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亡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同样是一种文学类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和作家的写作心态。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社会变革的美国,知识分子流亡在其文学史上占有极大的比重。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流亡作家菲茨杰拉德,必然与这个时代的流亡文学浪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笔下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无论是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还是抒发对未来的迷惘状态,无不具有20世纪流亡主题的共性。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漂亮冤家》《夜色温柔》三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作为一个流亡作家在其创作道路上的得与失、寻找与回归,由青年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自1909年的拉格洛夫到2009年的赫塔·米勒,共有12位女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们书写了以女性视角审视的历史、战争、流亡与寻根等多元主题。文章着重讨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女作家中的两位德裔女作家——奈丽·萨克斯和赫塔·米勒亲历的流亡之旅及她们付诸笔端的流亡文学。萨克斯因希特勒对犹太民族的迫害而流亡,米勒因纳粹父辈犯下的罪恶而遭强权暴政的精神流放。总之,流亡成为两代女作家共同书写的主题,这不仅是流亡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写实,而且还是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寓言。  相似文献   

3.
蒲宁和纳博科夫都是著名“白俄”作家,在他们各自以白俄流亡者为题材的作品中,显示了两种不同的创作旨趣,即一种是悲剧精神,一种是悲喜剧精神。本文主要从两位作家的年龄、经历、境遇及与时代的关系中,探讨两种精神的成因。其实,无论从世事变迁,人既无奈又随遇而安的常情及二十世纪的普遍精神倾向来看,白俄流亡文学从悲到悲喜都是一种很自然的过渡——但来改变悲剧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流亡文学可分两大类型:一是描绘流亡作家自己家乡独特而美丽的风土人情,表现挣扎于命运和生活的磨难的文学;一类是反映作家流亡生活境遇的文学。由于战争的发生、瘟疫的流行,或因政治的迫害,作家的生活以至生命突然被截断而被迫逃离家园、故土、流落他乡、异域,这增加了比一般作家更为强烈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无形之中形成了他们作品的一些独特个性和风格,故乡的温暖与漂泊的孤寂、凄凉生成浓烈的乡愁,对故园  相似文献   

5.
詹姆斯·乔伊斯被认为是一位流亡作家,撰写了许多有关流亡的作品。《死者》是乔伊斯的第一首流亡之歌,其主人公加布里埃尔在遭遇来自三位不同的爱尔兰女性的挫折时,他的意识经历了三次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加布里埃尔意识的三次变化旨在揭示乔伊斯流亡意识在《死者》中萌生,以期加深对其自我流亡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东北流亡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传记学者沈卫威先生去年出版的《东北流亡文学史论》,对中国民族的情怀与近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均有很透彻的说明。 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神州剧变,东北更有“满洲国”的产生。这时期,一批不愿意忍辱偷生于日本淫威下的知识分子,相继逃离东北,有些流亡关内,有些更辗转南下,仍然以教学或卖文维生。他们均以深沉的生活感受倾注于其笔触之下,诉说出家仇国恨的心内悲痛,于是有“东北流亡文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大庭美奈子文学中充溢着二战后的各种流亡元素,其作品把漂泊异乡、毫无生活根基的人比喻为"无根草","无根草"是大庭美奈子文学中处于流亡状态的主人公.《破烂博物馆》中的战争新娘是其"亡命文学"中的一类"无根草",而《浦岛草》中日美混血的战争孤儿是另一类"无根草".大庭美奈子的《浦岛草》关注日本战后时空中的战争遗留——战争孤儿问题,聚焦并思考战争、女性和人生,表达了作家对战争和社会的反思,其关注、思考女性命运的特殊视角在日本战后文坛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因“骊姬之乱”被迫在诸侯国进行了长达十九年的政治流亡。重耳最终能够成功地结束了他的政治流亡活动,主要得益于流亡前期“唯临是奔”与流亡后期“唯强是依”的政治策略,这是他政治流亡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德国女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的小说《上海,远在何方?》曾获2009年德国约瑟夫·布赖特巴赫文学奖。作品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上台后,因受迫害而流亡上海的犹太人的各种经历。从侨易学的角度看,精神变迁是上海流亡犹太群体的整体特征;相反,恒常不变体现的则是他们潜意识中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具体表现为思维定势和生活模式的固化等方面。本文通过文本解析,考察书中人物为适应环境以图生存所做出的各种努力,进而梳理其走过的侨易之路,以及侨易经历中体现于个体身上的变迁与恒常。  相似文献   

10.
作为流亡者一分子的米兰.昆德拉,对于流亡下的生命存在有着独到而深刻的思考,而与流亡主题相关的东西也一直或隐或现地贯穿于他一系列的小说创作中。他将自身体验与哲学思索融合在一起,以自己个性化而又理论化的创作探询了人在流亡这一特殊境遇下的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11.
波德莱尔提出的审美现代性,在本质上是审丑。乔伊斯的流亡美学所包含的审美特性,就是《恶之花》意义上的审美现代性。乔伊斯流亡美学的主体,不但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作品中,也呈现出分裂的特征,这一点,在《尤利西斯》中的布卢姆身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乔伊斯对流亡美学中丑的成分的揭示,不亚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乔伊斯把庸俗的人和低俗的生活,均作为审视的对象带入了作品。他对丑的表现强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前人,而这种"过度"本身,就是丑的美学。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白山黑水曾养育过无数勇敢勤劳的人民,却不曾养育出自己的杰出作家、诗人。本世纪30年代初“九·一八”事变后那个外敌入侵,民族蒙难的岁月,萧军、萧红、舒群、罗烽、白朗、马加、端木蕻良、骆宾基……一批年轻的东北作家随着国土的沦丧而流亡关内,并以他们辛勤的劳作,赢得了“东北作家”的殊誉,也为自己的创作争得了冠以  相似文献   

13.
流亡的反思、知识分子的再现和业余者的世俗性是萨义德主体文化批评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亡是知识分子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流亡赋予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建构的立场;知识分子的再现是考量其学术立场是否公正和判断其职责是否履行的关键;"业余性"是知识分子再现的全新角度和有效手段,文学批评应该立足于"世俗性"。萨义德的经典作品对于在全球化、后现代语境下的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 “东北流亡文学”是指受东北的历史文化孕育,在“九一”事变的历史阵疼的催动下降生的一代文学青年流亡关内后,以东北生活为生要创作题材,相对于东北沦陷后的“十四年殖民地文学”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文学形态。它是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结构的一部分,既融汇在“左翼文学”、“抗战文艺”、“延安文艺”之中,又因内在的文学精神而相对独立成形。从文学的一般系统看,它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相干结构,是由个人的偶然到历史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15.
论纳博科夫的流亡意识与纳博科夫研究的多元文化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历了从俄罗斯到欧洲各国及美洲大陆的多年流亡之后,纳博科夫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流亡意识。文章分析了纳博科夫流亡意识的内涵,论证以俄罗斯文化及多元文化视角进行纳博科夫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第七个十字架》是安娜·西格斯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流亡过程的戏剧性描述,反映出纳粹独裁统治下德国社会的现状及弱势群体从惶恐到觉醒的心路历程.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安娜·西格斯的文学创作不可避免地被烙上现实主义印记,但她又不完全囿于现实主义的束缚,在小说中力求呈现的并不是僵硬的历史记忆,而是带有主观神秘色彩的社会现实中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流亡公子的从亡人员是指跟随公子流亡外国的一个依附人群,主要由失势贵族和劳苦者组成。这一人群在春秋时广泛存在而且人口众多,公子流亡外国少则追随数士,多则扈从千人,从亡人员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子的命运和结局,忽略对从亡人员的考察就无法全面了解春秋贵族社会的图象。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亚裔美国文学不仅成为了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大亮点——老一代作家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新作家不断涌现,其作品也总有一鸣惊人之处。相应的族裔美国文学研究,也逐渐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国内,特别是在近十年之内,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的起色。本期编发的美国族裔文学方面的三篇文章,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一手材料、观点新颖、探讨深入。美国诺维奇大学副校长黄桂友教授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华裔学者,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族裔文学研究中的全球视野》的访谈中,阐释了自己在编辑和撰写系列族裔文学研究著作时的一些洞见,对中国研究美国族裔文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语言的背叛:移民作家的位置在哪里?》详细地介绍了美国著名华裔作家哈.金的最新评论著作《移民作家》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移民作家与代言人、移民作家的位置等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诗情画意背后的那段历史》是国内少有的专门评论越南裔美国文学的学术论文,所评论的《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是越南裔美国文学中最新的重要作品,在大陆尚无译本。我们希望这三篇文章能够对中国的族裔文学特别是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推...  相似文献   

19.
从1920年到二战结束前后,欧洲,尤其是从纳粹德国流亡的电影人对其所在国家电影工业的美学潮流、制片方式、专业培训,以及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但世界电影史研究中,由于对好莱坞影响的过分关注,使在这一领域其他流亡地电影人文化活动的关注,以及他们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诸方面的影响长期遭到忽视.本文试图描述导致这一情况的部分原因,并就这一时期英国电影工业不为人知的流亡电影人文化活动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国统区大中学生再次逃亡至北平、南京等大城市,形成了著名的东北流亡学生、豫鲁流亡学生群体。考察流亡学生产生的大致脉络、国民政府对流亡学生的安置措施及其成效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从侧面了解战后国民政府试图争取人心归附的动机,展现流亡学生因"政治"纷争导致四处逃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