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9年11月23日,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一切又与往常不再一样。后海边,狭长的小金丝胡同深处,那扇褐色老木门,门扉紧闭。街坊们也许未曾留意,那位坐在轮椅上、偶尔出来遛弯儿的老人,刚刚作别红尘。游客们也许还不知道,在这道灰墙之内,一位一度铸就中国翻译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丰碑的学者,去了另一个世界。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的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蓝本;他与夫人合译的三卷本《红楼梦》,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他还翻译了《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宋元话本选》、《唐宋诗歌文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经典作品。他就是杨宪益,中国著名翻译家、诗人、文化史学者。  相似文献   

2.
《黄人集》是迄今为止整理得最为完备的黄人作品集,其主要来源于各大图书馆及黄人后人所藏之稿本、抄本及刊本《摩西词》等;编排体例采用编年形式,便于研究者梳理黄人前、后期思想及诗风的发展历程。但《黄人集》中的若干诗词编年存在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3.
由于史料的限制,学界对20世纪以前英国诗歌中译的具体史实所知甚少。从1637年艾儒略与张赓合译《圣梦歌》开始,到1898年李提摩太与任廷旭合译《天伦诗》为止,300多年的时间内仅有7种英国诗歌中译版本问世。这些译诗的译者队伍构成复杂,既有西方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本土士人的译者组合,也有日本译者,更有独立翻译的中国本土译者。同时,这些译诗的载体相对丰富。它们或者作为单行本刊印,或者发表在报刊上,或者被插入其他译著单行本。  相似文献   

4.
黄人(摩西,1866-1913)是南社的著名诗人,近代颇多创新成就的学者,但其研究中国戏曲的拓荒业绩,却知者寥寥。究其原因,则在于他初版于1907年的巨著《中国文学史》因国内只有几家图书馆藏有此书,故鲜为人知。而恰恰在这部由中国学者撰著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中,摩西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作了言简意赅的论述,对重要作家作品作了精辟的品评。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有其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译者按:阿瑟·戴维·韦利(Arthur David Waley 1889—1966.6.27.)系现代 英国著名翻译家及东方学专家,他对中国和日本文学、历史、绘画、哲学、思想史 等都有研究,他翻译的日本著名古典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颇能表达原文的趣味, 得到日本学人的称赞。他的关于中国哲学及文学的译著有《170首中国诗歌》、 《中国绘画研究概况》、《诗经》、《长春真人西游记》、《易经》、《老子道德 经》、《论语》、《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白居易的生平》等,并全文翻译《西 游记》。这篇引言是韦利专为1939年.1940年伦敦约翰·莱恩出版社及纽约G. P.普特南父子公司出版的《金瓶梅》英文节译本所作(此译本美国纽约卡普里科  相似文献   

6.
1956年5月8日,伦敦皇宫剧院首次上演了约翰·奥斯本的剧作《怒回首》(亦有译为《愤怒的回顾》),从此开创了当代英国戏剧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急剧衰败的英国戏剧又开始繁荣起来了。当代英国著名文学家安东尼·伯吉斯在他所著的文学史《英国文学》(朗门公司,1976版)中这样说:“英国戏剧在五十年代经历了一场了不起的复兴运动,它由于约翰·奥斯卒的《怒回首》而获得了新生。”约翰·奥斯本(1929—)以其卓越的创作才能和透彻的洞察力,在剧本《怒回首》中塑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见之于中国,还只是本世纪初的事,在这近八十年的历史中,出版过近百种文学史,其中有一部规模最大,学术价值很高,而又不被一般人所知的文学史,这就是黄人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黄人,字摩西,江苏常熟人,生年不详,死于一九一三年。东吴大学创办以后,黄人被聘为文学教授,《中国文学史》就是黄人在东吴大学执教时所编的教材,在清末以铅字有光纸印刷出版。这部文学史共有二十九册。作者在这部文学史中提出了很多独到、精辟的见解,因而被誉为“瑰奇恣  相似文献   

8.
1983年我国史学界对世界中世纪史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年内出版中世纪史专著和与中世纪史有关的专著两部:陈小川、吕殿楼等编著《文艺复兴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李春辉著《拉丁美洲史稿》(上、下册,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三部有重要意义的译著:波斯著名史学家拉施特主编的《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德国威  相似文献   

9.
鹤见祐辅(1885—1972),日本评论家,曾留学美国。主要著作除《思想·山水·人物》外,还有《南洋游记》、《欧美名士印象记》、《拜仑传》等。他的杂文集《思想·山水·人物》于1924年由日本东京大日本雄辩会社出版,共收杂文三十一篇。鲁迅于1925年2月13日购得此书。嗣后即陆续选译,至1928年4月3日译讫。5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单行本。鲁迅共选译了二十  相似文献   

10.
《清诗总集131种解题》纲要及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诗总集131种解题》纲要及示例[日]松村昂著清风译[译者按]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教授松村昂著《清诗总集131种解题》,1989年12月1日由日本的中国文艺研究会印行,原为日文版。该书集中介绍清诗总集,既是一部资料性很强的工具书,同时也反映了日本学者对...  相似文献   

11.
片山潜(1859年—1933年),是日本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是日本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早的宣传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的活动家。他出身于贫农家庭,由于贫穷,1881年流浪到东京,当印刷工。1884年11月,赴美半工半读,在耶鲁大学神学部学习。1895年毕业。他在留美学习期间,观察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运动和社会问题。1894年春,他徒步旅行英国,实地考察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状况,撰写了《英国今日的社会》一书。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久负盛名的川端康成一八九九年生于日本大阪的一个医生家庭。二十八岁时,发表了成名作《伊豆舞女》(1926),在文坛上奠定了他的作家地位。他是早期的日本唯美主义作家,作品有《招魂节一景》(1921),《禽兽》(1933)。后来成为新感觉派的一名能干的骁将,与横光利一共誉为该派的双璧。他苦心笔耕了五十余载,有百余篇小说问世、最为著名的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托马斯·哈代(1840—1928)出生于英国的一位建筑工之家,是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早年当过建筑工。其作品主要反映两大主题:①人与社会力量的抗争;②对生活与爱的嘲讽和失望。哈代自己认为他的小说可分为三类,即:①性格与环境小说,如《绿树之下》(1872年),《远离尘嚣》(1874年),《德伯家的苔丝》(1891年),等等;②浪漫与离奇小说,如《一双蓝眼睛》(1873年),《号子上校》(1880年),《城楼上的两个人》(1882年)《心上人》  相似文献   

14.
吴于廑先生所倡导的"整体世界史观",被誉为"世界历史新理论在我国的兴起"。这一整体世界史观的萌生,最早见之于1964年他所著的《时代与世界历史》一文。这在时间上与西方学者提出全球史观如英国学者巴勒克劳夫撰写《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1956年),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出版《西方的兴起》(1963年),斯塔夫里阿诺斯推出《全球通史》(1970年代初),基本上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15.
一杨增新其人杨增新于1928年7月7日死于非命之后不久,一位阅历丰富的外国人在回忆对他的印象时曾经这样写道:“他差不多是过去时代的末一个代表者,具有最高度的中国伟大的旧道德:傲气和爱国心,他唯一的梦想是中国统一”。(斯文赫定著《长征记》P283)这确是一个值得议论的评语。杨增新是在辛亥革命后,即1912年阴历4月10日担任新疆都督的。在他主政新疆的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同志在序他的自传时说:“我自己颇感觉着也就像大渡河里面的水一样,一直是在崇山峻岭中迂回曲折地流着.”郭老的生活道路是这样,思想历程也是这样.本文试图通过对《郭沫若少年诗稿》的研读,从源头上寻找“乘风剪浪下嘉州”(《夜泊嘉州作》),“久欲奋飞万里游”(《寄先夫愚》)的原动力.一、《少年诗稿》是郭沫若早年思想的真实记录郭沫若一八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诞生在乐山沙湾镇老家,到一九一三年秋初出夔门、东渡日本之前,二十一年的生活可以分做三个阶段,即:一八九二至一九○  相似文献   

17.
唐代的“流鬼”和“窟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述唐代东北缘边民族历史地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通典》、《唐会要》、《新唐书》等书所记载的“流鬼”究竟在哪里?根据已故日本著名学者白鸟库吉的说法,“流鬼”就是指今库页岛(苏联“萨哈林岛”)。1971年出版的英国学者斯特瓦氏著《库页岛史》,采用了白鸟库吉的这个论断;我国学者也有主其说的。在我看来,白鸟库吉的这一说法是不可取的。多种史料辨析表明,“流鬼”不应指今库页岛(萨哈林岛),而应该在今  相似文献   

18.
<正> 《黄水仙》(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见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用书《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册(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者是著名的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与另一浪漫主义巨擘柯勒律治合作,于1798年出版了《抒情歌谣集》,拉开了英国诗歌浪漫主义革命的序幕。在这本诗集里(绝大多数系华兹华斯的诗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观点对立,以《学衡》与《新青年》为平台展开激烈论战.1939年,学衡派主将胡先骕与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在《天下月刊》合译《东坡诗九首》,以精湛的译笔向世界呈现了中国文学经典之作.阿克顿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并立志与胡先骕等中国学人向西方翻译中国文学经典,他对比古诗与新诗的创作成就,反对新...  相似文献   

20.
青木文教(1886—1956),日本著名藏学家,早年入京都府立中学,后退学入佛教大学学习。此间,被京都西本愿寺选派进入中国西藏留学,成为筑就他一生事业的契机,其著《西藏游记》不仅在日本的藏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我国研究近代西藏史、西藏文化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