区,是人才发挥重要作用的最佳年龄  相似文献   

10.
北异 《人才瞭望》2010,(4):52-52
就业遭遇歧视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2009年有调查显示。不仅40、50人群出现就业难题,年龄歧视已经上溯到了35岁,超过八成的35岁以上求职者感觉遭遇年龄歧视。近日,南京市人大代表徐塘呼吁,希望政府能够从立法层面杜绝年龄门槛对就业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当前部分干部或工人档案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同一个人的档案出生年月前后不一致,或与身份证、户籍证明不相符,使年龄出现“弹性化”。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改大。一些人在入党、入团、应征入伍时,因年龄不够,将年龄改大。二是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参加北京奥运会男女铁饼比赛69名运动员的个人最好成绩、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年龄等五项基本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来揭示优秀铁饼运动员所需要的理想参数指标,以便为我国铁饼项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设立之初就存在着争议.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打击刑事犯罪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发展,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已与刑法理念相悖,不利于打击腐败犯罪,有必要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加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4.
4月7日,北京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就“人才队伍建设”话题和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对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点企业中,担任中高级以上职务或关键岗位履职3年以上,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年薪30万以上的人才,办理人才引进年龄可放宽到55周岁。对于来京创新或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均可享受一致的生活待遇政策。市政府将给予其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鼓励政策还包括:  相似文献   

15.
最佳年龄成才规律的内涵是:人在学习和创造的最佳年龄内学习和创造,其取得成果的可能性(概率)最大,质量提高,数量最多,速度最快;而在最佳年龄之外取得成果的可能性就小,质量相对就低,数量相对就少,速度也相对减慢。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复杂性的提高,行业实践性的增强,以及人才层次的增高,人才的最佳创造年龄也增高增大。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人才取得成就的年龄分布曲线上,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佳年龄。这个最佳年龄规律有其生理、心理的根源。从生理角度说,人到青年和中年时期,精力充沛,疾病发生率较少,思维敏捷,从创造力发展来看,青年人富于创新精神,缺少传统经验的束缚,因而往往能作出重大的创造和突破;从能力  相似文献   

16.
要确立科学的干部年龄观在人才的使用上人为地加上一条年龄界限,这就叫"年龄线"、划定"年龄线",来个"一刀切",既省事又很快达到了干部"年轻化"的要求,不少人都热衷于采取这种做法。然而,眼下不少30多岁、40多岁的基层干部说自己是"撞壁干部"、"船到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的出罪功能一直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基于此原因,也引起了对我国通说犯罪构成的完善说和重构说之争。本文从我国犯罪构成的形式意义及实质意义的区分出发,试图说明犯罪构成的出罪功能。  相似文献   

18.
自首制度作为我国刑法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处罚制度,存在着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通说理论的二元制分析法有失妥当,应以三元制角度对我国自首制度重新审视,以求更加完善自首制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很多老俗话都是很智慧很有道理的。比如,一岁年龄一岁心。年轻时,对这句话还没多大体会。人到中年却越来越有同感了。首先是心情的沉静。似乎昨天还激情澎湃地要活色生香呢,今天就甘于恬淡沉隐了。昨天还在为体重斤斤计较这不敢吃那不敢吃,今天就一切无所谓舒服就好快乐就好喜欢就好了。总之,一切想开了。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党政机构改革时,一些地方采取了以年龄杠搞“一刀切”的办法调整领导班子和分流多余人员,这次市县乡机构改革,一些地方仍有这种倾向,打算把改革的点子敲在单纯用年龄杠“一刀切”上。这种为了片面追求降低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硬性规定各级领导干部的年龄杠,主张年龄越低越好,甚至层层搞递减,不分情况,“一切”了之的做法,虽然便于操作,被切者心理压力小、易于接受,能够回避矛盾、减少烦恼。但笔者认为,这种简单化、片面的做法对干部积极性杀伤力太大,留下遗症也很多,“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一是对干部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