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张丽娟 《职业》2017,(16):43-44
自1991年起,国务院和教育部陆续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规定中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新思路,并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鼓励职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学校为贯彻文件精神,开展了"院校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改革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拓展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为今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徐彬 《职业》2017,(4):94-95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晓晶 《职业》2017,(18):45-46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转型的必然需求,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笔者所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又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但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这套机制急需更新、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 1.政策前景 2005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同年在国务院召开的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指出职业教育要"真抓实干",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也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就我国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对策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就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问题与对策进行阐述,提出中职学校要探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学生全面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璟东 《职业》2014,(9):92-93
职业教育为适应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课程改革,本文结合汽修专业的特点,就如何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环节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齐世杰 《职业》2016,(35):44-45
承德工业学校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为主体,以"企业冠名培养"和"校内教学工厂全真实训"为两翼,三位一体、梯次有序、良性互动、体系完整的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该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其中"冠名培养"模式为"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韩巍 《职业》2008,(20)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加以解决,以达到探索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共同发展的目的.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半工半读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施途径,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一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朱雷 《职业》2012,(36):83-84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进的一项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2.
谢浪清  魏立斌 《职业》2017,(26):31-32
本文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新要求,通过实践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构建了职业院校"三方两性一反馈"学生多元评价模式,实现了多方参与的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齐世杰 《职业》2016,(36):20-21
承德工业学校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为主体,以"企业冠名培养"和"校内教学工厂全真实训"为两翼,形成三位一体、梯次有序、良性互动、体系完整的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该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其中"教学工厂"培养模式为"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齐世杰 《职业》2016,(34):50-51
承德工业学校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为主体,以"企业冠名培养"和"校内教学工厂全真实训"为"两翼",形成三位一体、梯次有序、良性互动、体系完整的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海平 《职业》2017,(17):31-32
当前中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导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效果欠佳.要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水平,必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创新.本文就如何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宏观管理机制的创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梁建青 《职业》2016,(29):9-13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也是职业院院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近两年来,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在示范校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以创建"工学中心"为核心,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宗旨,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刘兴元 《职业》2016,(9):21-2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研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本文以我国公办重点职业院校之一的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为例,介绍了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职业岗位对接的具体做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刘加勇 《职业》2014,(12):37-3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最为有效的、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学校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出发,通过多年来积累的十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9.
卢菊洪  吴小明 《职业》2011,(30):179-180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更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破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是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各个学校应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形成适应区域、地方、学校和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时代需求的模具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学校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