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释“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fèn,问韵)是个重要概念,在古代常与“名”关联在一起,如:“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庄子·天道》)这个精致的体系中,依天、道德、仁义、分守、形名、因任、原省、是非、赏罚之次序,分守居于九个层次中的第四位,形名居于第五位。须说  相似文献   

2.
"琵琶"是汉语中典型的联绵字,构成这一联绵字的两个词都是有意义的。"琵琶"写作"枇杷",是因为它属木制品;写作"批把",是因为它用手弹拨;写作"琵琶",则是因为它是琴弦类乐器。不论是那种写法,作为汉语中的两个词,分别从语音上表示了该乐器或上下或前后的弹拨方式的语义,并且与弹拨时发出的声音有密切的关系。只因这两个字共同表示了一种具体事物,加上字形的改变,使其不能再单用,也不能再与别的词组合运用而成为联绵字的。  相似文献   

3.
释“苟”─—兼论汉语运用中的“因错就错”宋开玉,郑明珍语言的运用中常有这样一种情况:语言中的某一成分在较大的范围或较长的时期内被错误地使用,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有时正确的和错误的并行不悖,有时错误的便干脆代替正确的进人民族共同语...  相似文献   

4.
释“遇”──中国美学概念分析之一陈勇中国人对待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和人生境界,常常抱有这样一种态度,认为它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使是面对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也往往持这样的观点。唐代书法家和书论家虞世南就曾这样说过:“故知书道玄...  相似文献   

5.
车向忱以“唤醒民众、挽救国家危亡”为己任,积极参加“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以后,坚定不移地投身革命,奋力参加抗日活动,赢得“东北甘地”的美名。为祖国为革命,他一直不屈不挠地办教育搞统战,直至生命的最后之际,还准备再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联绵词是指双音的单纯词,"联绵字"的称呼不科学,应作"联绵词中的字"。从古代到现代语言学家的论述来看,"同义连绵词"的注解不妥当,应为"同义词并列连用"。  相似文献   

7.
人和大自然─—前苏联文学的母题之一刘亚丁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不可回避的大问题。以反映社会、人生为己任的前苏联文学自然经常会触及这个问题,我们借用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概念,把它称为前苏联文学中的一个母题,以说明由这个主题会派生出若干相关的问题。形...  相似文献   

8.
戏曲何以独兴于元代,堪称中国戏剧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对此明代论坛即已联噪不绝,王骥德说:“至元而始有剧戏,如今之所搬演者是。此窍由天地开辟以来,不知越几百千万年,俟夷狄主中华,而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始称作者之圣,呜呼异哉!”(《曲律·杂议上》)王氏对宋元社会接样都的独异性投去惊异的一瞥,终因站在正统的“夷贱我贵”“尊夏攘夷”的立场上,不免捉襟见肘,吴牛喘月。“夷狄主中华”,绝非历史循环论者所指的通常意义上的“以暴易暴”式的改朝换代,元朝的建立,打破了“内诸夏外夷狄”的时空秩序系统,突破了汉人传统…  相似文献   

9.
“三分蠢气”─—评《曾国藩诗文系年》邱瑞中几年前,我读《郭嵩焘日记》,见其中有一段议论,印象很深。大意是:人问近日楚才之盛,天下无能及者,其因何在?答曰: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愚不可及。彼人又曰: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癫”、“画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按照现代“新闻”概念而简单地从古文献字面去溯源,并且忽视语义训诂、率有误解的研究予以诘难。论定汉语“新闻”一词是外来义兼汉语义的同形词。古代“新闻”一词多汉语义,指社会人群中流传的新解、奇异、有趣的见闻,主要属于不通过媒介的人际口头传播。文章不仅从诸多文献语例训释了此双音词,而且又进而从新闻史古今异质与“闻”的词义论述了此汉语义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诗经》《大雅·皇矣》“帝作邦作对”一语中的“对”,究竟是什么意思?本文想就此作些探讨。 这首诗的大旨,《诗序》说是“美周也”。[宋]朱熹《集传》以为:“此诗叙大王、大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也。”全诗八章,“首章言天初眷大王之意;次章述大王迁歧也;三章述大伯、王季相逊之事,为文王张本;四章则述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也。”“五章、六章言天命文王伐密;七章、八章言天命文王伐崇。”自来并无什么异说。全诗的文字大致也还是明白的。只是其中  相似文献   

12.
连词“而”的用法灵活多变,极为纷繁。它可以连接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连接分句。所连接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有並列、顺承、转折、递进、偏正等关系。这是连词“而”的基本用法。此外,由于它和“以、与、如、则、乃”等词古音相近,又常通用。《经传释词》、《词诠》对这些通用的词例有的作过训释,但是没有具体说明训释的语音根据、用法的由来,因而使人感到同一“而”字  相似文献   

13.
曾朴是近代中国译介雨果的第一人。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译介雨果,一是晚清社会政治变革的时代要求,二是中国近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需要,三是曾朴本人在政治思想、文学观念、个性气质等方面与雨果有着惊人的相似。曾朴译介雨果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翻译思想。他的翻译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及金文中有象形字作:释「旒」以上金文两字,吴大澂以为「古穗字,象禾穗下垂形」(「说文古籀補」卷七,第41页)罗振玉未加解释,收甲骨诸字于待问编。郭沫若先生以为以六字「与黄字相较,其必为古佩玉之图形无疑,即「黃」之初字也。」(金文丛考170页)今按:以上六字应释作「旒」,说文「瑬」字云:「(?)玉也,冕饰。」古者冕延前后有缫旒,周礼弁师云:王之五冕:……五采缫上有二就……诸侯之缫斿九就。  相似文献   

15.
16.
用“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指导教学周小菊“物理化学”是化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经典)和化学动力学(宏观)两大部分,是四大基础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中理论性较强的一门。我系各专业目前培养的学生主要...  相似文献   

17.
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儒道两家各有自己的观点。由于文学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性,读者如何透过历史的迷雾,越过作品自身的障碍(语言的、结构的)来把握其灵魂,孟子的“以意逆志”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这种见解具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在历史的流传中又出现过多次的歧解,故有必要加以鉴识,以还原貌。  相似文献   

18.
《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见《史记·项羽本纪》)这句话该怎样翻译?其中“与”字如何解释?课本未注.查一些资料译文,不能尽如人意者,十之八九也在一个“与”字上.我以为此“与”字不可视为虚词而应看作动词.《经籍篡诂》:与,从也:《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犹随也:《淮南坠形》:‘蛤蟹珠龟与月盛衰.’”“与樊哙”之“与”有“使令”意,可当“使”解.句意是说:刘邦就丢下车骑,独自骑着马,使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快步跟从,从郦山下,取道芷阳抄近路逃走.  相似文献   

19.
“自然”─—道家的审美理想朱恩彬“贵自然”是中国传统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标准。溯其源头可归之于老庄哲学。随着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遍及古代各种艺术类型,如诗歌、小说、戏曲、绘画等等。因此,探索它,解剖它,对理解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精...  相似文献   

20.
“九七”以后的香港政制架构中,行政长官居特殊地位,直接关系到“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的贯彻实施。本文主要是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任职资格、产生办法、权力运作等问题的分析入手,阐明“九七”前后从港督到行政长官的转变给未来香港政制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基本法有关规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