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历史上关于《史记》表重要作用的认识梁玉绳是清代著名朴学大师,他花了毕生精力,撰成《史记志疑》一书,摘取《史记》正文,分条详考。钱大昕称此书是可以和“三家注”相比拟的《史记》第四家注。《史记》一百三十篇,表只有十篇,但《史记志疑》全书的三分之一却是对史表的考辩。究其原因,表的错误更多一些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表在《史记》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梁玉绳在考析《三代世表》篇的开头说:  相似文献   

2.
《史记·太史公自叙》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的《报任安书》,都述其著《史记》是“成一家之言”。这“一家之言”,《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三家于此无注。小颜注《汉书》,也空而不解。后世学者,中心习于史书记事的道理,多不注意此语,而不知此“一家言”之语是太史公明其《史记》一书性质的关键语言。裴氏《史记集解》等三家,疏忽此“一家言”之真义,所以只看太史公“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  相似文献   

3.
唐朝学者传承魏晋南北朝学人注史之风,先后有《汉书》颜师古注、《后汉书》李贤注、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等四部杰出的史注。这些史注达到了唐代史注的高峰,史注家们既关注史书内容的真实性,也关注史书的体例体裁。史注家们的批评意识体现出唐代前中期开阔的学术气象。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七日《文汇报》第三版载有《“楚”“荆”小考》一篇考证性的文章。文章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汉书·高帝纪》贾逵注也引以《史记·正义》(似应作《史记正义》或《史记》正义,因‘正义’并非《史记》篇名——笔者),认为‘秦庄襄王名楚,故改讳荆,遂行于世’”——并且注明,这句话在《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8页。看副这句话,不免要引起两点疑问:其一,现在见到的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虽然后世注家多至数十人,但通行的只有唐初人颜师古的注。历史上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耗费了长达十五年的心血完成的一部巨著。自从这部巨著问世以后,注家蜂起,历代不衰,以《史记》名家者甚众,以至形成专门学问。在汉代就有徐广等人为之注解,随后增补辑注的主要有:南朝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等三家。《集解》以广征博引为胜,《索隐》以探幽发微为著,《正义》则详于地名注释,它们为后世研读《史记》提供了种种方便。但是,“三家注”也存在许多错误,时有穿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后汉书》有十二家之多 ,其中谢承、薛莹、司马彪、华峤、谢沈、张莹、袁山松及张八家书已无完帙 ,然其文散佚于《三国志》、《文选》等文史之注以及《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中而得以保存。周天游参校前人成果 ,对上述八家书进行辑佚和校注 ,撰成《八家后汉书辑注》一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12月出版 )。该书一些校注有待商榷 ,今举数则 :1 灵帝数游戏于西园 ,令后宫纟采女为客 ,主身为商贾。 (谢承《后汉书》卷一 ,○○四 )“主”当属上。“客主”是“客舍主人”的省称 ,买主之意。《后汉书·志》第十三 :“灵帝数游…  相似文献   

7.
试论《尚书》的编纂资料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之前出于统治管理的需要,经常发布各种诏令文件,是即所谓“书”。书的撰拟出自史官之手,同时还有一套严格的档案文件保管制度,使得书的保存流传成为可能。这是后来《尚书》得以编选的前提条件,从中亦可窥见到《尚书》之名的由来原因。《尚书》的编纂资料来源决定了其性质,因而《荀子》谓“故《书》者,政事之纪也,”《史记》谓《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都正确指出《尚书》源于统治管理文件的根性及成因。近代的疑古学者钱玄同虽不相信《尚书》,但又谓《尚书》似乎是三代时的“文件类编”或“档案汇存”,却有几分道理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撰《史记》作经济史著《货殖列传》、《平准书》、《河渠书》,其中寓含了卓越的经济思想。班固撰《汉书》亦作经济史著三篇,名为《货殖传》、《食贷志》、《沟洫志》,其中亦体现了他的经济思想。班固本之其父批评司马迁“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并认为是“其所蔽也”。那么,班固的批评当否?司马迁和班固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本文拟对其互异的经济思想。进行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9.
《史记》这部史学兼文学名著,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和世界的众多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着,这是因为《史记》一书艺术内蕴的不可穷尽性决定了鉴赏的无限性,其中被后人经久不息地喜爱和欣赏的《史记》的语言,已被人们共视为古代语言的典范。《史记》的语言美,与《史记》博大精深的思想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正是“意立而词从之以生,词具而意缘之以显,二者相依,不可或离。”因此,我们研究《史记》的语言艺术,离不开对其所刻画人物形象的分析;离不开对其所叙述事件的研讨;离不开对其所发出论断的体味;离不开对其所描绘场境的剖解。  相似文献   

10.
张颖 《江淮论坛》2001,(3):105-110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所创作的《史记》,无论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看,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并为后人所推崇。本文专从《史记》的“太史公曰”之内容、作用、形式等三方面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实录是我国封建史学中的一种重要史体。《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注录梁代实录三部,武帝时两部:周兴嗣撰《梁皇帝实录》三卷,《梁太清实录》八卷;元帝时一部;谢吴撰《梁皇帝实录》五卷;过去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古代实录产生于梁代,唐以前的实录也仅此三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史记》研究学家韩兆琦先生的《史记笺证》是当代《史记》研究力作,也是目前最便于阅读的《史记》评注本。《史记笺证》引征宏博,对于"《史记》三家注"多有取资,其中对于《史记索隐》尤为倚重,在注《史记》的过程中或直接引《索隐》为注,或将《索隐》注文择为一说,或引《索隐》注文为证,在内容上对《索隐》有多方面的接受。但对于《索隐》注释不确之处,也予以必要的指明和纠正,体现了一定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老子《道德经》是我国古代最早具有丰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著作之一,内容包括本体论、人生论、政治、军事等方面。老子学说在我国和在世界上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封建统治者把它当作“人君南面之术”而加以推崇;道教徒则奉老子为教祖;我国哲学史上,唯心和唯物论两派都从不同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也通过对《老子》的注释、翻译来宣扬神秘主义,为资产阶级世界主义服务。 《老子》书在战国时代已经流行,由于它主要是讲“道”和“德”的问题,所以又被后人称作“道德经”。韩非的《解老》、《喻老》两篇是最早的《老子》注。关于《老子》的叙说,见于《汉书·艺文志》的有四家(已佚)。今本《老子道德经》,旧题汉河上公章句,但《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不可凭信。魏晋以后注老者甚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所载有三十一家,隋唐以后注老者近二百种,收入《道藏》中的超过四十种。 《老子道德经》传本,流传最广者,有河上公注和魏王弼注两种。王注是以玄学家思想注解老子,影响最大,历来被当作老注的标准本。河上公注则是道教徒从养生和修炼的角度注解老子。以上两家是老子注解中的两个主要派别。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乙本两种是汉初抄写的。甲乙两本的文字稍  相似文献   

14.
新发现的《史记正义》佚文考田大宪陕西师范大学《史记正义》是现存最早的三部《史记》注本之一,是研究《史记》的重要文献.《正义》原与《集解》、《索隐》一样,均系单刻,其中《集解》八十卷,《索隐》、《正义》各三十卷①.北宋元丰年间三家注始附于《史记》正文下...  相似文献   

15.
<正> 颜师古《汉书注》是一部集注性质的本子。所引诸家,见于《汉书叙例》的有:荀悦、服虔、应劭、伏俨、刘德、郑氏、李斐、李奇、邓展、文颖、张揖、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昭、韦昭、晋灼、刘宝、臣瓒、郭璞、蔡谟、崔浩,共计二十三家。自此以后,千余年来,学者众口一词,咸袭“二十三家”之说。清代以还,曾有人据《史记集解》等史注转引的材料,证明颜师古《汉书注》中,多窃其叔父颜游秦之说,因此,颜师古的《汉书注》二十三家之外还应包括颜游秦。但历代注家都忽视了在颜师古的《注》中,除了颜游秦,还有宋均一家,这是有稽可查的。  相似文献   

16.
在古诗英译方面,我国学者大致分为以许渊冲为代表的格律诗体派和以翁显良为代表的散体派.在此从许渊冲诗歌“三美论”入手,通过译诗对比,分析该理论在传承性、综合性和历史性方面的优越性,也正视了其因韵害意等方面的局限性,进而提出通过效仿“《史记》三家注”的方法实现古诗英译多家注,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展现古诗精华.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先生《管锥篇》说,司马迁作《史记》,对于历史人物的著作,如果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就不予著录,并且著明“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云云,以表明“世所周知,皆以省略。”例如《管晏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司马穰苴列传》诸篇,对于他们几位政治家、军事家的著作,都是如此。甚至“如老、庄、孟、荀之书亦然”。“但对于韩非的《说难》一文,既已明云“学者多有”,则又“何须全录”。《史记》对于贾  相似文献   

18.
《管子》一书,在先秦及西汉流布极其广泛,《韩非子·五蠹》:“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亦云管子之书“:世多有之。”据叶适《习学记言》,汉初研究“管子之学”的也大有其人。汉武独尊儒学之后,其书渐趋湮没,其学亦渐陵夷,学者已罕能知其书、鲜能言其学。数百年间,阙文错简,遗言漏字,当不可尽悉。李善注陆机《猛虎行》所引《管子》言语,乃转引自他人,已不见于当世之本,知唐初《管子》已非完本。宋晁公武《读书志》曰“:刘向所校本八十六篇,今亡十篇。”则宋时残缺更甚。至明梅士享所刊又颠倒其篇次,弥为窜乱失真。…  相似文献   

19.
释“幽默”     
《辞海》、《辞源》等辞书把“幽默”解释为“深静”、“寂静无声”。此种解释,乃系承袭《史记注》而来。《史记·屈原列传》:“《怀沙赋》曰:‘眴兮窈窕,孔静幽墨。’”王逸注:“孔,甚也;墨,无声也。”《史记》作者及后代词书编纂者显系将“幽默”一词看作同义连属词。“幽”取“幽静”义;“默”取“默然无声”义;“幽默”合解为“寂静无  相似文献   

20.
<正> 1985年9月下旬,山东省历史学界和中医学界专家教授及专业工作者五十余人在长清县五峰仙庄,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扁鹊里籍问题讨论会。会议讨论围绕宋长贵等人的《扁鹊(秦越人)的里籍考证》一文展开。通过讨论,对扁鹊里籍问题初步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与会者认为,据《史记·扁鹊列传》载:“扁鹊,渤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司马迁还引扁鹊自言“臣齐渤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很明确,扁鹊是齐国人。又据扬雄《法言·重黎篇》、《战国策·秦策》高诱注、《汉书·高帝纪》韦昭注等书皆云,扁鹊是“泰山卢人”,名越人。卢,齐地,汉初置卢县,在今山东长清县境内。但有人据《史记集解》引徐广曰:“郑当为鄚。鄚,县名,今属河间。”《索隐》因此说。此后,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