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与中等发达国家比,任重而道远;与我国现代化目标比,尚有一定差距;与先进省市比,还存在某些弱势。如何保持广东综合实力在全国的前列地位,更好地发挥广东经济发展优势,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此作出概略的分析及测算。 一、广东综合实力在全国的位次 一般来说,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国民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事业等五个方面。考虑到指标的满足程度,我们选择了5类42项指标,构成一个反映地区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根据2001年  相似文献   

2.
一、乡镇综合实力的涵义及开展测评工作的意义 乡镇综合实力是用来反映和度量乡镇实力强弱及发展速度快慢的综合指标。何为乡镇综合实力?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完全一致的解释,众说纷纭,各有千秋。笔者认为,所谓乡镇综合实力是指在本乡镇区域范围内由自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对本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东西部的不均衡性,这表现为东西部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目的就是推动西部发展,缩小东西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没有详细的规划是不可能下好下活这盘棋的。“西部大开发”一个首要步骤就是了解西总和 省份目前的经济情况,因此,我们在此利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西部各省份的综合经济实力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上海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抓住历史机遇,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统一,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0年,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为10.8%,不仅加  相似文献   

5.
孔杏 《浙江统计》2011,(7):12-13,30
浙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历来倍受瞩目。以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依据,选取10个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将11个城市按照综合经济实力强弱进行排序并划分为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二战以后,经济增长已由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增长经济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实现了经济转型软着陆后,更是保持了7%~8%的高增长率.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呢?本文利用索洛——米德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广东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广东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钟剑虹80年代广东省的经济以极高的速度增长(1979~1991年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2.7%),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速度也在日益加快(1988年达到其最高峰30.2%),经济增长的波动及通货膨...  相似文献   

8.
李翔  华倩 《统计与决策》2016,(8):131-133
文章以中部江西、河南、山西、湖南和湖北五省2005-2011年的环境污染、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双对数模型探讨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单调递减、单调递增、“U”型、倒“U”型、倒“∽”、“N”型中的哪个形态.由于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工业化进程的快慢,致使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脱钩的拐点迥异,并且各省份通过拐点的时间有先有后.实证的结果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较大的出入,表明各省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五化”同步的进程中摈弃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 ,对影响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主要团素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以加权计算出综合值进行评价与分析 ,并结合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给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主要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数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排序比较,并对排序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雷韵  谢里  罗能生 《统计与决策》2012,(16):117-121
文章试图在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假定基础上分析中国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角度运用中国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全面的衡量了期间的制度因素,并对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由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所构成的正式制度在制度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非正式制度在制度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较小,由回归结果可知制度因素不仅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对基本生产要素的发生作用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其中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两个最重要的目标,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卫英 《统计教育》2007,(12):31-32
外商直接投资是在目前形势下迫切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为依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全国的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实力与地区经济实力显著相关;文化产业综合水平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地域邻接性强,有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文化产业集聚趋势明显,但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集聚,产业集聚水平还处于劣势;统计意义显著的高高集聚区、低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分别分布于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空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十大城市群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城市群内部组织的联系不仅依托经济等“硬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软实力所带来的凝聚力.文章通过构造中国十大城市群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在研究设计中通过多维度分析,得到十大城市群在文化不同维度上的排名.最后对十大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的非均衡差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态势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借助Eviews软件,对旅游业总收入与GDP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青海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并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度测定理论,根据浙江2000~2006年的科技统计数据,分析了各个科技投入指标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均有正相关关系,而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而高校是浙江科技的主力军,其研发经费的投入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国内学者研究为基础,利用天津地区金融发展数据,对环渤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比较研究,试图从天津金融发展角度来解释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