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把古今中外的军事理论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战争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揭示了人民战争的实质是依靠人民,人民战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骨干力量是人民军队,而且阐明了我国人民战争的道路即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很好地实行人民战争,他还系统地概括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前,遵义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件。它是在党内两种军事思想激烈斗争中诞生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且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点认识。《决议》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决议》最早地较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众所周知,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二八年春,红军在井冈山斗争中产生的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初步形成红军的作战原则;一九二九年底,红四军第九次  相似文献   

3.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是周恩来同志为专门论述抗日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撰写的理论著作。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党杰出的领袖之一周恩来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早期从事我党军事领导工作时,就是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最早的领导者和论述者。周恩来同志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这篇文章里提出:只有建立和加强革命的政治工作,才能改造抗战军队,完成抗日任务。这不仅是对我党大革命时期和红军时期领导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周恩来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生动记录。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邓小平全面实践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并对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丰富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他又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对我国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历史、国情和革命战争的特点出发,以伟大的军事战略家的胆略和气魄,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为根基,批判地吸取了中国古代兵法的精华,创造性地总结和提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崭新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军事辩证法。本文仅围绕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略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后大决战时期,这时期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特殊性。这一思想同这一时期的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思想一样,指导了中国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新时期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不断发展统一战线理论,调整各种力量的利益关系,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坚持统战工作为政治经济服务,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在领导工农红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提出了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的《赤色游击战术》(下简称《战术》)一书,是1929年编著印发的一本介绍井冈山根据地军事斗争经验的专著。它依据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实战经验,全面具体地阐述了红军在游击战争中应采用的战略战术及有关的军事规则,特别是在游击战术的运用方面作了详尽的分析说明。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最早编著印发的军事理论著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新的革命军队的过程中,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在军事实践中,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过程,就是实现这一根本原则的过程。革命战争年代,党始终保持对人民军队领导的绝对独立与绝对权威,丰富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原则的内涵,在领导革命斗争不断走向胜利的过程中持续实现了这一根本原则。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制定了新的最高军事领导制度,保证了我军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的高度一致,有效推动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根本原则的进一步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采取诸多措施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随着军委主席负责制的全面贯彻和深入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得以根本实现。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和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早在旅欧勤工俭学期间,就曾研究法国工人运动的经验,认识到工人运动与军事运动相结合实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指出“法国工人同军队一旦能联络起来,这事便有了希望。”①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后,加快了革命的步伐,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扫荡了广东的反动势力,一九二六至一九二七年,举行了胜利的北伐战争。在这场空前广大的人民大革命中,站在历史潮流前面领导的,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优秀的共产党人。在斗争中,周恩来同志站在毛泽东同志一边,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作战,同国民党右派作战,同时也同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作战,卓有成效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周恩来在南开求学时期开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着重分析、研究周恩来早期军事思想的萌芽和发展。从其对革命武装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创立新型革命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周恩来对革命军队建设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宋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各有其特点,有其重要军事著作。岳飞正处于两宋军事思想发展高峰时期的第三阶段,他虽无军事专著,但以其军事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大致可归纳为五点:训士以德,为将谋先,严以治军,临机制胜,各用其长。岳飞对宋代军事思想的最大贡献,是发展与丰富了大兵团进攻作战的战略战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赵志韬  孙红林 《理论界》2004,(6):333-333
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战场环境等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对我们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从时代出发,顺应新军事变革的潮流,与时俱进,立足国情、军情,积极创新人民战争思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树立科技密集型的人民战争理念人民战争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基础之上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是经实践多次检验了的我军克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方方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和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从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实行人民战争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等方面领导和推动了广东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在武装斗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是巨大的。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到发展工农武装、创建人民军队重要性的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刘少奇,他在领导华北、华中的抗日战争以及在解放战争初期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对武装斗争的深人和发展,对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研究与策略的运用,对全国解放战争方略的制定与东北根据地的创建,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刘少奇是党内最早认识和重视武装斗争的领导人之一刘少奇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一样,是在深人分析中国社会的现状以及各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的基础上,在组织和领导工…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纪念与缅怀周恩来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报刊活动家,在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领导《新华日报》在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坚持和平。民主、独立等方面的丰功伟绩,本文将集中就他的新闻思想,他对新闻学基本理论的贡献,作一论述。由于当时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他的讲话一般都不允许笔记,文字资料留下来的不多。本文是根据《新华日报》版面资料和报馆一些老战士的回忆文章整理与综合的。1、革命的喉舌。周恩来为《新华日报》创刊的题辞:“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是他对这张报纸的出版宗旨的提示。《新华日报》的酝酿、筹备…  相似文献   

16.
孟庆仁 《东岳论丛》2000,21(1):14-18
周恩来不仅是最早探索而且是最早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中共中央主要的负责人。周恩来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大体上经过了三个时期 :从大革命后期到中共六大是第一个时期 ,六大以后到 1 92 9年 9月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是第二个时期 ,再到六届三中全会是第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内 ,周恩来对党的队伍的恢复和发展 ,对于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壮大 ,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 ,都起了主要的作用。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 ,周恩来做出了仅次于毛泽东的贡献 ;而在全党实现工作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中 ,周恩来则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有五个鲜明的特点,包括红岩精神在内的中国革命精神共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具体军事实践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即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体系,引领着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列宁民族殖民地学说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发动人民战争、联合英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独立自主地领导本国革命的国际战略,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0.
张治中"弃蒋拥共"是因为周恩采的人品和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张治中对中共的信仰,是他受周恩来影响的思想基础;张治中的和谈主张为蒋介石所用,使他有机会与中共和谈代表接触,从而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张治中对革命作出的贡献使他得到中共领袖的信赖和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