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11,(19):43
工作内容●工具、量具、衡器、检测设备的配备与使用●识别饰品的设计、制作与检验方法●宝玉石品种、成品首饰的价值评估●检验过程中的常规技术管理职业等级宝玉石检验员共设四个等级:四级(宝玉石检验员)、三级(宝玉石检验员)、二级(宝玉石检  相似文献   

2.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一位学者,在谈及学习和修养时说:"人要有点儿书卷气。"书卷气采自于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狭隘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书卷气自有一种迷人的优雅。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傲气、娇气、霸气、激愤气、粗俗气、痞子气、卑微气、小市民气;拥有了书卷气,便增加了静气、秀气、灵气、自在气、文明气、富足气、高贵气、泱泱大气。  相似文献   

3.
词气是中国词学批评史上重要的批评话语,在批评视野中的词气说的发展轨迹大致有四个时期:萌芽期,由"气"引入词学批评而为"词气";升格期,在词学批评著作中涌现出众多的以气评词论人;深化期,晚清著名词学家谢章铤重视"词气",形成较完善的"词气"论;升华期,"词气"理论范畴进一步完善,最终在王国维的词学境界说中得到升华,以境界统领替代词气。  相似文献   

4.
寻求人生价值的安顿是张载哲学的一个主题。通过对张载哲学中太虚、神、气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讨论,张载对价值作安顿的思想线索是:"太虚"虽只是"气",但其品格乃乾健不息,至诚无妄,故能使万物生生不息。但人秉气有偏,故圣人须与天下人同忧,即所谓"天人交相胜"。  相似文献   

5.
荀子认为"爱"是人与动物等"有血气、有知之属"所共有的本能情感,在人类社会中"爱"通过"礼"得以展现。"爱"之观念中包含爱己、爱家、君臣民互爱以及兼爱内涵,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创造、发明、传承的文化借助教育来作用于人,教育的本质是人"文化化"和"文明化"的过程。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进行,文化与教育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本土的民族文化发生了变迁,这种变迁了的文化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文化变迁和教育有怎样的关系?教育如何引领文化变迁走上发展性的道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7.
鲁迅指出 :“中国的人们 ,遇见带有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 ,向来就用两样法 :将他压下去 ,或者将他捧起来。”“凡有被捧者 ,十之九不是好东西。”① 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的主人公庄之蝶 ,便是一个被捧煞的典型。庄之蝶“成名———被捧———被毁”生命历程三部曲 ,确是令人深思 ,惊心动魄。一、勤奋 天才而成名《废都》里的庄之蝶是陕西潼关人 ,作者假书中人物孟云房之口说了十个字 :“潼关多钟秀 ,人自有灵气”。“有灵气”的人是指作家庄之蝶。“钟秀灵气”四字是透露庄之蝶生来具有天才。庄之蝶由于“钟秀灵气”被西京当权人物及…  相似文献   

8.
孟子所说的心是指人生来就有的、与非人相区别的、以"不忍人之心"为核心、沿着"四端"向"四德"不断充扩的向善之心。孟子的不动心是指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的向度不可动摇。此心虽然生而具有,但并非圆满自足,须通过意识自由和行为自觉缓慢培养,令其渐次成长,连续不断,由小到大,以止于至善。心之所向叫志,坚持此志不变,叫"持志","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二者互为制约,须"持其志,勿暴其气",所以孟子主张养气。告子的不动心是指接受了某种外在律令,将心托付于此,从而信念坚定,不再改变。这种外在律令缺少人性基础,往往以"言"的形式出现,是非曲直难辨,所以孟子提倡知言。知言以持志为依据,养气以至善为目标,持志为心之所向,至善为心之所成,如此,则心、言、气之关系明矣。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形、神、意、气"的涵义及教学特点的阐释,以及对"形、神、意、气"整合的应用在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过程中重要性的分析,指出在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过程中注重"形、神、意、气"的把握是关键,形是动作的外显,神、意是动作的内视,气是贯穿始终的连线,教学中把握好形的内涵、神的韵味、意的境界、气的和顺,做到"形、神、意、气"的灵活整合应用,从而完成健身气功.五禽戏的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腹有诗书气自华!”宽广的阅读面,丰富的文化积淀,富有灵气和书卷气的语言.无疑是考生赢得阅卷者青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日本茶道讲究摈弃悦乐甘于苦寂,潜心探究精神修炼之道。型、气、美、禅是其独特的四大文化元素。"型"为了摸索"道"而存在,是茶人通过百般冥思才能抵达的无形的茶道规则和境界;"气"是指主人和客人在茶室中对彼此的用心,以"一期一会"精神为最终形象,隐现了人与人相互尊重的精神;"美"是指原本不那么起眼的实用性茶具中所散发出的不拘泥、不刻意、不修饰的自然之美;"禅"是指从茶的感官特质、饮茶氛围或心境来看,茶与禅的静寂、幽玄、枯淡特性的相融相合。  相似文献   

12.
工作难找也难保的年月,女性职业人为了续签劳动合同都做过哪些"努力"?是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习更多技能增强竞争力?还是钻空子、走险棋?  相似文献   

13.
"道"在老子、庄子哲学中都是绝对的本体和本原,是化生万物、决定万物的不可捉摸的抽象实在。老子、庄子强调"道"的至上性,主张具体对象和人类社会都应顺从"道"的法则——无为,这就间接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进而导致了对现实社会存在价值及合理性的否定。《淮南子》以"气"解"道",以"因"解"无为",将老子"塞而无为"的...  相似文献   

14.
华夏子民始终信奉茶叶是天地大化的灵草妙药,且崇信茶乃是生于天、长于地、育于人并秉承天地万物之灵气与自然之美的生命尤物。加之儒家崇"善"、道家尚"真"、释家求"美",继而儒道佛三教的合流融通就最终使得"真善美"演变为华夏民众所共同追求的理想人格范式。  相似文献   

15.
立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中"评什么"、"评哪些"、"怎样评"、"如何在评价中立人"的问题。是关乎语文新课程实施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师生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导向灯,起着语文教学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是与语文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持续过程,是教与学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书法美学中,“气”作为审美范畴的重要标准,一直影响着历代书法家、评论家、鉴赏家、收藏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行为.请人刘熙载曾有一段精采耐人寻味的“气”论:“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伦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在法翰的古籍书论中,在观赏鉴评书作中,论者、览者、书者多用“气”字作为审美的标准加以评说,如通常使用的“气”的词语有:气韵生动气质俱佳气象万千气度雄伟气脉通连气势非凡气宙融和气势磅底气逾霄汉神气逸气意气风气雅气灵气俊气仙气上气…  相似文献   

17.
肇庆市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肇庆的山水风光和人文史迹 ,都内含并洋溢着五种“气” :秀气、灵气、雅气、正气和骨气  相似文献   

18.
“腹有诗书气自华!”宽广的阅读面,丰富的文化积淀,富有灵气和书卷气的语言,无疑是考生赢得阅卷者青睐的重要手段。那行,如何用考场作文展示你的才华呢?  相似文献   

19.
张溥《五人墓碑记》行文气势雄健,又敛气蓄势,深于文法,值得注意。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中"记得偏重三五"的"重",因一般都理解为"重视"之"重(zhong),实际从意义和词律看,似应读"chong"为准,意指当年有闰正月。  相似文献   

20.
《人物志》一书虽然主要讨论的是人才的鉴识、选拔、使用等问题,但作者刘邵在研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人的才性问题多有精微的辨析,其中蕴含着尚"清"的审美观念,清气、清雅、清朗、清介、清节等概念分别对人的气、质、形、神、德等方面作了描述,在人物品鉴中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取向。梳理《人物志》中的"清"观念,对于了解古代才性论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审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