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语言的隐喻性角度探讨了翻译理论中的基本问题,指出翻译活动具有隐喻本质和隐喻特征。此外,还涉及了翻译实践中的一些相关的语义和句法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声音方面来讨论诗歌翻译,着重从英语和汉语中的语音象征、韵式和韵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诗歌翻译中"音美"的再现。  相似文献   

3.
二度创作:在诗歌翻译中如何接近原诗的风格神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诗歌的翻译一向争议颇多,这里涉及到诗歌是否可译的问题。应当说,诗歌有可翻译的部分,也有不可翻译的部分。一般说来,诗歌的内容是可译的,诗歌的形式一般是不可译的。通过翻译实践,并结合墨西哥诗人帕斯翻译的中国诗词,可进一步阐明我们对诗歌翻译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诗歌翻译中的形式与韵味的结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本文通过从音韵与句法两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说明了诗歌翻译只有抓住“韵味”这个关键,才能再现原作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论文针对吉狄马加诗歌翻译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当代著名汉学家、诗歌翻译家、诗人梅丹理先生。梅丹理先生重点阐释了《易经》研究对其解读诗歌意象的重要启示,并围绕吉狄马加其人其诗、诗歌音乐性、个人民族诗歌翻译方法、成果,以及民族诗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自己未来的研究计划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些真知灼见不仅为吉狄马加诗歌翻译个案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长期受冷落的当代民族诗歌翻译与研究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6.
虽然对翻译的定义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是翻译活动对于学习者的思维起到了锻炼作用,对学习目的语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翻译质量的优劣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词汇、语法、句法、文化、思维方式等等。针对不同情况,作者就翻译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词义的选择、语态的译法、长句和短句的译法、词性的转译等等。  相似文献   

7.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同时充分考虑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翻译手段,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语言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8.
翻译普遍性是与语言系统差异和译者个人偏好无关的翻译本身所固有的特点。翻译语料库的建立为翻译普遍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前有关翻译普遍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略化、明晰化和规范化等方面,而且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译文的句法层面。从合句法的翻译策略出发,对汉译英过程中涉及合句法策略的情况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详细深入地研究了翻译普遍性之一——规范化在汉译英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对进一步深刻认识汉译英的本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红楼梦英译文看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对它的翻译涉及到很多中国古典小说翻译的难点。这篇论文主要援引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以及美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对《红楼梦》翻译的版本以讨论他们关于文化内容,习语典故,诗词,以及人名等方面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11.
对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理论发展的介绍与分析,提出中外翻译学研究的相互适应性。从中国传统翻译研究到西方描写译学以及其它流派对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的阐释,论证了纯翻译理论研究的超语言特性以及翻译理论对不同语言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从中西翻译学发展的相似经历证明了中西译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任何翻译伦理受主体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国传统翻译伦理主要建立在义务论的基础上,而西方翻译伦理则以功利主义为基础;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注重体现人际关系,而西方翻译伦理则强调文本关系。这对现代翻译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进程已有百年历史,法学翻译对于中国法律的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法学翻译对于中国现代法学具有建构与生成的意义,从法言法语到制度理念,均建立在法学翻译的基础之上;其次,法学翻译的发展轨迹,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法学的演进过程,从取法西洋、学习日本,转至模仿苏俄,进而重新面向世界,法学翻译的曲折变迁也印证着现代法学的艰难命运;第三,法学翻译对于现代法治国家的建构亦有重大影响,作为后发赶超型国家,译介移植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也应有反思的态度和超越的决心.对近代以来中国法学翻译史的梳理和总结,一方面旨在较为全面概括地展示百年法学翻译的成果和历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观察到法学翻译与现代法学之间的深层次的内在关联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翻译标准是贯穿我国漫长翻译史的一大主题。关于翻译标准的探索可以追溯到道安的五失本,此后魏象乾提出正译,马建忠提出善译,直至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四大翻译标准体系体现了我国古代翻译家的翻译智慧,是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也是世界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公司名称英译中的相对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102个公司英译名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邱懋如教授提出的"零翻译"和刘明东教授提出的绝对翻译和相对零翻译的概念,分析如何处理公司名称英译实践中出现的文化空缺.同时确定在公司名称英译中存在大量的相对零翻译,并探讨了三种具体实现相对零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如何将翻译理论与对外汉语韩汉翻译教学相结合,使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韩国学习者能通过翻译课的学习实践,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法结构问题,并通过翻译的过程深入了解韩汉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汉语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张柏然以西方翻译理论为参照,探析中国翻译理论的民族特点。他的比较译学研究主要围绕追溯中西译学根源、梳理译学现代发展、打造中国特色译学理论三个方面展开,旨在通过辩证地吸收西方译学研究成果,实现中国翻译理论现代化,为构建普遍翻译学作出贡献。张柏然在构建中国译学的理据探索和论证中,体现出少有的开创性、前瞻性和世界性。他的比较译学理论始终把握和放眼中西译学理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强调古今参照,中西融通,不仅打造“民族特色”,更为普通翻译学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与话语权的密切联系一直是语言文化中的霸权运动——后殖民主义译论关注的话题。针对全球信息传播失衡,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状况,鉴于当前公众对于大众传媒日益增长的文化信仰与依赖,以及传播媒介作为文化扩张过程中最有力的制度手段这一社会现实,提出要针对传媒文化产品的翻译重点,做到发现与输出同步,编译与重塑并重,以中国人自己中译外的方式加强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和话语权的获得。  相似文献   

19.
比较庞德与理雅各对《论语》的不同翻译,可知庞译《论语》有用拆字法翻译中国汉字、提供多种译文和创造性的翻译等特点;从翻译即改写的角度可探讨该特色的原由;并且,从庞德《诗章》中的《论语》思想可见庞译《论语》的影响及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进行阐释,结合余国藩和詹纳尔Journey to the West在翻译《西游记》中对佛教用语的翻译,比较这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化传递中的不同作用。指出在处理佛教文化负载词时,余国藩的译本更加倾向使用语义翻译,旨在达到传递佛教文化的目的。而詹纳尔的译文多采用交际翻译,以提高译文在西方读者中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