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爽  张燕 《中文信息》2004,(6):4-23
三峡已经告别过好几回了,这几年,人们怀着各种目的,一直在告别。告别三峡的风物,告别三峡的文物古迹,告别三峡人延绵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在三峡库区蓄水移民以后,我怀着这样的怅惘去游历三峡。然而,随着三峡之行的深入,淡淡的惆怅逐渐被一种新的感悟所替代,三峡作为长江这样的一条母亲河中最有民族文化意的江段,是无法告别的,因为它的奇山异水,文物古迹,人文方式,已经成为川人以及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脐带是剪不断的。  相似文献   

2.
巴山踩堂戏     
杨斌 《西部观察》2005,(7):29-31
大三峡是块艺术的宝地,在百花齐放的三峡民间艺术文化大观园中,巴山踩堂戏就是比较经典的一类艺术瑰宝.一批酷爱民间艺术的三峡艺人,要么三五结队结合当地习俗穿花装、扮鬼脸;要么打扮古旧轮流上台唱古戏;冥冥中,让人怎么也无法琢磨透每一段踩堂戏中的每一个细节,究竟又有多少意味无穷,但在三峡库区腹心,踩堂戏却始终在多年的风俗沿袭中,成为当地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同样,踩堂戏也成为三峡库区一种奇特的民间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3.
春袭龙滩     
山,没有三峡的雄伟. 水,没有长江的湍急. 工程,比不上世界第一的三峡水电站. 移民,仅有三峡移民的10%. 历史,比不上"巫山人"的古老. 文化,没有三峡灿烂的星光. 传说,也没有"巫山云雨"的优美和"大禹治水"的悲壮……  相似文献   

4.
记忆……     
三峡,以一张魅力无限、神奇无比、底蕴无穷、情意无尽的冥冥之网,牢牢地罩住三峡人绵长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正>以关注阿尔茨海默病为题材的电视剧《嘿,老头!》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忘记一个人不会难过,难过的是被忘记的人。"看着最亲密的人在眼前一点一点地忘记自己,自己却无能为力,是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内心最痛苦的。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有一个非常直白的代名词——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指大脑中负责控制记忆与推理的区域发生病变,导致脑功能逐渐衰退,日常生活能力随之退化,无法参与公众活动,严重者大小便失禁,最后衰竭而死。患者如同"老小孩",常常丢三落四、反复提问,有些变得敏感多疑、暴躁固  相似文献   

6.
人有人不同,花有几样红. 同是观看三峡库区蓄水,见证高峡出平湖,三峡人脸上大多数写的是凝重惊诧和无奈,而德国小伙子Axer不远万里,来到三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时,在不经意间,成了看库区蓄水的另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7.
衣盈风 《快乐青春》2005,(11):52-57
博客--不要任何颜色的生死恋 最近看的韩剧太多了,不信数给你听听.<天国的阶梯>、<浪漫满屋>、<老婆十八岁>…… 相对于那种赚人热泪的刻骨深情,我现在更喜欢让人捧腹大笑的爱情喜剧.我喜欢圆满的结局.爱到生死,太累了,到最后两个历尽磨难的人还无法相守,那多痛苦.我不喜欢<冬季恋歌>和<蓝色生死恋>,那会让我从头到尾都悲伤.本来我就不是一个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8.
舀鱼者说     
在今年5月以前,经过三峡的游客,只要留意,都会看见沿江的急流险滩上,三五成群的人在一起,排着顺序,用自制的舀子,朝着江水反复地舀下去.而这些舀鱼者,在不经意之间,已经融入了三峡,成了另一道风景,见证着川江人家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木川 《西部观察》2001,(3):56-57
"9·11",这是一个让全世界都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当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向美国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时,全世界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各种民族的人都被彻底震惊了,人们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空前的惊恐、愤懑和迷惘之中,全世界也第一次齐刷刷地站到一起,发出共同的怒吼:反对恐怖主义!严惩恐怖分子!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者眼里,三峡是神奇而又美丽的;在考古家眼里,三峡是博大而精深的;在文化人眼里,三峡是写不完的;在三峡人眼里,她是贫穷又富有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背景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见证三峡民间艺术节里,来自成渝两地及库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齐聚万州,他们不仅参加了艺术节活动,观赏了民间文艺节目,还对库区人十分关注的新三峡旅游,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曾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①张之洞与张謇同为中国兴办近代企业的先进,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人有不算平泛的交往,政治观点却有同有异,办厂的方针方法更有较大差别.对两人作一点对比研究,可加深我们对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清扬 《天府新论》1999,(5):96-96,F003
充满神奇色彩和风光旖旎的三峡,古往今来,一直对学者文人散放出迷离的魅力。最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三峡文化》,就是当代青年学者屈小强、蓝勇、李殿元撰索三峡文化的新著。细阅全书,作者对三峡文化提出了引人注意的独到见解,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此书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为支撑,认为长江三峡是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亮点之一。指出距今200万年前,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就已经活动于三峡一带。历史上的三峡人为创造、丰富和发展三峡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后人遗留下不少十分珍贵的历史经验和文…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医院比作船,病人就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具有远见的医院,总善于把握和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善于在老百姓对健康需求的海洋中“见风使舵“.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院长李庆平,就是这样一个能“见风使舵“的人.正是凭他一步步超前的决策,引航着三峡中心医院这艘健康航舰,朝着医疗卫生产业化的方向不断向前航行.……  相似文献   

15.
张建 《西部观察》2005,(4):40-41
三峡沧海桑田,是目前我国区域旅游格局演进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三峡水库淹没、搬迁和新创的旅游资源数量系近年之最.三峡旅游产业经历了江上旅行、国际旅游高速膨胀、国际国内有序增长四个阶段.三峡旅游产品已从观光为主转向休闲、探险、科考、会议旅游综合形态.三峡旅游曾因“秀、雄、险“而闻名天下,在“告别三峡游“短期制约后,重塑了“新三峡、新库区“形象.……  相似文献   

16.
《西部观察》2003,(1):30-30
“市民是我衣食父母,我待市民情同手足。”这不仅仅是三峡都市报人的办报理念,更是三峡都市人的自责行动。为了市民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三峡都市报人竭其所力,策动了一个又一个的漂亮战役。让我们再来品味那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到了魏晋时代,已具有富厚的沉淀和多重范式,《诗经》、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竞为辉煌,对魏晋文学的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楚辞对魏晋文学的架构也起过无法替省的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俊修 《江淮论坛》2003,(3):100-104
知识分子是个古老而长青的话题,太多的沧桑、太多的苦难、太多的灵性,往往都和他们结伴而行.本文通过对西方知识分子的定义、责任、精神等层面的观照与厘清发现,西方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特立独行,清高自傲,甘愿做他们所处时代与社会的边缘人,冷静地看待周围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拯救祁连山     
祁连山是每一个到过河西走廊的人都不会忘记的.尽管许多人都知道祁连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祁连山的大体范围,更不要说祁连山所承担的重负了.……  相似文献   

20.
从抗战后期开始,中断许久的三峡开发工作又重新启动.鉴于当时薄弱的经济与技术条件,国民政府采取了与美国合作开发的举措.萨凡奇是中美合作开发三峡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受聘于资源委员会,先后两次来华考察三峡,协助中国三峡开发机构的工作,推动资委会与美国垦务局、马礼逊公司的签约合作,为三峡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三峡工程的中止最终使其壮志未酬,抱憾余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