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康复辅具工作是民政的传统工作。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康复辅具工作实现了从单纯生产型向综合服务型、从单纯装配假肢向生产装配各种康复辅具、从民政部门举办向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层次、多渠道举办的转变,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康复辅具工作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保障残障人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履行政府委托职能、加强公共服务、促进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加快康复辅具业改革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加快康复辅具业改革发展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一是有助于满足功能障碍人士的现实需要.康复辅具具有辅助功能障碍人士康复、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有的产品甚至是部分功能障碍人士康复的唯一手段.促进康复辅具业发展,对改善这部分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有直接作用.二是有助于解决康复辅具配置服务滞后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残疾人的康复辅具配置率仅有10%左右,假肢矫形器配置服务机构与人口总数比不及美国的1/100;假肢矫形器专业技术人员与肢体残疾人比不及日本的1/23,服务十分滞后,迫切需要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喜太 《社会福利》2012,(11):16-17
康复辅具的功能作用 康复即恢复健康,最主要的是能力恢复,恢复了健康并不代表能力恢复并正常参与社会.具体细分,康复服务的手段可以分为医疗康复和辅具康复,医疗康复主要采用药物、手术的治疗手段进行康复;辅具康复则是利用辅助技术将辅助器具产品因人而异地配置于残障人,起到补偿或替代身体障碍的功能,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意愿.因此,康复辅具是帮助身体功能障碍者,特别是身体功能性衰退者回归社会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对于某些残障者来说,配置辅具甚至是唯一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4.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13,(6):57-62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赴上海调研福利企业,康复辅具工作2013年5月29日至31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助理张作森在残障人福利处同志陪同下,赴上海市调研福利企业、康复辅具相关工作,实地走访了部分福利企业和康复辅具企业,并听取了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工作汇报。张作森对上海市福利企业和康复辅具企业发展给予肯定,并表示要借鉴上海市民政局的宝贵经验,积极推进全国福利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康复辅具企业的科研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5.
陈丹林 《社会福利》2012,(10):10-11
举措之一:坚持政府主导营造发展环境 近年来,广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属康复辅具机构建设与事业发展,把它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康复辅具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首先,领导重视.自治区主席马飚等领导深入乡镇敬老院检查康复辅具安装使用情况;危朝安副书记为基层养老机构安装康复辅具作了指示;高雄副主席出席并主持"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又在全区第十三次民政会议报告中对发展康复辅具事业作了专门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康复辅具在脑瘫儿童实现行动与参与,发挥最大潜能的康复目标中起着支持医疗、康复训练;支撑身体与四肢的稳定、做对抗地心引力运动;固定姿势和矫正畸形,抑制不自主运动,促通运动模式的正常化:牵拉挛缩的软组织,维持肌纤维的生理长度;矫正并固定移位变形的骨关节的巨大作用。儿童康复辅具的使用,特别是0-3岁脑瘫儿童康复辅具的配备与国家抢救性康复工作是一致的。在0-3岁脑瘫儿童康复中早期使用康复辅具,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福利》2014,(7):24-25
正【政策出台】近日,民政部正式颁布了《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统一的康复辅助器具目录,包含的康复辅助器具共有1 2个主类、93个次类和538个支类。《目录》的发布对于规范康复辅助器具市场、保障功能障碍者权益、推动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出台背景】康复辅助器具,亦称康复辅具,是指预防残疾,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辅助性治疗的产品,包括器具、设备、仪器、技术和软件。康复辅具广泛用于老年  相似文献   

8.
王振虎 《社会福利》2012,(10):12-12
近年来,陕西省抓住实施民生工程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残障人康复项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着力推进康复辅具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抓住机遇,加快残障人服务体系建设 据统计,全省需要配置辅具及提供康复服务的肢体残障人59.8万,而目前接受配置、康复服务的肢残人员有限,服务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较大.按照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直属假肢矫形康复和机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陕西省采取措施,进行设施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优抚对象和广大残障人士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下,儿童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儿童养育模式的多样化选择和儿童医疗、康复、教育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和促进了儿童的养育水平,使儿童福利机构实现了从救济型向福利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及教育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明天计划"作为民政部启动的旨在为孤残儿童提供康复支持的项目,从2004年启动至今已经十年,该项目已从长效机制转入拓展发展新阶段。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从"明天计划"数治数量、救治效果和社会反响三个方面回顾和肯定了项目实施十年来的成绩,全面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及特色。更重要的是诠释了拓展发展的三个内涵:救治范围从孤残儿童手术救治向医疗救治拓展,康复形式从脑瘫康复向综合康复拓展,覆盖对象从孤残儿童向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拓展。如何推进拓展工作,李立国部长做了重要部署:首先要建立拓展工作领导体系,其次是加强工作指导,第三是做好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第四是做好宣传。  相似文献   

11.
2014年中国国际康复辅肋器具博览会暨脑瘫功能与重建学术会9月13日在郑州举行,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并致辞。他强调,中国康复辅具业近几年的发展形势喜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但产业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支付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依然明显,与国际发展水平差距还很大。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力度,学习国际同行服务功能障碍人士的先进理念、开发康复辅具产品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康复辅具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茂林  帅勇 《社会福利》2008,(4):14-16
2007年11月,民政部在南京举办了一期"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院长培训班".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院长们现场观摩了南京市儿童福利院.该院的儿童抚育康复等工作,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张世峰当即写下了"养、治、教、康完美结合,并积极向社会开放,此乃中国儿童福利机构发展之方向"的感言.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13,(6):21-23
民政部于2013年4月9日对2012年度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公告。经财政部核准民政部该年度彩票公益金控制使用额度为201048万元,其中安排重点保障老年人供养、康复、照料等工作的福彩公益金为110345万元;安排重点支持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辅具配置工作和为残疾人提供必要康复服务公益金为23000万元;安排用于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健全孤儿、弃婴等困境儿童养育、治疗、康复、特殊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怍等公益金为47553万元;安排用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公益金为20150万元。充分体现了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计彤 《学术交流》2005,46(8):41-45
掌握人口生产与知识生产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寻求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业社会,人口生产是缓慢的,对于知识生产及其产品的应用主要是由人口数量决定的;进入工业社会,在一定的人口增长和农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知识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生产与知识生产呈现出与农业社会不同的技术拉动型模式;信息社会,人口生产与知识生产的关系出现从单向作用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的新趋势,对于人口问题的关注也从单纯量的要求向质、量互动型转化。两种生产的演变规律告诉我们: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还应注重加大知识生产的规模及知识产品应用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多措并举 开展特殊教育工作 根据孤残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特殊教育工作.针对福利机构集中收养的孤儿、弃婴约90%患有不同程度残疾的状况,儿童福利保障内容逐步从单纯"养育"向"养、治、教、康"全面发展,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和加强.对于残疾婴幼儿,各地进行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开展手术矫治和专业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立足职能 加快发展 近几年,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工作正在加快拓展和转型:一是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由针对特定群体的补缺型向逐步惠及公众的适度普惠型转变,发展提升社会福利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积极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和谐、文明、公正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和新期待.2012年,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立足职能,紧紧围绕这两个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加快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2014,(5):F0004-F0004
在养老产业标准化建设方面,普亲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联手,共同成立了民政部民升康复护理养老发展中心,旨在参与多项政府养老服务标准的制定,在产业标准、产业对接、政策扶持和示范机制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社会工作介入培训,作为民政部培训中心精品培训项目之一,引导社会工作从理论探究层面,回归到实践操作层面,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应用到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全过程之中,提高康复效果,减轻物理治疗给儿童带来的伤害,同时培养一批专业的社工人才队伍,促进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华市儿童福利工作在上级部门指导下由救助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金华市儿童福利院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思路,主动从传统供养型机构向“养、治、教、康”型转变,把院门打开,将爱和服务辐射到社会上第一个受困的儿童,通过做强队伍、做强康复、辐射社会、织成网络,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确立了"一个转变、三个结合、五个社会化"的发展思路。"一个转变"。推进安阳市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具体是从以往重点保障贫困、"三无"等特殊困难老人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从单纯的供养服务向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保健、文体休闲、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转变;从只注重养老事业发展向注重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双向发展。"三个结合"。一是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相结合。居家是基础、社区是依托、机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